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韓戰争究竟誰先動手?如果不是組織能力糟糕透頂,南方會先動手

1950年6月25日拂曉,人民軍7個師越過三八線,向南方發起了猛烈進攻,影響世界格局的北韓戰争爆發了。由此也拉開了波瀾壯闊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争的序幕。很多人都由此認為,是北方先動的手,北方是侵略者,南方是受害者,南方占有道義的制高點,但事實卻恰恰相反。

北韓戰争究竟誰先動手?如果不是組織能力糟糕透頂,南方會先動手

北韓戰争爆發引出了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争

1945年8月10日,随着美軍一名小參謀随手一畫,一條分割半島幾十年的三八線誕生了,南北雙方乃至東西雙方都以此線為對峙的前沿。美蘇雙方此時都沒有想到,這條線将在幾年後給帶世界格局帶來巨大的改變。

此時的半島,還隻是個地理上的概念,并沒有一個真正的國家。1945年12月舉行的三國外長會議提出:由中、蘇、美、英四國共同托管半島5年到1950年底,5年後再由四國共國決定半島是否建國、如何建國、由誰建國的問題。此舉頗有些上司要考核下屬工作能力的意味。

北韓戰争究竟誰先動手?如果不是組織能力糟糕透頂,南方會先動手

一條人為劃分的三八線,造成半島幾十年的對立

1946年,北方開始了大規模土改,一時間民心盡收。而人口占多數的南方卻爆發了有300萬人參加的起義。起義的訴求之一就是要求南方和北方一樣進行土改。在第一回合的比拼中,南方已經完全落了下風。

美國看到自己扶持的南方有失控的迹象,立即就把五年托管計劃抛到腦後,随即向聯合國提出,要于1948年在南北雙方同時舉行大選,組成一個南北共同參與的聯合執政當局。但這個提議被北方以“南方不具備和我們平等競争的資格”為由拒絕了。美國操縱的大選即将變成南方單獨的大選。

北韓戰争究竟誰先動手?如果不是組織能力糟糕透頂,南方會先動手

1948年8月,李承晚、麥克阿瑟、霍奇在成立儀式上

聽到這個消息,素有“國父”之稱的金九發聲了,由于他的政見和美國接近,美國倒樂于聽到他的聲音。隻是沒想到金九在《向三千萬同胞泣訴》中強烈反對南方獨自建國,更反對美國選出的李承晚。這反而堅定了美國扶持李承晚的決心,因為他們要的就是聽話的廢物。

1948年8月,南方在美國的扶持下組建了南韓,李承晚為首任總統,聯合國立即予以承認。至此“五年托管”計劃已經是無疾而終了。見南方無視遊戲規則,北方也不甘示弱,僅僅一個月後北方就建立了北韓*****共和國,并獲得東方陣營的承認。南北雙方的對立公開化了。

北韓戰争究竟誰先動手?如果不是組織能力糟糕透頂,南方會先動手

南方無視托管計劃獨自建國後,雙方在三八線上對峙

在此之前,雙方在三八線上就有小規模的武裝滲透,但多以搜集情報為主,而在這之後,武裝滲透的規模和内容都陡然更新。1949年6月,南方率先派出了由日本人訓練的“虎林部隊”,這次行動沒有明确的目标,就是怎麼亂怎麼來。

虎林部隊到處破壞軍事設施,暗殺軍事人員,由于沒有具體的支援、接應和撤退方案,虎林部隊很快被北方撲滅。北方也派出了武裝人員進行報複。從這一天起到1950年6月25日,雙方共發生武裝沖突達到995次,小的有排級規模,大的有營級規模。

北韓戰争究竟誰先動手?如果不是組織能力糟糕透頂,南方會先動手

戰争爆發前一年内,三八線上平均每天發生3起武裝沖突

可以說在戰争爆發前的一年中,三八線上的槍聲一天也沒有停歇過,平均每天3次武裝沖突讓雙方都憋了一肚子氣。雙方都沒有閑着,都在積極發展自己的勢力,企圖一鼓作氣消滅對方,戰争已經是在所難免了。

1950年4月,美軍顧問莫裡斯艾澤曼(後著有《戰争中的美國》叢書)抵達漢城,他在書中寫道:我在漢城呆了兩夜,被飨以國宴并觀看了閱兵式,但漢城的主人卻抱歉這次的招待簡陋了,等他們很快統一北方後,再給我補上最隆重的歡迎儀式。兩個月後,他們被北方的坦克趕出了漢城。

北韓戰争究竟誰先動手?如果不是組織能力糟糕透頂,南方會先動手

北方軍隊攻入漢城

由此可以看出,李承晚一直不甘心屈居南方,而想着要整個半島。如果不是其糟糕透頂的組織和執行能力,先動手的一定是南方。戰争爆發前一周(6月18日),杜勒斯突然出現在三八線上,盡管美國解釋這是一種偶然事件,但幾乎所有勢力都把它視為美國即将動手的信号。在這種局面下,北方先下手為強了。

北韓戰争究竟誰先動手?如果不是組織能力糟糕透頂,南方會先動手

1951年1月,志願軍攻克漢城

這場戰争的動因,不能以某一勢力在某一時刻的行為來判斷,它不是1950年6月爆發的單一事件,而是過去幾年事态發展的延伸。其本質也隻是以民族統一為訴求的内戰,而不是他國的侵略。比誰先動手更值得人們思考的是,究竟是誰造成了半島的分割,又是誰在對峙已成均勢時為了自己的利益強行打破戰略平衡,最終引起了戰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