天天看點

一向清正廉潔的周總理,其名下竟然有一筆巨額存款,這是怎麼回事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規定周總理每月的工資為404.80元,夫人鄧穎超大姐每月工資為342.70元,但在1997年中國銀行總行進行黨政軍内部審計查賬時,卻在周總理的名下竟然查出了一筆12000英鎊巨額存款,而且最令人震驚的是,這筆巨額存款已經在周總理名下存放了整整30年,這是怎麼回事呢?

從1958年開始截止到1976年為止,周總理和夫人鄧穎超的工資總收入是161442元,而按照當時匯率計算,需要8.2萬元人民币才能兌換為1.2萬英鎊,那麼這筆錢是周總理的個人存款嗎?如果是,那為何存放在中國銀行30年都無人問津呢?

一向清正廉潔的周總理,其名下竟然有一筆巨額存款,這是怎麼回事

中國銀行總行在查出這12000英鎊後,馬上就整理文字材料向上彙報,上級上司得知消息後高度重視,馬上就對這筆存放在周總理名下的巨額存款進行了詳細謹慎的調查,結果沒想到竟然牽出了一段多年前催人淚下的跨國往事。

事情還要從1940年開始說起,當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希特勒指令德國納粹軍隊對英國首都倫敦進行了長達十個月的持續轟炸。

在這次轟炸中,一個名叫多利的22歲英國女孩因為公司意外破産被迫失業,為了在戰争中活下去,多利四處求職,最後隻有中國銀行駐倫敦分行願意為她提供一份銀行櫃員的工作。

中國銀行駐倫敦分行是我國在歐洲一個非常重要的金融樞紐,不僅負責英國本土的業務,也負責串聯整個歐洲甚至多個非洲的分行業務。

多利因為之前有國際貿易公司的工作經驗,為人聰明機靈,通過面試後上手極快,很快就轉正成為了中國銀行駐倫敦分行的一名外籍員工。

而多利的日常工作,除了在櫃台做出納和辦理日常信貸業務之外,同時也兼職給海外留守的國民黨政府職工以及海員發放工資。

一向清正廉潔的周總理,其名下竟然有一筆巨額存款,這是怎麼回事

多利與這些被迫滞留國外的中國人打了一段時間的交道後,慢慢熟絡起來,卻驚恐地發現,這些人竟然染上了與英國人一樣的臭毛病,每月隻要一領到工資就貪圖享樂,吃喝嫖賭抽大肆揮霍,直到揮霍一空才肯善罷甘休。

多利雖然是個英國人,但卻并沒有咄咄逼人的傲氣,生性耿直的她知道現在的中國與英國一樣,正處于國家危難、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遭受着法西斯的侵略,她親身體會過戰争的殘酷以及失去親人的痛苦,是以并不希望看到這些中國人對自己國家的安危不管不顧,隻願意自己享受。

是以在每月發工資的時候,多利就經常勸說他們應該将自己的錢全部存起來,然後捐給祖國支援抗戰,将侵略者趕出去後也能夠早一天回家。

多利善良的舉動,也讓國軍駐外政府職工和海員們如夢方醒,紛紛讓多利為自己辦理跨境彙款業務,而多利也樂得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内為他們争取到最低的手續費用。

是以業績出色、美麗善良的多利也收獲了上司和同僚們的喜愛,其中一名叫劉本堃的中國員工還對多利生出了愛慕之情,可在1944年冬天抗戰勝利前夕,多利卻突然受到了小人的針對。

一向清正廉潔的周總理,其名下竟然有一筆巨額存款,這是怎麼回事

當時正值抗日戰争收官的關鍵時期,為了幫助中國人民盡快趕跑日本侵略者,中國銀行駐倫敦分行專門在櫃台上設定了兩個募捐箱,其中一個募捐箱是以蔣介石夫人宋美齡的名義設立的,為了捐款給中國政府,另一個募捐箱則是紅十字會設立的。

但是往中國政府捐款的募捐箱,卻經常會被操縱募捐的國民黨政府官員私自侵吞、中飽私囊,每個月末負責前來檢查捐款箱的人都會将宋美齡夫人募捐箱裡的錢偷偷取出,然後裝進自己的口袋裡揚長而去。

多利對此義憤填膺,就将宋美齡募捐箱藏到櫃台下面,然後将紅十字會的募捐箱放在櫃台顯眼處,讓社會各界的好心人全部将錢捐到紅十字會的募捐箱裡。

一向清正廉潔的周總理,其名下竟然有一筆巨額存款,這是怎麼回事

但沒想到的是,多利的這個舉動卻被前來檢查的國民黨政府官員看了個正着,讓他非常憤怒,因為多利擋了他的财路,是以這名國民黨官員就幹脆一不做二不休,惡人先告狀,先一步找到銀行的行長,以多利私藏政府募捐箱的名義,要求必須立即開除多利。

雖然銀行行長知道多利是一片好心,是正義的一方,但卻并不願意為了一個外國人去得罪國民黨的政府官員,迫于壓力行長不得不屈服于這些貪官污吏。

而就在行長準備辭退多利的時候,一直非常喜歡多利的中國員工劉本堃卻突然挺身而出,親自跑到銀行行長面前據理力争,最終成功說服行長頂住壓力,将多利的工作保住。

從地獄到天堂的心路曆程,讓多利感動落淚,也對保護自己的劉本堃生出了一絲異樣的情緒。

而為了感謝劉本堃的幫助,多利經常會帶着他參加一些聯誼聚會,兩位富有正義感的年輕人在各自好友的撮合下,感情迅速升溫,慢慢地走到了一起,最後在多方見證下,于1949年正式結為夫妻,而多利在結婚後還為自己取了一個好聽的中文名字——劉道蕊。

一向清正廉潔的周總理,其名下竟然有一筆巨額存款,這是怎麼回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宣告成立後,人民政府正式接管原來的中國銀行,周總理親自下達重要訓示:各海外分行立即當機全部資産,等待國家派遣專門的特派員進行審計接收。

而此時遠在倫敦的中國銀行分行就面臨着兩個選擇,此時英國政府尚未承認新中國人民政府的合法權益,他們需要考慮到底是繼續為敗逃台地區的蔣介石國民政府效力,還是主動認清局勢,徹底倒向人民政府,回歸祖國的懷抱。

畢竟,新中國當時剛從戰争泥沼中脫身,國内百廢待興,急需大量的資金刺激本國經濟振興和發展,而中國銀行駐倫敦分行手握大量的資本外彙,此時倒向新中國人民政府無異于雪中送炭,對國家經濟建設是能起到很大推動促進作用的。

但倫敦分行的員工卻各自心懷鬼胎,尤其是銀行的行長,更傾向于國民黨的統治,并不願意接受國内總管處的節制,甚至還生出了攜款私逃、将外彙轉移回到台地區的想法。

這一計劃被心向祖國的劉本堃知道後,馬上就聯系其他四個志同道合的職工組成起義小組,以中國銀行倫敦分行的名義在倫敦的彙豐銀行開了一個專門的英鎊賬戶,将所有的外彙全部存入其中,并規定必須由他們五個人簽字确認後才能夠将賬戶裡的錢取走。

做完這一切後,劉本堃就向北京的中國銀行總管處秘密傳送電報,聲稱願意接受國家号召,和全國人民站在一起,等待北京總行的接收。

一向清正廉潔的周總理,其名下竟然有一筆巨額存款,這是怎麼回事

在劉本堃的不懈努力下,倫敦分行的外彙資金總算保住了,劉本堃本人也被周總理親自委任為倫敦分行新的行長和經理,專門負責新中國駐倫敦的外彙資金管理業務。

在接下來的數年時間内,因為英國倫敦的經濟全面複蘇,倫敦分行的業務也蒸蒸日上,劉本堃的收入也成倍增加,與妻子買了别墅、小汽車,過起了所有人都羨慕的富足生活。

雖然在國外生活了十多年,功成名就,但劉本堃心中一直都有一個願望沒有實作——他要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中去。

一天,劉本堃到新中國駐倫敦辦事處辦理業務,在那裡他看到了大量關于新中國的影像資料和新聞,也終于得知了現在中國還處于一窮二白的階段,是以劉本堃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回去,回到故鄉去建設新家園。

劉本堃回家後就将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妻子多利,雖然明知現在的中國在各方面物質條件上要遠遠落後于英國,但多利對丈夫的想法卻給予了非常肯定的支援。

而最令劉本堃感動的是,多利為了跟着自己回到中國,竟然主動放棄了英國國籍加入了中國籍。

雖然英國是西方列強發達國家中第一個承認新中國合法主權的國家,但直到1954年中英兩國之間才正式确立了代辦級外交關系,展開貿易友好合作,是以一直拖到1957年,多利更換國籍的申請才終于通過。

一向清正廉潔的周總理,其名下竟然有一筆巨額存款,這是怎麼回事

而也就是在這一年,劉本堃正式向國内提出了回國效力的申請和願望,但因為駐倫敦分行暫時找不到合适的人手接替劉本堃的工作,是以高層首長就勸他繼續在倫敦工作一段時間,等待國家派人交接。

1967年,劉本堃的回國申請終于被準許,他馬上就将自己在倫敦的房産和汽車全部折價處理,一共賣了12000英鎊,并通過銀行給周總理寄去了一封匿名信件,大緻内容是:敬愛的周總理,我們夫妻随信給您寄出12000元英鎊的外彙專票,這是我們從工資裡節省出來的,現在無償捐獻給國家,希望您能夠将這筆錢全部用在支援國家建設上去,但因為數額巨大我們不知道該捐給誰,是以經過商議,隻能夠将這筆錢交給您處理和安排,因為在我們心中您就是最值得信任的人。

但收到這筆數額巨大的捐款後,周總理卻直接回絕,并迅速做出了全新的訓示:這是個人捐款,我們國家不能收,要馬上找到捐款人,把錢給他們全部退回去。

因為當時正值國家特殊時期,查找捐款人的工作根本無法有效展開,最後為了這筆巨額捐款的安全考慮,負責參與調查的從業人員就暫時将這筆錢以周總理的名義存入了中國銀行。

可誰也沒想到,這筆錢竟然在總理的賬戶上存了整整30年,直到1997年才被中國銀行審計組發現,而在這30年的時間裡,這筆錢經過增值加上利息,換算成人民币後的價值竟然高達467000元。

上級上司當即指令:繼續執行30年前周總理的訓示,找到捐款人把錢全額退還。

而經過反複查找和确認,最終證明當年攜妻子回國的劉本堃就是這筆巨款的捐贈人,中國銀行的代表馬上就帶着支票找到劉本堃夫婦,詢問他們這筆錢要怎麼處理。

但沒想到他們竟然表示錢已經捐出去了,就絕沒有收回來的道理,堅決不肯收錢,最終将這筆錢成立了一個基金,每年用來獎勵銀行優秀的員工,讓銀行從業人員無比動容。

因為劉本堃夫婦回國後,雖然被安排進入總部工作,但工資并不高,而且生活非常清苦,後來劉本堃長期患病,正是急需用錢的時候,沒想到他們甯願自己受苦受累,也不願意收回巨額捐款,足見他們的革命傲骨以及對祖國的熱愛。

至1998年,劉本堃因病去世,而妻子多利也在2013年3月安然走完了她的一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