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國軍二級上将,建國後和十大元帥并列,成為軍委副主席
那是1914年,我們的主人公剛從雲南陸軍講武堂畢業,就聽說一個法國大力士來到昆明,傲慢地找到雲南都督唐繼堯,提出在講武堂擺擂台,并稱:如果三天之内沒有人将他打敗,他就在昆明開館傳授武功;如果有人将他打敗,他就從此不踏足昆明。
唐繼堯于是在滇軍和講武堂内貼出告示:誰能打敗法國拳師,滇軍官兵連升三級另有重賞。
法國拳師十分嚣張,在擂台上挂出“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智語。
打擂第一天,昆明老百姓争相去講武堂圍觀,但上台的國術愛好者都被打得鼻青臉腫。第二天,居然沒人敢上台比武。
到了擺擂的最後一天,直到下午依然沒有人上台,正當法國拳師要洋洋得意宣布自己獲勝時,一個皮膚黝黑的小夥子登上了擂台,把他打得趴在地上,動彈不得。
這個人就是龍雲。
名副其實的“雲南王”
龍雲生于1884年,雲南昭通人,辛亥革民爆發不久,他投入滇軍,随部隊入川支援。回滇後,他被保送到陸軍講武堂第四期學習,畢業後被推薦為唐繼堯的副官,這成為龍雲發迹的起點。
1922年,龍雲開始掌握滇軍的實權,并成為滇軍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1927年,他推翻唐繼堯的統治,又和蔣介石建立聯系,成為雲南政府主席,到1945年被武力解除職務,他統治雲南長達18年,是名副其實的“雲南王”,最高軍銜為國軍二級上将。
龍雲因為兩件事,可以被認為是當之無愧的抗日英雄:
一是應了湯山與朱老總的對話,組織了二十五萬滇軍支援抗日前線,同時積極支援滇西抗戰;
二是搶得先機,開辟滇緬公路,打通了抗日援華的國際通道,被譽為“抗日輸血管”。
“湯山對話”
1937年7月7日抗戰爆發後,蔣介石定于8月中旬在南京召開國防工作會議,龍雲接到通知。另一方面,中共派出朱老總、周、葉帥3人參加會議。
頗為巧合的是,朱、葉、龍三人是雲南陸軍講武堂的校友。
一天晚上,在南京湯山,3人一起散步,回顧了雲南講武堂學生外讨袁護國戰争、北伐戰争中作出的貢獻。
話鋒一轉,在對日作戰的問題上,三人的看法也相當一緻,龍雲也非常贊同中共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團結禦侮的決心。
龍雲曾感慨地說:“與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
是以,他後來慷慨陳詞:“把全滇1300萬群眾的愛國之熱忱,及全部精神物質力量……準備為祖國而犧牲。”
1937年10月5日,60軍将士在昆明巫家壩隆重舉行出征誓師大會,龍雲檢閱了即将出征的将士,昆明萬人空巷,熱烈歡送60軍出征。
1938年4月22日至5月18日,60軍在台兒莊周邊禹王山一帶與日軍浴血奮戰27天,重創日軍第5、第10師團。
60軍以傷亡近兩萬人的巨大代價,用生命和熱血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譜寫了一曲不怕犧牲,不畏強敵,抗擊外侮的壯麗史詩。
整個抗日戰争期間,在龍雲的上司下,雲南出滇抗戰的軍隊達到40多萬人,傷亡近10萬人,為最後抗戰的勝利作出巨大貢獻。
“三根雞毛修築滇緬公路”
自抗戰伊始,龍雲就屢次主動向蔣介石請命修築滇緬路,說如果修通這條鐵路和公路,就可通過陸運直抵印度洋,不怕日軍封鎖我國東南海岸。蔣介石同意了。
龍雲請美國的工程師前來勘探設計,經幾個月的實地勘測,美國工程師提出用美國的築路機器,兩頭動工,需要3年時間才可以通車。
築路方案送到龍雲手裡,他看了直搖頭,把手一揮,說道:“我們土法上馬,自己幹。我就不信幹不出來!”
在資金、人力、技術、裝置等等幾乎都不具備的情況下,龍雲用三根雞毛、一副手铐下達築路饬令。
于是,中國政府聘請了中國技術人員,對這條線路進行勘探設計,最後确定了“全線興工”的辦法。
為了抗日救國,雲南百姓男女老幼,長途跋涉趕往修路工地,平均每天出動11.5萬人,最多時達20多萬人。
民工不但沒有工資,還要保證施工品質及完成的時間,修築了927公裡的路面,僅僅用了8個月的時間。
1938年5月間,英國《泰晤士報》連續3天發表圖文,報道滇緬公路的修築情況,贊美“隻有中國人才能在這樣短的時間内做得到”。
美國大使見到滇緬公路後也贊歎:“這項工程非常了不起,沒有機械,全靠人工完成,真可與巴拿馬運河媲美”。
“一生為國為民,光明磊落”
解放戰争時期,龍雲與我地下黨組織聯系緊密,向往光明之路,并屢屢與蔣介石作對,龍雲最終被剝奪了兵權,離開昆明,遭軟禁在重慶。在我地下黨人的暗中幫助下,他隻身逃往香港。後來又輾轉回到北京,成了主席的座上賓。
1954年9月,設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和中央軍委差不多,副主席除了十大元帥外,還有4位原國民黨将領,龍雲就是其中之一。
1962年6月,龍雲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其“一生為國為民,光明磊落”,令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