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近代史上,國民黨陣營當中,除了蔣介石外,李宗仁也是至關重要的一位大人物。他是桂系軍閥的領袖、抗戰名将、中華民國的首任副總統和最後一位總統(代),可以說,論軍事實力,李宗仁可以稱得上國民黨的二号人物。
李宗仁早年聯合黃紹竑、白崇禧等部,擊敗舊桂系陸榮廷、沈鴻英部,成為新桂系的首領,統一了廣西。北伐戰争期間,李宗仁率第七軍二萬多人縱橫湘、鄂、贛、皖等省,戰績卓著。1935年,44歲的李宗仁憑借其強大的桂系實力,成為第一批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将。抗日戰争中,李宗仁作為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指揮了著名的台兒莊戰役,是公認的抗戰名将。

1948年4月,李宗仁當選為中華民國副總統,在蔣介石“下野”後,成為代理總統。随着國民黨的失敗,李宗仁出走美國。
和軍事、政治履曆一樣,李宗仁的婚姻履曆也充滿傳奇。
李宗仁的原配夫人李秀文,18歲即嫁到李家,1918年生下兒子幼鄰。1920年,兩廣戰争爆發,戰事緊張,李宗仁将李秀文母子送往上海。在此期間,李宗仁結識了女校學生郭德潔,不久兩人結婚。而對李秀文則按廣西“平妻制”的習俗辦理,即兩房夫人并不同居,彼此在名位上不分主次。
然而李秀文一生和李宗仁在一起的時間非常少,多數時間是和兒子李幼鄰在一起,且長期漂泊海外。1973年12月,李秀文回到桂林安度晚年,1992年去世,享年102歲。1964年,李宗仁在美國和李秀文相見時,滿懷歉疚地說:“我過去保護你太少了……”
李秀文出身農家,是一位賢惠孝順的傳統女性。郭德潔卻是有一定文化修養的新女性,她和李宗仁共同經曆了戰亂和流亡的生活,彼此間感情很深。但郭德潔比較愛慕虛榮,1965年,當李宗仁決定回歸祖國時,她原本不願放棄在美國的優裕生活,隻是臨行前,她被查出自己乳腺癌已經惡化,不願死在異國他鄉,才臨時改變主意。
其實早在1962年,郭德潔就因怕影響體形而放棄了最好的早期切除惡性良性腫瘤的機會,1965年,在李宗仁的勸說下,郭德潔做了手術,但這時乳腺癌已經擴散了。回國8個月後的1966年3月8日,郭德潔就離世,享年60歲。
郭德潔去世後,李宗仁情緒低落。為了幫助這位愛國人士從悲痛中走出來,也為了更好地照料他的生活,在總理和有關部門的安排下,1966年7月,75歲李宗仁和27歲的胡友松在北京舉行了簡單的結婚儀式。
至今,胡友松的名字仍然少為人知。然而,她的母親卻是當年家喻戶曉的人物,中國的第一位電影皇後——胡蝶。胡友松是胡蝶的私生女,胡蝶給她起的名字是胡若梅。胡友松當時是北京複興醫院的護士,漂亮,氣質好,作為醫護人員,也符合照顧李宗仁的條件。
胡友松照顧李宗仁非常細緻周到,李宗仁也對這位體貼的夫人非常滿意,他在寄給親友的兩人的合影照片寫上:這是我的夫人胡友松!
可惜兩人僅僅共同生活了兩年,1969年1月,李宗仁就因直腸癌溘然長逝。
李宗仁彌留之際老淚縱橫,他說:作為軍人,他一生隻流過兩次淚,一次是母親去世,這一次是對胡友松的牽挂。
李宗仁去世後,胡友松一直靠自己的微薄工資過着清貧的生活,1995年在北京廣濟寺皈依佛門,法号妙惠居士,2008年在山東德州慶雲縣海島金山寺去世,終年6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