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投降4個月後,仍有日軍負隅頑抗,粟裕出馬7天打服日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至此,十四年的抗日戰争終于落下了帷幕,中國人民終于迎來了和平。日本宣布投降結束之後,按照當時的國際公約,日寇應該盡快向就近的盟軍繳械,上交手中的武器。但是在這個時候,蔣介石卻想獨自霸占抗戰勝利的果實,試圖為接下來的内戰做準備。

于是在侵華日軍總司令簽訂投降儀式的時候,曾經向何應欽提出一個請求,在華中長江和黃河流域尚且有三十萬的日軍,建議不投降,可以在國民黨的上司下為其繼續戰鬥。雖然蔣介石表面上并沒有同意岡村甯次的要求,但實際上卻赦免了岡村甯次所犯下的種種罪行,并且規定華中等地的日寇隻能向國民黨軍隊進行投降。蔣介石也趁此機會大舉向着華中進軍。

日本投降4個月後,仍有日軍負隅頑抗,粟裕出馬7天打服日軍!

當時新四軍已經收複了華中的大部分土地,但是高郵地區的日寇因為蔣介石的指令,始終不向新四軍投降,甚至是聯合揚州地區的日僞軍,利用工事奮力抵抗。在這種情況之下,為了保護新四軍在華中地區的抗擊日寇的果實,新四軍隻能進行還擊。于是,粟裕便帶領着新四軍和日寇進行了最後一戰。這次戰役戰況如何?今天館長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日本投降後,部分日軍仍霸占不肯走

高郵地區,是兩淮地區的門戶,是運河線上東北兵家重地,有着重要的戰略位置。1938年日寇占領高郵之後,便在這裡建築了錯綜複雜的防禦工事,利用當地的地形設立了一層層的防禦軍事體系。當時位于高郵城内的日寇将近有1100餘人,再加上當地的僞軍和警察5000餘人。

為了消滅這些日僞軍,解放高郵城内的百姓,由時任華中軍區副司令的粟裕擔任了這個任務。為了及時粉碎國民黨的陰謀,粟裕先是采用了和平談判的形式進行解放,但是日寇不僅冥頑不化,更是慘無人道的将信使殺害了。高郵地區的日寇俨然不顧日本天皇已經無條件投降的事實,倔強地進行抵抗。

粟裕

當時我軍派遣了人員到城中曉之以理,試圖将雙方的傷害降到最低,也為了不讓高郵人民再次飽受戰争的侵擾。當時新四軍選擇了趙雲祥擔任信使。趙雲祥曾經是在攻打鹽城時,投誠新四軍的一位軍官。本來是鹽城的一名僞軍,有着這樣的經曆,是以趙雲祥更能抓住僞軍的心理,将其勸降。

但是不曾想,日軍油鹽不進,甚至将趙雲祥殺害了。這一下徹底将粟裕激怒了。于是,粟裕向中央軍委等多次申請要求武力攻打高郵,之後便得到了準許。但是就在計劃讓第七、第八縱隊擔任攻城任務的時候,新四軍軍部下令調遣華中軍區的主力部隊向北,傳回到津浦線方向進行破擊戰。這樣一來,高郵戰役也就沒有了兵力。

粟裕見狀,更是向新四軍軍部詳細分析了高郵之戰的利害關系,表示了進行高郵戰役的必要性。在粟裕的懇切言辭之下,新四軍軍部最終決定要打高郵之戰。但是怎麼打成為了面臨的難題。

抗日戰争

高郵城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古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再加上日寇在這裡修建了無數的防禦工事,各種機槍工事和大型碉堡,還有城外的七米多寬的護城河,是以,想要拿下高郵城也不是一件易事。再加上駐紮在城内的日寇十分嚣張。

縱然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但是礙于形勢,粟裕必須要将高郵城拿下,況且這也難不倒号稱是戰神的粟裕。得到中央的明确回電之後,粟裕立刻召開了會議,經過商讨決定戰役分兩個階段來進行,首先是要收複邵伯,将高郵外圍的敵人先清楚完畢,對高郵地區實行包圍。然後再進一步圍攻高郵,使得敵人繳械投降。

按照戰略部署,由姬鵬飛率領第七縱隊執行攻打高郵南部邵伯的計劃,然後由陶勇率領第八縱隊擔任後續任務,進攻高郵,粟裕親自坐鎮第八縱隊進行指揮。在1945年12月19日,高郵戰役正式打響了。

對敵人内外兼攻,軍事心理雙層防線均被攻破

第七縱隊經過一夜的激烈戰鬥,很快挺近了邵伯地區,将駐紮在此的十幾個日僞軍的據點全部都清除了,共計殲滅了100多日軍,4000多僞軍,将增援高郵的敵軍兵力全部繳清。到了12月20日,高郵被第七縱隊和第八縱隊完全包圍,城内已經失去援助的日僞軍得知消息之後,開始加強工事。

面對敵人的嚴防死守,粟裕通過對敵人兵力部署的觀察,還是找到了突破口。城内的日寇将日軍司令部設定在了靠近東城門的地方,并且在東門外圍地勢較為平坦,很友善部署火力。是以,東門是日寇進行防禦的一個重點。

于是,粟裕就将計就計,營造了一個會調集大量兵力攻打東門的假象,來牽制住日僞軍的主要火力。然後在此同時,再聲東擊西,重點對北門和南門進行進攻。除此之外,在西北軍粟裕安排的也有一支部隊,四個方位的火力同時進攻,互相呼應。

因為高郵城的城牆有着九米高,強攻勢必會給我方帶來大量不必要的傷亡,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粟裕想到了一個妙招。在戰鬥開啟的前幾天晚上,粟裕已經安排部隊的士兵們趁着夜色,去到城牆邊連夜挖建交通壕,一直通到了城牆的前幾十米。然後用麻袋一袋一袋地壘起了同樣九米的土牆,幾乎和高郵城牆齊平。

為了很好地起到掩護作用,這座土牆呈現半月的形狀,戰士們爬到土牆上設好機關槍,這樣一來我軍的士兵就和日寇處在了同一水準線上,不再受到日寇地理位置上的壓制。在城外的新四軍加緊為攻城做準備的時候,城内的百姓也是紛紛響應。

他們不辭辛苦地給士兵們運送物資補給,甚至還有人報名參加此次戰鬥,共計有三千多名民兵參與。百姓們還将自家的房子騰出來,讓新四軍的戰士們居住、使用,拿出自家的桌椅、家具用來給部隊攻城用,所有的這些援助,百姓都是無償給予。也正是有着人民群衆的支援,新四軍的戰士們更加是信心百倍,決心一定要還高郵百姓一個和平的生活。

在軍事準備正在緊張進行的時候,粟裕也沒有放松人心的攻勢。正所謂是攻城先攻心。政治攻勢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郵城目前已經被我軍團團圍住,沒有增援,俨然是一頭困獸,在這種情況之下,相信日寇的士兵們心裡無疑是難受的。

每到傍晚,新四軍的士兵會在城外播放《思鄉曲》,在思鄉氛圍的濃烈渲染下,很多日軍士兵更是崩潰大哭,心理防線一度坍塌。這些都是新四軍敵工部戰士們的主意,不僅如此,他們在播放日本音樂的同時,還拿着大喇叭不斷的對城内的士兵喊話,向他們宣讀日本天皇寫下的投降書,告知他們如今外面日寇的真實處境。

甚至位于新四軍的日籍戰士親自喊話、動員城内的士兵,更有“無人機”帶着無數的傳單來到了高郵城内的上空,傳單上寫着攻克人心的話,在這種種攻勢之下,城内的日本士兵早就沒有了戰鬥的心思,隻想着趕緊回到自己的家鄉,不想就這麼不明不白的死去。

拿下最後一戰,高郵成功獲得解放

正是日寇戰士們的轉變讓粟裕明白,攻城的好時機來了。于是在12月25日晚上,雖然天空還下着磅礴大雨,但是在粟裕看來,這個時候正是敵人防備最為松懈的時候,随着粟裕的一聲令下,部隊的炮兵團開始從三個方向對高郵城發動火力進攻。提前到位的第八縱隊的各個支隊,也在南門、北門、東門方向做好配合,發起了進攻。

在隊伍的炮火掩護下,戰士們扛着雲梯來到了城牆的腳下,冒着敵人的炮火向着城牆爬去。雖然不斷的有戰士們被敵人的子彈打中,掉落下來,但是随即就有下一位戰士頂了上去,生生不息,源源不斷的朝着敵人的城牆突進。

最為艱難的就是東門的攻克。因為敵人的部署兵力大多都在東門,面對強勁的火力,戰士們久攻不下。就在雙方陷入僵持的時候,西北角的局面出現了轉機。戰士們在火力的掩護下,趁敵人沒有防備,乘着雲梯悄悄的爬上了城牆,緊接着拿着刺刀和敵人展開了近身搏鬥,無數的戰士們用自己的鮮血在敵人的城牆防線上打開了一條突破口。

正是有了士兵們冒死撕開的這個缺口,我軍的主力部隊才得以登上了城牆,使得敵人不得不從東門調轉兵力來到西北角進行支援,進而也緩解了東門戰士們面臨的膠着局面,在敵人兵力進行轉移的期間,東門的士兵們取得了突破,成功的攻進了東門。

到了12月26日淩晨,整個高郵城都已經被新四軍突破,我軍的士兵成功的來到了城内,控制了整個高郵城。到了26日下午的時候,大量城内的日僞軍自知已經無力抵抗,紛紛繳械投降,舉起了白旗。當時在高郵城内的日軍的最高指揮官岩奇也是明白大勢已去,無奈隻好率領部隊向新四軍投降。并在當天舉行了遲來的受降儀式。

因為在高郵城内的日軍最高掌管的級别僅僅是一個大佐,粟裕也就沒有參加這次的受降儀式,而是安排第八縱隊的政治部主任韓念龍代為參加,接受日軍的投降。1945年12月26日,新四軍代表韓念龍來到了日軍的指揮部,也标志着受降儀式的正式開始。

日本投降4個月後,仍有日軍負隅頑抗,粟裕出馬7天打服日軍!

緊接着,日軍紛紛繳械投降,被日寇統治了六年之久的高郵城終于解放了。受降儀式上,韓念龍和其他的新四軍代表一同坐在一條長方形的談判桌上,兩邊坐着的都是韓念龍的助理和秘書,身後則是新四軍戰士們。

長桌的另一側是日軍的最高指揮官官岩奇,在來到桌子前的時候,先是向着韓念龍深深地敬了一個軍禮,然後将一本“花名冊”交到了我軍的手上,上面詳細記錄了高郵日軍所有士兵的名字、槍支軍械等等,然後就退下了。

緊接着,韓念龍宣讀了投降日軍所有遵循的規則和指令,之後受降儀式便結束了。粟裕親自坐鎮上司戰士們取得了這最後一場戰役的勝利,當然内心也是十分渴望親眼見證這一場面。雖然名義上粟裕沒有出席這場受降儀式,實際上他化作了一名普通的戰士,坐在了旁邊全程旁觀了受降儀式,結束之後才悄悄的回到了軍營。

日本投降4個月後,仍有日軍負隅頑抗,粟裕出馬7天打服日軍!

三天之後,粟裕在高郵城内接見了受降的日軍軍官,官岩奇在得知面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常勝将軍粟裕的時候,将自己的佩刀舉過頭頂,并且向着粟裕深深鞠了一躬,以此來表達對粟裕的欽佩之情。至此,中國抗日戰争的最後一戰才算是終于結束了。

高郵之戰很大程度上粉碎了國民黨和日寇的陰謀,保護了我軍在華中地區的勝利果實和戰鬥成果,同時也給了日寇一個狠狠的教訓。高郵解放之後,蘇北、淮南、淮北等解放地區連成一片,擺脫了各個地區孤軍奮戰的局面,為之後解放戰争的勝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