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言道:千世才可修來共枕眠。相逢本就是緣,共結連理更是世間之福分。緣分像一道橋,一頭是你,另一頭便是你的有緣人。
緣分這種東西本來就說不清道不明,抗日老兵年輕時出國作戰,沒想到對戰場上的女戰俘動了心,戰争煙消雲散後兩人隐居田園,過着安穩、平淡的生活,不曾想,妻子竟然還有一層讓其身價過億的身份。
入緬作戰
八十年代的四川農村,劉運達隻是那裡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但是,沒人想到,他還有一個更高貴的身份,那便是抗日老兵。現在雖說他的手裡握着鋤頭,但在幾十年前的抗日戰場上,他曾是名手握武器,保家衛國的勇士。
1937年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展開了猛烈攻擊,面對強暴的日軍,四萬同胞萬衆一心,中國的七尺男兒奮勇奔赴抗日戰場。
嚣張跋扈的日軍,野心遠非征服中國那麼簡單,他們更是癡心妄想地想要稱霸亞洲,稱霸世界。
滇緬公路線,在戰時對中國意義非凡,倘若不幸失守,那中國在抗戰中可能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而日方也清楚地知道,滇緬公路這條線路對孤弱的中國來說就是一條重要的生命線,随後,日友善企圖占領滇緬公路線,切斷中國與其盟友之間的聯絡,以此來牽制中國。
日方派出大量的兵力,進攻我國的鄰國。為了不讓日軍的陰謀得逞,1941年,我國組建了赴緬甸作戰的“中國遠征軍”。而劉運達就在其中。
在緬甸作戰期間,劉運達在一次伏擊日軍的作戰中大獲全勝,日軍被我軍打了個措手不及。伏擊成功的劉運達将幾名戰俘帶回了隊中。
與日本女戰俘走到了一起
戰俘中有名護士名叫大宮靜子。她原本是一所醫學院的學生,後來被強行征入了軍隊,成為了一名随軍護士。
古有詩詞雲: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可見,不論哪個國家,平民百姓都并不希望戰争,當戰争真正來臨的時候,無辜的百姓隻會被迫卷入進去罷了。
我們應當樹立正确的曆史觀,是日本發動了侵華戰争、肆意地踐踏我們的國家,這些我們不能忘記,但我們也要明白,并非所有地日本人都希望發生戰争,是那些無視和平的日本軍國主義分子一意孤行,是他們讓原本美好的家園變得生靈塗炭。
大宮靜子就是一個極其反對戰争的日本群眾。她極力反對戰争,但對于戰争的發生,她卻無能為力。日軍強行要求她成為一名随軍護士,與其說是要求,不如說是指令,大宮靜子隻能無奈離開家鄉随軍去到了異國他鄉。
大概是不想待在殘忍的日本軍國主義身邊,是以,大宮靜子在被劉運達俘獲時,她并沒有選擇逃跑。
戰場上,槍彈無眼,戰士們随時可能身負重傷,是以,在戰場上,醫護人員是至關重要但十分稀缺的。劉運達見大宮靜子表現良好,也不想逃走,便讓她跟着自己的隊伍,當起了隊伍中的随軍護士。
劉運達與大宮靜子兩人日久生情,互生情愫的兩人在獲得組織準許後便走到了一起。後來,大宮靜子還特意為自己取了個中國名字。
但是天下哪有不透風的牆,劉運達帶着妻子回到家鄉不久,村裡人就知道了劉運達的妻子是個日本人的事情,因為此事,劉運達遭到了村民們異樣的眼光。但劉運達卻不在乎村民們的看法,他知道妻子雖為日本人,但卻是善良淳樸的。
後來,靜子為劉運達生了個兒子。一晃,幾十年就這樣過去了。但是一家平靜的生活還是被打破了。
原來妻子身價過億
1977年,日本代表團來華,其中,訪華隊伍中有個名叫大宮義雄的人。
大宮義雄此次來到中國還有一事要做,那就是尋找失散多年的女兒,他的女兒便是大宮靜子,在多年前的戰争中被俘虜,後來嫁給了一個中國軍人,從那時起,女兒便杳無音信了。
最終,大宮義雄如願見到了女兒。對于失散多年的女兒,作為父親的大宮義雄很是愧疚,并十分想要彌補對女兒的虧欠,便将女兒帶回了日本。
幾年後,思妻心切的劉運達帶着兒子前往日本與妻子團聚。到了日本後,劉運達才知道,自己的嶽父,竟然是一個大企業家,身價過億。而嶽父也有想讓其繼承财産的打算。
後來,在嶽父大宮義雄的要求下,劉運達同意了兒子的改名----大宮崇義,劉運達的兒子也進入了外公的企業工作。
劉運達上了年紀,回中國的想法愈發強烈,人老了就總想回到自己的家鄉,畢竟,落葉總要歸根,而劉運達的妻子也尊重劉運達的想法,就這樣,夫妻二人又回到了曾經那個熟悉而又安穩的地方。
過慣了樸素的生活,劉運達還是喜歡田園間的惬意、村莊裡的簡易,他拒絕了兒子建造别墅的好意,一直住在修修補補的老房子裡。如此簡單的生活,劉運達就非常知足了。
結語
劉運達與日本籍妻子身處異國,本應毫無交際,但卻在烽火連天的戰争中相遇。抗日戰士劉運達在出征緬甸時,可能隻想到了生死,但沒曾想因禍得福,找到了與自己共度餘生的另一半。
劉運達是英勇的抗日戰士,但卻娶了日本的女戰俘,說來卻是有些不可思議,兩人喜結連理,在四川老家隐居。年過半百,劉運達才發現自己妻子的父親竟身價過億。命運真是奇妙,你永遠不知道你的人生下一秒會發生什麼!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日本記者問:中國要讓日本道歉到何時?朱镕基的回答讓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