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蔣介石為何不殺張學良?其實有七個不能殺的理由

咱們直奔主題,關于蔣介石為何不能殺張學良的問題,筆者大緻列舉了七點原因,咱們一一來分析。

蔣介石為何不殺張學良?其實有七個不能殺的理由

首先一點,張學良始終認為,老将之是以不殺他,就是因為宋美齡在暗中庇護,張學良很尊敬宋美齡,也很感激她,隻要宋美齡還活着,蔣介石就不會殺他。

西安事變過後,宋家兄妹曾為了解救蔣,親口答應過張學良,隻要他保證讓老蔣安全回到南京,就一定保證他的人身安全,但宋美齡也沒有想到,老蔣沒有對張學良進行軍事審判就把他關了起來,這讓宋美齡感覺自己失信于張,于是兄妹二人一起施壓,迫使蔣介石放棄殺掉張學良的念頭。

其二呢,蔣介石作為領袖,曾在離開西安以前,親口承諾不會殺張學良,當時有不少人在場,他不可能出爾反爾,權衡利弊之下,蔣介石都不會起殺心,但不殺不代表不會把他關起來,隻要老蔣還活着,就會一直監禁他,在他臨終前,他對着兒子蔣經國說了一句話,不可放虎,連張學良也沒有料到,這一關就是整整40年。

其三,蔣介石很了解張學良,作為典型的公子哥,張學良是個讓上級頭痛,讓下級跟着倒黴的人,西安事變雖然張學良是發動者之一,但絕不是主謀。

蔣介石為何不殺張學良?其實有七個不能殺的理由

楊虎城比張學良大4歲,無論是政治經驗還是軍事指揮能力,都在張學良之上,老蔣得到情報,楊虎城是最早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建言的,抓蔣也是他最先提出的,如果不是楊虎城的建議,興許不會有臨潼抓蔣一事。

張學良發動兵谏時,并沒有置老蔣于死地,他還把自己的衛隊放在了老蔣身邊,保護他的安全,事情結束後,他又親自送蔣介石回南京,是以老蔣看得很清楚,一關一殺,差別對待。

第四,張學良幹過三件大事,一是1928年的東北易幟,當時張學良歸順國民政府,讓全國得以統一,二是1929年7月爆發了中東路事件,張學良率兵與蘇軍作戰,捍衛了國家主權,三是中原大戰時,張學良發表了“擁蔣讨逆”的通電,派東北軍入關,支援蔣介石取得中原大戰的勝利。

這三件事,或多或少都幫了老蔣的忙,張學良是有功的,此外雙方妻子都是結拜姊妹,老蔣念舊,便放了這位小老弟一馬。

蔣介石為何不殺張學良?其實有七個不能殺的理由

第五,張學良雖然被羁押,但東北軍主力尚存,如果貿然殺張,很容易引發東北軍的不滿,把東北軍推向了反蔣陣營,這是蔣介石很大的一個顧慮,要知道張學良在被羁押後,許多東北軍的老部下都在千方百計營救,蔣介石不敢忽視這股力量。

第六,張學良和楊虎城背景不同,張學良可是名揚四海的少帥,他的背後有一個龐大的關系網,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如果殺張,必然會造成不良影響,有損自身形象。

而楊虎城呢,出身貧苦家庭,完全是靠自己打拼出來的陸軍上将,他沒有顯赫家世,關系相對簡單,和老蔣也沒有親密的淵源,更重要的是,蔣介石對張學良是不設防的,可對楊虎城卻是暗中戒備。

蔣介石為何不殺張學良?其實有七個不能殺的理由

老蔣早就懷疑楊虎城和共産黨有很深的瓜葛,早就想除之而後快,是以在他一回國後,就被老蔣誘捕殘忍殺害了。

第七,從整個形勢上看,蔣是不會殺張學良的,在西安被扣押時,老蔣以領袖人格承諾了三方協定,不能加害張、楊,西安事變過後,國内抗日的呼聲是一浪高過一浪,礙于整個形勢,蔣介石也不會暗下殺手,當時軍委會審判長李烈鈞審時度勢,力勸老蔣寬大為懷,這也符合老蔣的心思,于是就把張學良所處10年有期徒刑,特予赦免,而楊虎城則被關押12年後被秘密殺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