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蔣介石此生的最大恥辱:被史迪威當衆要挾,卻敢怒不敢言

作為曾經的大獨裁者,蔣介石一直以來都是中國近現代曆史上的一個關鍵人物,早年間崛起于民國政壇的他,在一步步接連竊取了革命勝利的果實之後,他赫然成為了中華民國的最高統帥。

1942年1月1日,以英、美、蘇、中等為首的26個國家正式簽署了《26國聯合宣言》,在簽署了這一紙合約之後,蔣介石則是擔任亞洲太平洋戰場中國戰區司令官,此時走向權力巅峰的蔣介石不可謂不威風凜凜。

但就是這樣一個彼時威風凜凜、重權在握的大獨裁者,卻在1944年9月19日被人手拿電報當面要挾,在這之後他更是在日記中寫到:此為平生所受到的最大之恥辱也。

那麼究竟是什麼人竟敢當面威脅蔣介石?那封電報裡的内容究竟有什麼?竟讓蔣介石覺得是平生最大的恥辱,而面對此人的要挾,蔣介石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蔣介石此生的最大恥辱:被史迪威當衆要挾,卻敢怒不敢言

中國的抗日戰争從來都是艱苦卓絕的,從1931年9月18日起到1945年9月2日結束,這艱苦卓絕的14年光陰是中華民族團結一心的抗日戰争史,也是一個民族的苦難史和被日寇蹂躏史,那一幕幕一番番屈辱的歲月從來都是極為凄慘的。

1941年年底,中國的抗戰還是陷入困境,一直在困境中支撐的蔣介石終于等到了他心中所期望的結果,日本在偷襲了珍珠港之後,隔岸觀火的美國終于還是被拖入了戰争的沼澤中。

1942年1月1日,這一天對于蔣介石而言,無疑是他此生最為開心的一天,由美、蘇、英、中領銜簽訂的26國共同在華盛頓發表《聯合國家宣言》,建立了反法西斯聯盟。

蔣介石此生的最大恥辱:被史迪威當衆要挾,卻敢怒不敢言

而彼時身兼民國總統的蔣介石,在這之後更是被羅斯福提議任命為亞洲太平洋戰場中國戰區司令官,而這時候身兼中華民國總統和亞洲太平洋戰場中國戰區司令官的蔣介石不可謂不說得上是徹底的風光無限。

要知道二戰時期的中國戰區并非隻單單是中國一國而已,而是包括了中國、越南、泰國、緬甸、馬來西亞、印度等多個國家,在名義之上蔣介石對于這些上述國家大都有調動部署的指揮權力。

而這時候,大喜過望的蔣介石為了報答恩人羅斯福的這一天大恩情,于是便請求美國派遣一名進階軍官來協助中國工作。

1942年1月29日,根據蔣介石的請求,羅斯福派遣了對華經驗豐富的史迪威擔任中國戰區統帥參謀長。

蔣介石此生的最大恥辱:被史迪威當衆要挾,卻敢怒不敢言

2月11日,史迪威以中國戰區統帥部參謀長職位與各項代表的名義身份,從美國啟程趕赴中國,3月4日正式抵達重慶,開始了他在異國生活的兩年生涯。

在趕赴重慶之後,蔣介石為史迪威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彼時的史迪威則是被蔣介石的熱情所打動,他從來沒想過的是,他的這次赴華之旅最終是慘淡收場。

史迪威從來都是一個愛恨分明的人,他與他的上司蔣介石之間的差異從來都是如同冰火般。

在到任不久之後,3月8日蔣介石正式任命史迪威為中國戰區參謀長,并且受命其指揮入緬作戰的中國軍隊,而蔣介石的這一項任命也是史迪威與蔣介石二人互有分歧的開端。

蔣介石此生的最大恥辱:被史迪威當衆要挾,卻敢怒不敢言

在史迪威率兵入緬作戰之後,由于其決策上的錯誤而導緻了失敗,而這對失去西南國際通道的中國政府來說無疑不是雪上加霜,而這也直接地開始加深了史、蔣二人之間的沖突。

雙方彼時對于戰略戰術上的争論已開始逐漸的上升到了個人層面,這兩人互相诋毀謾罵的人身惡毒攻擊從來都不在少數。

蔣介石不止一次表示了對史迪威來華工作的不滿,更是直接性的指出美國政府之是以援華物資不多不及時,完全是因為史迪威本人沒能夠及時的向美國政府和軍方報告建議而造成的。

除此之外,更是指責史迪威言行無常,好似有精神病一般的狀态,從蔣介石這一番不滿中,我們倒是可以看出彼時熱情招待史迪威到來的蔣介石,此刻是有多麼的反感厭惡這位美國上将。

蔣介石此生的最大恥辱:被史迪威當衆要挾,卻敢怒不敢言

而反觀史迪威,他從來都認為入緬作戰能夠失敗,最大的原因便是因為國民将領大都是缺乏能力或者缺乏膽量,還有就是軍隊的指揮權問題是關鍵的失敗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此次的中國之行,史迪威更是看到了國民将領高層内部的A錢腐敗,前線吃緊後方亦同樣吃緊,蔣介石對于國軍亂象的包庇縱容,從來都讓史迪威痛恨。

他在與好友的私人信件中,直呼蔣介石“花生米”名号,甚至痛斥蔣介石是個頑固的蠢驢。

在史迪威的眼裡看來,蔣介石從來都是一個頑固無知、滿腦子偏見和自負的暴君。

蔣介石此生的最大恥辱:被史迪威當衆要挾,卻敢怒不敢言

在史迪威目睹了蔣介石政權的衰敗之後,為了維護美國在華的利益,他開始把目标投放在了西北大後方的中共。

史迪威認為國民黨玩忽職守、腐敗混亂不堪,而我黨則是減稅、減租、減息,提高生産和生活水準,參加管理信守承諾,而且還幫助百姓,為此史迪威便提出了裝備我黨隊伍和解除對我黨的封鎖各種要求。

而為了了解我黨的部隊,他還特意沖破層層的阻力,向延安派遣一個考察團來觀察我黨,進而開啟美國政府與我黨合作的先河。

而史迪威的種種做法與想法,無一不是在逼着蔣介石暴跳如雷,在蔣介石眼裡,我黨人員從來都是一顆“毒瘤”,這史迪威沒有幫助自己在入緬作戰上勝利,現在倒是跳出來想要阻礙自己剿滅自己的眼中釘肉中刺,這與他所堅持的“溶共反共”的政策無疑是水火不容,而這也是兩人沖突激化放大的主要原因。

在此次事件之後,暴跳如雷的蔣介石則是不斷的削弱史迪威的實權。

蔣介石此生的最大恥辱:被史迪威當衆要挾,卻敢怒不敢言

1944年,國民黨正面戰場開始相繼出現了豫湘桂的大潰敗,彼時對于蔣介石政府耐心早已達到極限的史迪威,在他的再三催促之下,羅斯福開始下達了最後通牒的電報,再次勒令蔣介石讓史迪威不受限制的指揮所有軍隊,并且嚴重的警告蔣介石:如若不從,後果自負!

而彼時拿到這封電報的史迪威,則是心中無比歡暢地走進了蔣介石的黃山官邸。

這封電報的内容原本是英文,但是在史迪威的翻譯之下轉換成了中文,并且逼迫着蔣介石當面閱讀。

而當時的蔣介石則是面若冰霜,他豈能不知曉史迪威實則是在借機羞辱自己,但為了繼續接收美國援華的各方面軍備物資,他的怒火雖是中燒了起來,但還是選擇暗自忍耐下。

在這之後,蔣介石則是在自己的日記中記錄下了此次生平所受的最大恥辱。

我們也不妨想象一下,堂堂中華的一國領袖,卻被一個美國将軍面帶鄙夷的當面謀奪軍權,怎麼看都是一種羞辱。

在此事件之後,蔣介石則是徹底的和史迪威撕破了臉,他不但拒絕史迪威指揮,并且正式要求美國方面撤回史迪威。

蔣介石此生的最大恥辱:被史迪威當衆要挾,卻敢怒不敢言

除此之外,他還多次重申自己絕不會在主權問題之上做出任何讓步,倘若他同意了,他就是一顆棋子,那樣的話他就同汪精衛政權無異,于是便悍然的拒絕了美國政府的提議。

雖然羅斯福對于蔣介石的态度特别生氣,但是由于蔣介石在關系到國家主權和未來的問題上決不讓步,甯肯與美國決裂作戰也在所不惜。

兩個人之間總要有一個人選擇退讓,在此情形之下,羅斯福隻好選擇了讓步。

1944年10月19日,在接到羅斯福的召回通知後,10月21日他便黯然的離開了中國。

雖然此前的蔣介石欲授予這位美國将軍青天白日勳章,但他還是拒絕了,史迪威隻是希望蔣介石能記住自己所做的一切初衷是為了幫助中國。

蔣介石此生的最大恥辱:被史迪威當衆要挾,卻敢怒不敢言

從史迪威的奪權事件之中我們不難看出,這從來都是違背國際準則的,在蔣介石眼裡看來,中國的抗戰還是由中國政府來主導,軍隊的控制權絕不能傳遞給美方。

蔣介石對于國家主權問題上還是非常看重的,他從來不會選擇去做民族與曆史的罪人。

可蔣介石在抗戰期間縱容其手下的四大家族囤積美國援華物資而大發國難财、消極抗戰,與他的大獨裁者行徑,這些也從來都是他的一種弊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