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不紀念北韓戰争的原因找到了,“大人物”們被志願軍一掃而空

都說北韓戰争是被美國遺忘的戰争,戰争紀念公園在停戰44年後的1997年才建起來,反映這場戰争的電影也少得可憐。有人說這是因為打了敗仗的原因,可同樣打了敗仗的越戰,各種紀念活動和電影都搞得有聲有色,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打了敗仗隻是因,沒有産生真正的實權人物才是果。

美國不紀念北韓戰争的原因找到了,“大人物”們被志願軍一掃而空

紀念公園于1997年建成,此時距離停戰已經44年了

縱觀美國的曆史,一場大戰之後都會産生一些名将,這些名将大多會進入實權部門成為實權人物。如南北戰争中的北方軍總指揮格蘭特(後就任第18任總統)、一戰的潘興(美軍第一位特級上将)、二戰的艾森豪威爾(五星上将、第34任總統)、馬歇爾(五星上将、國務卿)。

就算是失敗的越戰,也有後來就任陸軍參謀長的威斯特摩蘭,和當上了肯尼迪軍事顧問的馬克斯韋爾泰勒。這些實權人物都可以利用自己的影響力進行戰争的紀念活動,唯有朝戰美軍沒有産生一位實權人物,倒是有個悲催的“倒黴七人組”。

美國不紀念北韓戰争的原因找到了,“大人物”們被志願軍一掃而空

二戰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左)在戰後成了真正的大人物

這個“七人組”的頭一位就是聯軍總司令麥克阿瑟了。仁川登陸後,麥克阿瑟達到了個人聲望的頂峰,如果他打赢了戰争,就完全有可能像格蘭特和艾森豪一樣成為上位者。隻可惜他的美夢被打碎了,志願軍一出手就把他從神壇上拽了下來。

接連的敗績讓驕橫的麥克阿瑟近乎失控,連睡夢中都念叨着原子彈,擔心事态失控的杜魯門不得不在半夜解除了他的職務,麥克阿瑟隻能黯然回鄉養老去了。接任的李奇微初期在軍事上表現還是不錯的,至少他找到了志願軍“肩上後勤”和“禮拜攻勢”的弱點,但志願軍很快就熟悉了他的打法,李奇微開始束手束腳。為了赢得勝利,李奇微不惜對志願軍發動細菌戰,赢得了“細菌将軍”的惡名。

美國不紀念北韓戰争的原因找到了,“大人物”們被志願軍一掃而空

回到弗吉尼亞老家的麥克阿瑟神情落寞

為了顧及美國的聲譽,李奇微被調往歐洲就任北約武裝部隊總司令,晉上将軍銜。原以為李奇微有可能轉為實權人物,沒想到三年後的1955年他就“被”退役了,這比他自己的計劃早了5年。

李奇微的繼任者克拉克有句名言:我獲得了一項不值得稱道的榮譽,我是美軍第一位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書上簽字的将軍。1953年7月,作為聯軍第三任司令的克拉克在闆門店簽署了停戰協定,3個月後,還隻有58歲的克拉克就“被”退休了。

美國不紀念北韓戰争的原因找到了,“大人物”們被志願軍一掃而空

克拉克在簽下停戰協定後的第三個月“被”退休

三位指揮官的“黴運”似乎也影響到他們的手下。第十軍軍長阿爾蒙德,是麥克阿瑟最忠實的跟班,曾說出了“無論麥帥什麼樣的指令我都會忠實執行”的谀辭,長津湖戰役結束後,他升任中将,但随着麥克阿瑟的解職,他也“被”退休了。

拯救了陸戰一師的師長史密斯,在長津湖戰役後受到一緻稱贊,後升任彭德爾頓陸戰隊基地司令,按照他在長津湖戰役中的“亮眼”表現,本應該前途無量的,不想也在1954底還沒有到年齡時就退休了。

美國不紀念北韓戰争的原因找到了,“大人物”們被志願軍一掃而空

如果不是史密斯堅持在下碣隅裡修機場,長津湖的陸戰一師幾乎可以肯定跑不出去

那個創造了驚人的火海戰術的範佛裡特,他的“倒黴”程度一點也不亞于麥克阿瑟,他的獨子在第三次戰役中陣亡,他參與制定的“絞殺戰”被志願軍粉碎,他獨創的“坦克劈入戰”被志願軍粉碎,他指揮的“上甘嶺攻勢”被志願軍粉碎,接連的失敗讓範佛裡特感到自己的前途岌岌可危。

他的學弟克拉克同情他的處境,決心幫他一把。1953年2月他們又策劃了“丁字山”之戰,這是一場為範佛裡特翻身來造勢的戰鬥,克拉克甚至請來了國内11家媒體的12位記者現場觀看。隻可惜一場營級戰鬥,美軍被殲滅220人,志願軍僅犧牲3人,傷8人,最終範佛裡特也沒能拿下丁字山。

美國不紀念北韓戰争的原因找到了,“大人物”們被志願軍一掃而空

丁字山之戰後,範佛裡特在接受電台采訪,大量的批評讓他不得不提前退休

戰鬥是小規模的,洋相卻出大了。看了轉播的美國群眾憤怒了,他們走上街頭高呼:前線的大兵不是為你們這些看客表演的角鬥士,在巨大的壓力下,範佛裡特于次月“被”退休。

被稱為“最具戰略眼光的”前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在志願軍的攻勢下,于撤退途中因車禍喪生。在第一次戰役中,雖然他的軍隊處于敗退中,但他僅用了兩步戰略部署,就間接逼停了志願軍的進攻勢頭,這個水準引起了志司和國内高層的高度重視。

美國不紀念北韓戰争的原因找到了,“大人物”們被志願軍一掃而空

論指揮水準,有虎頭狗之稱的沃克還要高于李奇微

聽到沃克的死訊,高層給彭老總發來了電報:沃克将軍殒命,對美軍士氣打擊甚大。足見志願軍方面對他的重視。他的一系列軍事遺産也被李奇微全盤接收,并在一段時間内給志願軍帶來了大麻煩。如果他不死,美軍說不定不會敗得那麼快。

換一個對手,按這7人的水準,必有人要脫穎而出、一飛沖天。但現在他們或解職、或送命,或提前退休,1955年後竟然全部離開了軍隊,并且一位實權人物也沒有産生,自然也不會有人牽頭來紀念這場戰争了。無他,隻因為他們的對手是中國人民志願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