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2228期】
學好黨的曆史 | 講好紅色故事
作品:蔡暢破邪俗抓生産 | 朗誦:劉妍婷
來源:贛州市工程品質管理服務中心質監站支部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蔡暢為了破除迷信,主動下田參加農業生産。在她的帶領下,蘇區掀起了婦女犁田的高潮,促進了農業生産的發展。
蔡暢是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和卓越上司者,是李富春同志的親密戰友和夫人。蘇區興國至今仍流傳着她帶領婦女破除邪俗學習犁耙發展生産的佳話。
1931年12月底,正是寒冬季節,蔡暢偕同李富春策馬從瑞金馳抵江西省委機關駐地——興國縣城的牛坑塘。李富春時任中共江西省委書記,蔡暢任省委婦女部部長。他們剛到興國,正值興國第一次女工農婦代表大會在陳家祠召開。會議由縣委書記賀昌主持,到會代表300餘人。蔡暢鞍馬勞頓,便風塵仆仆地參加了會議,并在會上作了發言。
蔡暢根據蘇區青壯男子都當了紅軍的狀況,号召蘇區婦女發揚半邊天的作用,擔當起後方的各項革命任務。她說:“婦女要接上男同志的班,凡是男同志能辦到的事情,女同志要力争能夠辦到。”從動員丈夫兒子參軍到組織洗衣隊、慰勞隊、救護隊,從組織耕田隊到認購公債,從破除迷信到執行婚姻法,從“堅壁清野”到組織白軍士委會”等等,她都作了布置。三天會議期間,她和婦女代表一起,親切攀談,談笑風生。
平時,無論在省委還是在縣委,她總要把興國婦女幹部危秀英、黃發桂、萬香、謝佩蘭等召集在一起,聊叙家常,研究問題。她總是親切地對大家說:“你們别稱我的官銜,叫我蔡暢,或叫我蔡大姐就行,我歲數比你們大些吆!”又說:“你們到我這裡來想說什麼話,就說什麼話。我很喜歡聽你們說話,我到了興國,就要拜你們當先生,教會我聽懂興國老表話。否則,我就真不懂你們的語言了!”
有時,在閑聊趣話之間,她拿出自己開刀剖腹生孩子的照片給大家看,還露出自己的刀痕讓姐妹們見識。大家見這個留過洋的蔡暢這麼坦率、真誠、随和,都很樂意和她談心,并親昵地叫她“蔡大姐”。
春耕到了。那時蘇區百分之八九十的青壯男子都參加紅軍上了前線,田地面臨荒蕪的危險。怎麼辦?蔡暢就大力号召婦女下田,挑起生産重擔。江西的婦女素來都很勤勞,很多農活都會幹。可是一提犁田、耙田,婦女都往後縮。原來當地曆史上就盛行一種迷信說法:“婦娘學犁,母雞學啼,觸犯天理,要遭雷劈。”這種說法對婦女精神上的束縛和威脅很大,鄉間從沒有女人敢摸犁耙。為了破除迷信邪俗,宣傳科學思想,蔡暢率先挽起褲腳下田,拜老農為師,學習犁田、耙田。學會操作後,她就把各鄉婦女代表集中起來分批輪訓,在田間傳授技術。她們本來就是土生土長的鄉裡人,很快就學會了犁田、耙田。回到各鄉,采取同樣的辦法對婦女進行教育訓練。當時長岡鄉婦女耕田隊長李玉英還成了蘇區著名的女犁耙能手,榮獲蘇維埃中央政府的嘉獎(兩頭大水牛和一條蘭裙)。由于蔡暢破除邪俗,帶頭下田,全縣乃至全省迅速形成了婦女犁田耙田的高潮,适時地播了種,插了秧,當年就取得了豐收,而且沒有一個婦女遭“雷公打”。
蘇區婦女以自己的實踐破除了迷信,發展了生産,為蘇區反“圍剿”戰争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新中國成立後,許多婦女幹部總會提到當年蔡大姐的教育和幫助,說:“沒有蔡大姐的身體力行,大膽破除陋習,哪有我們婦女的今天啊!”
來源:贛南日報
編輯:謝忠英 校對:彭芳
值班主任:明心武
編審:謝運勝 陳昱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