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京93歲癡呆老農跳河大喊:上刺刀,殺鬼子!事情的真相讓人淚目

導語

當年日軍對我國發動了前所未有的侵略,日本人在占據南京之後,面對無辜的南京群衆,日軍采取了慘無人道的屠殺。那是在1937年,整整30萬無辜的中國人死于日軍的刀下,整個城市都籠罩在危險和死亡之中。當時孫秀清才不過16歲,一個人離開了父母在南京讀書。南京大屠殺給南京這座城市帶來了慘痛的回憶,也改變了孫秀清的命運。

如果沒有目睹這場慘絕人寰的災難,孫秀清或許會過着安穩而又甯靜的生活。在畢業之後會找到一個适合自己的工作,組建一個幸福的家庭。但是就是因為目睹了日軍對南京居民的殘暴行為,孫秀清在心中埋下了痛恨日本人的種子。這個記憶深深的印在孫秀清的腦海裡,以至于在93歲的時候,癡呆的他還跳河大喊:上刺刀,殺鬼子!

一、棄筆從戎

在南京大屠殺的時候,孫秀清找到了機會跑回了老家。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能躲過這次災難。但是就算是這樣,大屠殺的場景還是深深的刺激了孫秀清,以至于他做出了棄筆從戎的決定。孫秀清在加入部隊之後就改名為孫建勳,他希望自己能夠在戰場上建立功勳,為國家打敗那些侵略者。在每一場戰争中,孫建勳都沖在了最前面,他帶着憤怒和必勝的決心,殺死了一個又一個敵人。

南京93歲癡呆老農跳河大喊:上刺刀,殺鬼子!事情的真相讓人淚目

每次想到南京大屠殺的場景,孫建勳的心裡就充滿了力量,他要用自己的力量來為那些死去的同胞們報仇。在長沙會戰的時候,我軍表現出了極大的毅力和決心,就算用盡了子彈也不願意後退一步。面對這樣的場景,日軍隻好用上了毒氣彈,這才讓我軍無奈撤退。這件事對于孫建勳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遺憾,以至于他在患上老年癡呆之後仍然對這場戰役念念不忘。

在抗日戰争結束之後,孫建勳滿懷期待着一個更加和平的國家。但是沒有想到,抗戰結束後,内戰又拉開了序幕。孫建勳不願意幫助國民黨攻打我黨,于是他選擇了退伍。回到老家之後,孫建勳成為了一個默默無聞的普通人。對于在戰場上發生的一切,他也很少和周圍人提及,以至于鄉親們都不知道周圍竟然有一個抗日的戰士。

二、患病不忘抗日

得知共産黨赢得解放戰争的勝利後,孫建勳流下了熱淚。他熱切地期望着一個和平的國家,期望着未來幸福的生活。不久之後,孫建勳也過上了屬于自己的新生活,他像很多普通人一樣開始結婚生子,過着平靜而又安穩的生活。随着時間的流逝,孫建勳也從一個健碩的年輕人變得衰老,變得垂垂老矣。

南京93歲癡呆老農跳河大喊:上刺刀,殺鬼子!事情的真相讓人淚目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孫建勳在老年時期患上了老年癡呆症。患病之後,孫建勳忘記了很多事情,忘記了自己的親人和朋友,但是隻有一件事牢牢地記在了他的心裡,那就是抗日。每次一到下雨天,年邁的孫建勳都會跑到自家的院子裡對着天空大喊:我們一定要堅持住。無論過了多久,抗日都是孫建勳刻在骨子裡的記憶。

對于父親的反常行為,孩子們都難以了解,但是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但是在一年的冬天,孫建勳一個人站在河邊,大喊着:上刺刀,殺鬼子!随後孫建勳就跳入了刺骨的河水中,見到這樣的景象,周邊的人都被吓壞了。後來周圍的一位軍人覺得很奇怪,詢問子女們孫建勳之前的故事,但是孩子們竟然都不知道自己的父親在年輕的時候竟然是抗日戰場上的戰士。

三、緻敬英雄

孫建勳在年輕的時候為了國家和人民在戰場上和敵人們厮殺,在退伍之後他竟然沒有和任何一個人提過自己的過往。孫建勳在退伍後就接受了普通人的生活,但是在他的心裡,曾經的過往從來沒有被遺忘。雖然從來沒有和任何人提起,但是孫建勳自己明白,那些在戰場上厮殺的日子從來沒有被遺忘。

南京93歲癡呆老農跳河大喊:上刺刀,殺鬼子!事情的真相讓人淚目

孫建勳在退伍之後就成為了一個農民,過着普通平凡的生活。據說退伍之後,孫建勳一直以務農為生,用自己的汗水和勞動來撫養孩子們長大,成為這個小家庭中的頂梁柱。患上老年癡呆之後,孫建勳經常在村裡子大喊殺鬼子,周邊的村民都笑話他是抗日劇看多了,才會這麼瘋癫。可是誰能想到,這是一個抗日老兵一輩子最深刻的記憶呢?

當年長沙戰役的被迫撤退也成為了老人一輩子的心結,在患病之後經常在嘴裡念叨着長沙、長沙。揭開了孫建勳的真實身份之後,周圍人和家人才知道,這個普普通通的老人竟然有着這麼不一樣的過往,竟然做過這麼偉大的事情。後來村民們再也不嘲笑孫建勳了,而是每次都對他報以尊敬的目光。

據說在參軍的時候,孫建勳老人的長官是薛嶽,是他非常尊敬的一位上司。在患上老年癡呆之後,孫建勳不愛吃飯,也變得越來越固執,家裡人基本上拿他沒辦法。但是每一次借着薛嶽的名義讓孫建勳吃飯,他都會非常的配合,并且還會行一個标準的軍禮。每次看到這樣的場景,家裡人又心酸又欣慰。對于家人來說,有一個這麼偉大而又值得尊敬的父親,想必他們也是非常自豪的吧。

南京93歲癡呆老農跳河大喊:上刺刀,殺鬼子!事情的真相讓人淚目

結語

孫建勳作為一個中國人,在國家危機的時候抛卻了個人的安危、抛卻了安穩的生活,選擇了在戰場上和敵人厮殺。他有着濃厚的愛國之情,甚至願意為了國家而付出自己的生命。在退伍之後,孫建勳也甘于平庸,願意做一個普通的農民,更沒有到處吹噓自己的過往事迹。雖然時間會流逝,但是這不會抹去一個戰士的曾經,他的所作所為會永遠銘記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值得每一個人的學習,他是一個真正的英雄。

參考文獻:《南京大屠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