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賓樓飯莊建立于1853年(清鹹豐3年)。原址位于天津旭街(現和平路)。1955年應周總理之邀入京,1981年經太原市政府準許引入,成立鴻賓樓烤鴨店,這也是山西唯一經營北京烤鴨的大型飯店,占地1500平方米,富有民族風味的各種菜點不下300個品種。鴻賓樓飯莊是我國久負盛名的清真風味飯莊,以其獨特的菜品享譽四方,被穆斯林和社會各界譽為“清真餐飲第一樓”。
鴻賓樓開業之始,正是水旱碼頭的天津衛繁華鼎盛之時。當時天津清真飯店大小林立,各具特色。經過數年經營,鴻賓樓以“全羊大菜”打出名氣。全羊大菜也稱為全羊席,是用羊的頭、肉、蹄、内髒為主料,經過扒、爆、炸、燒、溜、蒸等不同烹制手法,可做出上百種菜肴。

全羊大菜
全羊大菜原是清宮舉辦盛大慶典活動時為穆斯林貴賓特設的菜肴,慈禧太後60大壽時,宮内曾用鴻賓樓的全羊宴作為西太後的祝壽之宴。鴻賓樓的全羊宴已有上百年的曆史,108道菜的主料雖然都是取自羊身上的不同部位,但是在起菜名時卻不見羊字,而是一個個寓意深刻形象生動的别名:如“紅葉含霜”是羊肝切薄片炸制後,撒上白鹽花,又如“明開夜合”是用羊眼皮制作,可見廚師想象力也是非常豐富。鴻賓樓全羊大菜有不少精品菜肴流傳至今,如“炸蹦肚仁”、“砂鍋羊頭”、“龍門角”、“白扒蹄須”、“單爆腰”等,這些菜品精工細作,受到國内外的廣泛好評。
鴻賓樓烤鴨店位于太原迎澤區解放路22号,1984年以來,北京烤鴨、生面炸糕、多味大元宵等9個品種被太原市命名為優質産品,先後有"北京烤鴨"、"羊肉涮鍋"、"五子扒雞"、"水晶鴨掌"、"生面炸糕"、"小圓饅頭"、"多味大元宵"、"牡丹西法鴨"等九個品種被太原市命名為優質産品。2000年以來,挂爐果木烤鴨、烤羊腿等到被國内貿易局評為中國名菜。
果木烤鴨
鴻賓樓烤鴨保持了北京烤鴨的正宗風味和特色。皮脆肉嫩,肥而不膩,口味香醇。“鴻賓樓烤鴨店開業初期,店内曾派多人到北京全聚德烤鴨店學習烤鴨技藝,并特聘該店景德風師傅來店傳授技藝,因而保持了“北京烤鴨”的正宗風味和特色。
"牡丹西法鴨"系鴻賓樓的創新菜,其原料是一隻拆了骨的肥鴨,經過精心烹調,既保持了鴨子的鮮香,又酥爛可口。菜肴上桌時,盤心是一朵用蝦泥和蝦片制成的大紅牡丹花,周圍是一塊塊香酥鮮美的褐色鴨肉,最外層是鮮嫩的綠蔬菜;紅、褐、綠三色相映相襯,既開人胃口,又悅人眼目。
"鴻圖北鬥魚"是該店一道創新的優質名菜。選用新鮮鯉魚一尾,經過精細的刀工處理和烹調後,具有色美、味鮮、香醇、形奇的特色。若晚間食用,将室内燈火熄滅,隻見淡藍色的火光徐徐缭繞于菜肴周圍,美觀漂亮,使人陶醉其間,不忍下筷。吃過這道菜的中外友人,港澳同胞,無一不拍手叫絕。
涮羊肉
鴻賓樓的“羊肉涮鍋”在太原地區遠近聞名。店家在選料、配料、加工等環節上嚴格把關,一絲不苟:羊肉都是來山西右玉2歲左右的仔羊,對佐料的配制也十分考究。為了使羊肉香嫩鮮美,他們投放的佐料竟達24種之多,故有“二十四宿”之說。是以,每當白露節氣一過,許多食客都以到“鴻賓樓”品嘗“涮羊肉”為一件快事。
鴻賓樓烤鴨店為了引進新品種,還派人去西安拜會,餃子大王"張興老師傅。上市的是"貴妃喜餃"。"海底撈月'"、"幹貝穿黃"、"雙耳猴頭"、"魚香蒸餃",總稱"五福蒸餃"。這五種蒸餃外形各異,味道不一,做工精細,甜、鹹、香、辣、鮮樣樣滋味俱全。
多味元宵
太原鴻賓樓烤鴨店不僅有上等美食佳肴,也提供大衆普通消費。一樓主營經濟實惠的涼拼和家常時令小炒,主食為米飯、蒸餃,夏季兼營各種冷飲;視窗出售"生面炸糕"、"小圓饅頭"、"多味大元宵"等風味名吃。
“鴻雁來是風送暖,賓朋滿座勸加餐,樓台赤旗紅于火,好漢從來不畏難。”這是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于1963年赴宴鴻賓樓,所題寫的藏頭詩,盛贊“鴻賓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