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打造出了大清王朝的康乾盛世。而在這三位皇帝中,又當屬雍正最為忙碌,将自己玩樂或是親近女色的時間悉數都用在了批閱奏折和處理政事上。

雍正是個十足的工作狂,但讓他成天面對那些批不完的折子,身體終究是要吃不消的。為了放松身心,他還是會時常派人到後宮中去叫耿氏來陪他小酌幾杯。這個耿氏,正是憑借着好酒量,得到了雍正少有的寵愛,就算所生的兒子總做一些令人摸不着頭腦的事情,也仍然能夠得到雍正和其兒子乾隆的諒解,而且她還是後宮中少有的長壽老人,活到了96歲才壽終正寝。
耿氏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出生,父親耿德金隻是内務府正五品的内管領。她十四歲時參加選秀,被選入了雍親王府中,而後在康熙五十年(1711)為雍正生下第五子弘晝,而弘晝的誕生也成為了當時為奪嫡而殚精竭慮的雍正心中聊以慰藉的事情,是以他對母子二人給予了更多的寵愛。
康熙六十一年(1722)康熙駕崩,雍正即位,開始了他作為被世人稱贊為勤勉的帝王的後半生生活,而原本就是雍正妻妾的耿氏也是以被封為裕嫔,繼續陪伴在雍正的身邊。又過了八年,雍正将耿氏晉封為裕妃。這個舉動看似普通,但對于一生隻有八位嫔妃的雍正而言,是他喜愛、重視耿氏的最好證明。同時雍正愛屋及烏,使弘晝在二十出頭的年齡就被冊封為了和碩和親王。
雍正還是雍親王時,膝下就已經有了十來個孩子,而他即位後,卻隻有兩位皇子出生。從這兩個時間段子嗣的出生情況來看,雍正即位後不近女色是不争的事實,而在這種情況中,耿氏能夠得到雍正的喜愛,可不隻因為賢惠,還因為她是酒桌上的女中豪傑。
我們都清楚,一個人喝酒不能解愁,隻會使飲酒人更加悲傷孤獨,而雍正喝酒本來就是為了忙裡偷閑,有個酒伴才能真正達到借酒消愁的功效。但又苦于這偌大的皇宮中,鮮少有能夠交心且不用擔心人身安全的存在,思來想去後,從後宮中找一個妃子來一起喝酒反倒是最好的選擇了。于是擁有千杯不醉的好酒量的耿氏便成為了雍正酒伴的最好人選,不僅能夠傾聽他從天南聊到地北,而且還能照顧醉酒後失态的自己。
耿氏其實也是一個好母親,對于弘晝的養育總是親力親為。在父母之愛呵護成長的弘晝乖巧懂事,是個讨喜的孩子,和得寵的哥哥弘曆關系甚好。雍正看着兩個自己最喜愛的孩子,頗覺欣慰,于是在雍正十三年(1735)将弘曆和弘晝一起派遣到了“苗疆事務處”的機構去,合作處理邊疆少數民族的事務。隻是弘晝嬌生慣養,長大後有了放肆任性之勢,最終沒能成為雍正心中合适的繼承人人選罷。
“兩人不愧是穿同一條褲子長大的好兄弟”,弘曆在後來即位成為乾隆帝後,仍然非常疼愛弘晝,不僅将父皇的雍親王舊邸全部賞賜于他,還時常給他賞賜些珍貴财寶,不僅如此,乾隆還總是在人前誇贊弘晝:“朕弟和碩和親王,秉性純誠。持躬端恪。髫年共學。友愛實深。自備位親藩。懋昭敬慎。方冀六旬同慶。棣萼言歡。”
就連弘晝犯錯,乾隆也不舍得多加怪罪與批評。有一次早朝,弘晝因觀點不符,與軍機大臣讷親起了争執。争吵逐漸白熱化,弘晝竟然當着滿朝文武的面動手毆打讷親。當時這件事就發生在乾隆的眼皮子底下,但乾隆眼睜睜地看完了這場鬧劇,等待着弘晝氣消後才繼續早朝的事務,既沒有出聲制止弘晝的行為,事後也沒責怪他一句。這件事發生後,文武百官意識到了弘晝的地位,再沒人敢公然違抗他了。
弘晝之是以受到哥哥弘曆的寵愛,還因為母親耿氏和弘曆的母親鈕祜祿氏的關系良好有關。二人都是在雍正還是貝勒時進入其府中的,又都因為父親的官位不顯赫而在最開始時被封為了格格,而且懷孕時間相似,兩人共同話題最多,在種種交集下後宮中耿氏和鈕祜祿氏是關系較為親密的姐妹。
憑借着與鈕祜祿氏交好的關系,耿氏也受到了乾隆的優待,先是在乾隆二年(1737)時被封為皇考裕貴妃,又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即在她90歲高齡是受封為皇考裕皇貴太妃,最終以這個身份在96歲時壽終正寝。為表示對她的尊敬,乾隆冊谥她為純懿皇貴妃,下诏将其下葬到秦陵妃園寝中,位列于衆妃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