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引擎蓋下,殘酷鬥争

今天,我們來談點油車車主永恒的關注點:

積碳,與解決積碳的方法。

玩車圈子流傳着一瓶“毒藥”,是HKS DDR的坊間昵稱。叫毒藥大緻是因為:用了感受很爽,以緻于不舍得停下來。

引擎蓋下,殘酷鬥争

如果你對DDR還不是很熟悉,也可以看看這個HKS拍的片子:

從2017年市場上的默默無聞,到2021年的車主人盡皆知,其中的原因,除了有我們的推動,也在于毒藥很精準地解決了用車的一個痛點:

積碳導緻的動力質感衰減。

實體老師告訴我們,發動機的做功步驟分四步:吸、壓、爆、排,也叫四沖程。

而積碳,會影響中間“壓”和“爆”兩個沖程。

引擎蓋下,殘酷鬥争

請你啟動形象思維,跟着我的描述,進入燃燒室裡幾毫秒的微觀世界。

在第二步,壓縮沖程的燃燒室内,活塞往上走,把燃油混合氣體積壓小。

而積碳是有體積的,會占用工程師設計好的燃燒室空間,使得壓縮比略微增大,脫離ECU Mapping裡設定的數值。

引擎蓋下,殘酷鬥争

而且積碳放大看,是像怪石嶙峋的小山丘一樣,微觀上翹起的邊角,是高溫的,在更高的壓縮比下,容易點燃高濃度的油氣混合氣。

引擎蓋下,殘酷鬥争

這樣,會第三步爆炸沖程中,火花塞激發電弧之前,就過早點燃混合氣,在不可預知的方向和角度,爆燃開來,給活塞一個時機錯亂且偏離軸心的下壓力。

這就是所謂的爆震。

積碳的源頭有很多,比如過濾不幹淨的空氣,汽油裡的雜質膠質,機油裡的灰分等等,我們先不深究,隻要知道:

一旦燃燒,就會有積碳産生。

引擎蓋下,殘酷鬥争

變量隻是積碳多少、生成快慢,和溫度、位置的問題……等等,位置?溫度?

比如歧管噴射(普通電噴)的積碳容易在氣門背後積聚,多了的話容易卡進氣門排氣門。

引擎蓋下,殘酷鬥争

缸内直噴的積碳容易在火花塞、活塞頂、噴油嘴積聚,多了的話容易爆震、失火、噴油霧化不好等。

引擎蓋下,殘酷鬥争

比較友善解決方法是燃油添加劑,打吊瓶、核桃砂、幹冰清洗這種大動幹戈的暫且不談。

燃油添加劑分了幾代,以前二茂鐵、MMT因不環保就不說了,離我們比較近的有聚異丁烯胺PIBA,和聚醚胺PEA。

複雜的中文化學名你不用背,知道它們主要起清潔作用的是“胺”就好。

他們兩個雖然有發明時代的先後,卻沒有絕對的優劣取代關系。

兩個重點:

巴斯夫為主的PIBA,更适合歧管噴射,因進排氣門後的相對低溫。

雪佛龍為主的PEA,更适合缸内直噴,因燃燒室内相對高溫。

引擎蓋下,殘酷鬥争

而DDR瓶身上印着70%-80%的PEA聚醚胺,展現了三點:

1.這個配方,首先料足,把有效成分PEA給了你大半瓶,還要什麼自行車?剩下三分一的溶劑油,是HKS用來調整體感用的,能略微提升辛烷值,潤滑上缸壁等。當然,HKS還有些秘方是不會公布的。

2.走了PEA路線,清積碳的能力比PIBA是強些,但需要較高的缸溫,是以更适用于缸内直噴。

3.如果是混合噴射的車,歧管噴射和直噴兼有,比如豐田的VVT-iW系列發動機,如果你用DDR清積碳,記得跑跑高速,把缸溫拉上去就好。

引擎蓋下,殘酷鬥争

我趁職務之便,自己用DDR不下幾十瓶,一般每幾千一萬公裡會怼一瓶,或者覺得發動機質感下降了,也怼一瓶。用前用後的體感差別是很明顯的。

不過印象最深刻的,還是2017年時第一次用,本來沒啥期待,不過開上路……嗯?整個聲線會不同,有驚喜。

引擎蓋下,殘酷鬥争

高速上各種轉速各種檔位各種速度去嘗試,發動機聲線變得柔和細膩,方向盤傳達到手上的震動也減小。

開幾百公裡後,某個轉速下固有的敲缸也消失,動力的響應更加跟腳一點。以我那GK5為例,油耗會低0.5升/百公裡左右。

後來,每次用DDR之前都會暗暗有些期待,就像等一份久違的盛宴,準備開餐前的隐隐興奮。

引擎蓋下,殘酷鬥争

DDR是好貨,從技術路線看沒問題,從體驗上感受也沒問題,市場回報更是給了明确的答案。

一時興起,我幫毒藥想了句概括:

壹發入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