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丁汝昌是太平軍降将,為何會被清朝重用?其原因讓北洋水師失敗

丁汝昌從一個太平天國的降将的位置,走到北洋水師的提督的位置,其過程實在毫無勵志性可言,反而充滿了清末官場的無奈。在那個充滿變革的時代裡,可能隻有清朝才能出現重用丁汝昌這樣的異常事件。可以說,丁汝昌的被重用,即是一場清朝官場博弈的悲劇,也是北洋水師的悲劇,同樣是李鴻章的悲劇和大清的悲劇。

丁汝昌是太平軍降将,為何會被清朝重用?其原因讓北洋水師失敗

我們先來看看丁汝昌在崛起于北洋水師之前,他的人生經曆。

丁汝昌也是個苦出身,幼年時曾上過三年私塾,但是後來因家貧失學,此後就一直給人打短工,幹粗活兒、做豆腐為生。後來家鄉鬧了災荒,他的父母先後病故,于是丁汝昌投到了太平軍将領程學啟的門下。由于作戰勇敢,很得重用。1861年,程學啟投降了湘軍,成了“九帥”曾國荃的部下。這之後,曾國荃每次打仗,必讓丁汝昌為前導,說是重用,倒不如說是讓他去當炮灰。

安慶一戰後,李鴻章成立淮軍,程學啟帶着丁汝昌一起劃歸淮軍陣營。丁汝昌統率騎兵作戰英勇,很快就被升為了總兵。後來他與“台灣第一巡撫”劉銘傳鬧了沖突,險些被殺,隻能避禍回家。居家幾年之後,丁汝昌又一次去投奔李鴻章,希望這位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能給自己安排個工作。

丁汝昌是太平軍降将,為何會被清朝重用?其原因讓北洋水師失敗

一番談話下來,李鴻章突然覺得這個以前的騎兵千總非常的“可愛”。丁汝昌是安徽廬江縣人,李鴻章是安徽合肥人,兩人算是同鄉。而且丁汝昌為人踏實,對上司極端尊敬,甚至到了有些盲從的地步。李鴻章身處官場漩渦,為了辦海軍,幾乎得罪了朝廷中的所有人,他非常需要有一個完全聽命于自己的人,作為自己手腳的延伸,去替自己辦差。而丁汝昌無疑是個非常合适的人選。是以,李鴻章給丁汝昌提出了兩點人生建議:第一、和劉銘傳劃清界限,不要去想入朝為官的事兒,安心給自己當心腹;第二、自己正在籌辦海軍,缺少統帥。如果丁汝昌能夠去英國留學,以後海軍統領的位置就是他的。

丁汝昌是太平軍降将,為何會被清朝重用?其原因讓北洋水師失敗

第一條建議,丁汝昌辦到了。本來他就不是那種八面玲珑的人,在朝廷官場混沒有資本和手段,不必費那個事兒;但是第二條建議,丁汝昌沒有辦到。讓他一個隻上過三年私塾的人留洋學習海軍,确實有些勉為其難。李鴻章也了解,于是幫他推掉了左宗棠給丁汝昌的調令,把他留在了自己身邊。

丁汝昌先按下不表,先說下北洋水師。

李鴻章作為晚清官場第一明白人,知道辦海軍必須要從人才抓起。于是他很早就辦了船政學堂,從福建、廣東等地招收了大量青年才俊進行培養。等到畢業後,他又送了一批成績優秀者去英國留學。這中間就包括林泰曾、劉步蟾、薩鎮冰、方伯謙等赫赫有名的海軍将領。這些人留學之後開了眼界,見了世面,人生觀世界觀都有了很大改觀。但是,他們終究是清朝選送的學員,必須要回來當海軍軍官。北洋水師成軍之初,這些留洋學子都擔任了各艘主力鐵甲艦的管帶。

丁汝昌是太平軍降将,為何會被清朝重用?其原因讓北洋水師失敗

但是,清朝的官場是個大染缸,哪怕再純潔的人,也難以在這個混濁的大環境裡獨善其身。北洋水師之中,逐漸出現了一些派系鬥争。大緻是兩個“黨”,一個是以林泰曾、劉步蟾為首的“闵黨”,一個是以鄧世昌為首的“粵黨”。兩個黨派之間互相較勁,對戰鬥力有很大的影響。更重要的是,這些留洋學生有了見識,和朝中那些暮氣沉沉的老臣們根本不合拍,甚至于對李鴻章的指令都會提出質疑。李鴻章察覺到這些情況,于是不顧很多人的反對,強行扶聽話的丁汝昌當了北洋水師的統領。

丁汝昌是太平軍降将,為何會被清朝重用?其原因讓北洋水師失敗

從以上的講述可以想象,丁汝昌到了北洋水師,能是個什麼情況。那些留洋的管帶們自然看不上這個沒喝過洋墨水的騎兵統領,雙方的沖突在所難免。可是丁汝昌在這方面是有本事的,在他的管制之下,原本年少氣盛的北洋水師竟然漸漸變得聽話了。到底他是用了什麼方法,反正筆者不是很清楚,但是應該和李鴻章的背後支援有關。

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這是丁汝昌的能耐。但是,這種能耐更适合當“政委”,不适合當統帥。他不缺勇敢,卻沒有大局觀,過于聽命于李鴻章,最後把北洋水師給搞沒了。

從北韓東學黨起義之後,日本和清朝的關系日益激化。或者說,是日本人的決戰之心日益堅定。而清朝朝廷中,幾乎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向李鴻章,想看看他親手打造的北洋水師是否真的亞洲無敵。但是對不起,僅限于看看。如果有問題,希望他們出手援助,那就别想了。李鴻章的同僚們把他看成升遷路上的對手,皇帝、太後把他看成潛在的不安定因素,都巴不得他在未來的一仗裡有所損失。于是就有人說李鴻章是:“以一人敵一國。”

丁汝昌是太平軍降将,為何會被清朝重用?其原因讓北洋水師失敗

李鴻章當然知道,北洋水師和淮軍已經成了徒有其表的擺設,狀況非常悲慘,打日本很難取勝。那究竟慘到什麼境地呢?簡單說幾條:北洋水師軍艦艦體已經多年欠缺維護,性能已經大不如前;丁汝昌曾多次提到要裝備速射炮,結果在其他大臣的搗亂下沒有成功;北洋水師軍艦所用的炮彈,生産于天津軍械所,炮彈與主炮口徑不符,裝不進去;北洋水師引擎鍋爐所用的煤,是開平礦務局的八槽煤,燃燒率低,煤渣多,煤煙大,讓本就在航速上就處于劣勢的北洋軍艦更加緩慢。而反觀日本聯合艦隊,他們的煤卻是同樣出自開平礦務局的優質五槽煤……看似強大的北洋水師,已經被清朝人自己折騰成了“海上儀仗隊”。

丁汝昌是太平軍降将,為何會被清朝重用?其原因讓北洋水師失敗

李鴻章明白這一點,于是在甲午戰争之初,他給丁汝昌的指令一直是“保船避戰”。而丁汝昌也忠實地執行了這一指令,放棄了主動襲擊日軍運兵船、掌握戰争主動權的時機。如果北洋水師襲擊運兵船,或者去日本本土騷擾,就會打亂日本聯合艦隊的節奏,進而掌握部分主動權。當時,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祐亨最怕的就是北洋水師來這一手,于是主動來了一招“聲東擊西”,不斷派軍艦侵擾中國海防,李鴻章隻能指令丁汝昌來回補防,疲于應付。當初楚霸王項羽就是被劉邦用這一招搞死的,如今,北洋水師也走上了這條路。後來日本軍艦鬧得兇了,李鴻章幹脆下令北洋水師隻能在近海遊弋。

丁汝昌是太平軍降将,為何會被清朝重用?其原因讓北洋水師失敗

按說,以劉步蟾、鄧世昌等人的能力,應該不會不知道這種戰略的危險性。但是在丁汝昌的壓制和調解下,他們最終沒有機會發聲。等到了黃海海戰的那一天,北洋水師已經是油盡燈枯,隻能任人宰割了。于是丁汝昌自殺了,北洋水師沒了,甲午戰争輸了,李鴻章去日本談判,靠着日本青年的“配合”使了一招“苦肉計”,終于以割讓台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賠償2億兩白銀的代價,熄滅了戰争之火。

丁汝昌是太平軍降将,為何會被清朝重用?其原因讓北洋水師失敗

我們不能說,丁汝昌在甲午戰争中是有罪的,畢竟重用他完全是李鴻章趕鴨子上架。丁汝昌的能力和性格,根本不适合獨立統領一直龐大的軍隊。也不能說,李鴻章是有罪的,他在所有人都敵視他的大環境下,沒有辦法有所作為。隻能說,當時的清政府就是那個德行,在慈禧的帶領下,明明已經孱弱不堪,卻還是天天盲目自大,沉浸于自己的内鬥之中。雖然說雪崩時沒有一朵雪花是無辜的,但是晚晴孱弱最主要責任人,還是在皇宮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