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襲人為何從賈母陣營,轉投薛寶钗?黛玉天生帶來的癡病:可驚可畏

襲人為何從賈母陣營,轉投薛寶钗?黛玉天生帶來的癡病:可驚可畏

薛寶钗和寶玉的金玉良緣能夠促成,襲人功不可沒。她雖隻是一個丫頭,能量卻很大,有了襲人的助攻,寶钗有了近距離接近寶玉的機會。

寶钗沒和襲人結盟之前,晴雯抱怨她:“有事沒事跑了來坐着,叫我們三更半夜不得睡覺”,說明彼時寶钗接近寶玉,隻能使笨辦法,在怡紅院死纏爛打。

自從她和襲人因針線結盟後,寶钗獲得獨自在寶玉床邊繡鴛鴦的機會,此後金玉良緣一去千裡,逐漸形成壓制木石前盟的勢頭。

那麼,襲人為何轉投寶钗陣營?看到襲人偷偷向王夫人遞投名狀,很多讀者認為,襲人背叛賈母和黛玉,就是為了追名逐利。

襲人為何從賈母陣營,轉投薛寶钗?黛玉天生帶來的癡病:可驚可畏

襲人為什麼讨厭黛玉?筆者認為她投靠寶钗和王夫人前發生的一件事,就可窺見端倪。她惱羞成怒,不顧一切诋毀黛玉,背叛賈母,也許她最看重的,并不是王夫人許諾給她的姨娘之位,而是寶玉對她獨一無二的愛情。

魂消魄散:襲人能和寶玉雲雨,為何不能容忍寶玉和黛玉表白?

襲人早早就和寶玉有了雲雨之情,但她的身份隻是一個丫頭,寶玉将來必定要有嫡妻。

其實,從種種迹象表明,黛玉來到榮國府,本來就是有婚約的,而彼時襲人對黛玉并不排斥。

寶玉為黛玉砸玉,黛玉獨自在床沿上淌眼抹淚,襲人還勸慰:“姑娘快休如此!将來隻怕比這個更奇怪的笑話兒還有呢!若為他這種行止,你多心傷感,隻怕你傷感不了呢!”

襲人為何從賈母陣營,轉投薛寶钗?黛玉天生帶來的癡病:可驚可畏

黛玉進榮國府後,原文說:“寶玉和黛玉二人之親密友愛,亦自較别個不同。”此時襲人也沒有嫉妒吃醋,但到第32回,寶玉向黛玉表白,被襲人撞破後,襲人的反應卻非常大。

原文說:“襲人聽了這話,唬得魂消魄散……”等寶玉走遠了,獨自站在大太陽底下思忖:“如此看來,将來難免不才之事,令人可驚可畏。想到此間,也不覺怔怔地滴下淚來……”

為何此前黛玉和寶玉“較别個不同”,襲人沒有反應,聽到寶玉和黛玉表白,就吓得魂消魄散,還怔怔的滴下淚來呢?

筆者認為,黛玉天生的癡病,是襲人不能容忍的。

寶玉做了兩個和尚:一場烏龍,讓黛玉成了襲人的第三者。

在寶玉心中,襲人隻是他情窦初開的啟蒙者,偷試的對象,他心中的知己隻有黛玉一人。

但在襲人眼中,寶玉不僅是她跨越階層的金主,也是她的情郎。

襲人為何從賈母陣營,轉投薛寶钗?黛玉天生帶來的癡病:可驚可畏

寶玉身邊的女孩很多,麝月、秋紋等,都和寶玉有過雲雨之情,主子小姐中,又有黛玉、寶钗、湘雲等,襲人都可以做到不嫉妒,卻為何絕不能允許寶玉和黛玉表白?

逼寶玉認愛

襲人從娘家回來,騙寶玉說娘家要贖自己回去,吓得寶玉吃了一驚,立馬為襲人不能贖身回娘家找理由:

1、“老太太不放你也難!”

襲人回寶玉道:“若說為服侍的你好,不叫我去,斷然沒有的事。那服侍的好是分内應當的,不是什麼奇功。我去了,仍舊有好的來了,不是沒了我就不成事。”

襲人這番言論,實際就是逼寶玉承認,不放自己走,是因為襲人的身份不是丫鬟,而是屋裡人。但可惜寶玉不開竅,繼續用其他理由留襲人。

2、“我隻一心留下你,不怕老太太不合你母親說……”

襲人一次沒有逼寶玉認愛,繼續逼:“如今無故憑空留下我,于你又無益,反叫我們骨肉分離。這件事老太太、太太斷不肯行的。”

襲人為何從賈母陣營,轉投薛寶钗?黛玉天生帶來的癡病:可驚可畏

襲人此言就是要讓寶玉說,自己對寶玉有非她不可的益處,顯然不是丫頭的好處,而是紅顔知己。

但寶玉甯肯獨自哭泣,也沒有對襲人表白認愛。

襲人把寶玉認為生死知己

第30回,黛玉無意中說出要死的話,寶玉急口接道:“你死了,我作和尚。”

這一次确認無誤,寶玉說作和尚,就是為黛玉。

誰知第31回,寶玉又說要做和尚。而這次寶玉為之作和尚的對象,卻有些模糊:

襲人對黛玉說道:“林姑娘,你不知道我的心事,除非一口氣不來死了倒也罷了。”黛玉接着笑道:“你死了,别人不知怎麼樣,我就先哭死了。”

接下來,寶玉說:“你死了,我作和尚去!”

襲人為何從賈母陣營,轉投薛寶钗?黛玉天生帶來的癡病:可驚可畏

寶玉說的“你死了”的“你”到底是誰?是襲人還是黛玉,作為全知的讀者肯定知道,他指的是黛玉,但襲人作為早早就和寶玉雲雨的人,她心裡認為寶玉作和尚,為的是自己,是以很自然地接話:“你老實些吧!何苦還說這些話。”

從這兩個細節看可以看出,在襲人眼中,自己就是寶玉的知己,且是唯一的知己。直到撞破寶玉對黛玉的表白,她才幡然醒悟:寶玉的紅顔知己是黛玉,根本不是自己。

這次之後,襲人火速和寶钗結成同盟,并制造機會,讓寶钗坐在自己常坐的凳子上,守着寶玉繡鴛鴦。同時開始處處說黛玉壞話,又向王夫人遞出投名狀,徹徹底底從木石前盟派,轉投金玉良緣派。

原文說,襲人撞見寶玉表白黛玉,感到“可驚可畏”,“驚”是從夢中驚醒,幡然醒悟之意,而“畏”,即畏懼,襲人在畏懼什麼呢?

鸠占鵲巢?黛玉打破“賢妻美妾”秩序,成狐媚子?

黛玉和寶玉談精神戀愛,為何在襲人眼中就是“醜禍”,是“不才之事”?而襲人和寶玉雲雨都算不上什麼?

其實答案就在紅樓時代嫡妻和妾室的分工不同。在攆晴雯一回,王夫人就曾說過“賢妻美妾”。

襲人為何從賈母陣營,轉投薛寶钗?黛玉天生帶來的癡病:可驚可畏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正室是用來做門神的,隻可“舉案齊眉”,不可亵玩焉。而妾才是寄托感情,愉悅身心的。

襲人對自己的定位,就是寶玉的美妾,她沒有家世沒有根基,要想獲得長久富貴幸福,就隻能用美和感情拴住寶玉。

當她看到寶玉對黛玉表白的一刻,突然發現自己不是寶玉的情感寄托,而失去了這些,她對寶玉就沒有限制力,沒有限制力就意味着失去一切。

這才是襲人感到可畏的原因。也是她迅速投入寶钗陣營的原因:寶玉對寶钗沒有愛情,寶钗做了嫡妻,自己依然有可以和寶钗抗衡的東西,寶钗做賢妻,自己做美妾,各取所需,各安其職,這才是襲人心目中最好的安排。

襲人為何從賈母陣營,轉投薛寶钗?黛玉天生帶來的癡病:可驚可畏

也許在襲人眼中,黛玉才是自己和寶玉之間情感的第三者,是鸠占鵲巢的人,但殊不知,黛玉下世就是為還淚而來,無論是嫡是妾,她隻願和寶玉做靈魂知己,黛玉天生帶來的癡病,讓她處處受掣肘,與世俗處處不合拍。可見古代扭曲的婚戀觀,是有多摧殘人。紅樓中的女子都入薄命司,是整個時代的悲歌。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閱讀完整内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