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宋兩朝滅亡結果有所不同,士大夫的選擇也出現明顯差距

縱觀上千年的封建制度當中,各朝代均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但是最終的結局卻極為相似,都是被新政權推翻後,建立全新的朝代,雖然還是在繼續封建統治,但是主人顯然已經更換。

而在這些朝代滅亡之際,經常會湧現大批的忠誠之士,他們忠心于前朝,認為推翻政權的力量就是反叛者,是以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現狀。

但是由于前期根基過差,導緻這些忠誠之士的目标難以得到實作,是以許多武将會是以而失去生命,而前朝忠心的士大夫又将何去何從呢。單純地依靠政治,是無法颠覆一個王朝的。

明宋兩朝滅亡結果有所不同,士大夫的選擇也出現明顯差距

是以士大夫在朝代滅亡之際,就會顯得毫無用處,是以在宋朝被推翻後,大量的士大夫選擇投海自殺以此銘志,但是明朝士大夫卻選擇投清自保。

一、宋明士大夫不同選擇形成原因

1、宋朝士大夫選擇投海

從衆所周知南宋之是以會被推翻,主要就是受蒙元的影響,雖然根本原因是南宋内部出現問題,但是最直接原因就是蒙元到來。是以對于南宋而言,蒙元就是滅國元兇,也是敵對政權。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于士大夫而言,如若此時投入蒙元名下,就等同于賣國,是以他們甯願投海也不會屈服。在他們看來投身于蒙元,就是投敵叛國,不符合他們清高的文人氣節。

更何況對于南宋來講,蒙元是通過作戰打敗的南宋,等同于是毀滅自己家園的敵人也是征服者,這樣的情況下,沒有任何人可以忍耐下去。

不僅不會向其投降,甚至還會暗中積攢實力,試圖再次與蒙元一較高下奪回自己的國家。擁有這樣的心理之下,非但不會向蒙元屈服,甚至有可能會随時發起反擊,以此來表達對明朝的忠誠之心。

明宋兩朝滅亡結果有所不同,士大夫的選擇也出現明顯差距

2、明朝士大夫選擇投清自保

與南宋有所不同的是,雖然明朝也是被武力推翻,但是推翻明朝的力量并非是滿清,而是被闖軍所打敗,是農民起義活動不滿明朝現狀,才将其政權推翻,對于普通群眾來講,明朝應該被推翻。

而滿清僅是在後續僥幸入主中原,可以說清王朝的建立,是所有的封建王朝當中,以最為柔和的方式占據最高權力中心。是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明朝士大夫不僅不會心生不滿,還會向往成為滿清當中的官員,繼續為國效力。

在這些士大夫看來,明朝已經成為過去式,而滿清才是可以帶領普通百姓走向未來的最佳朝廷,投身于滿清是為了可以更好地發展。對于明朝士大夫而言,滿清并不是敵人,而是幫助他們重新繁榮的機會。

明宋兩朝滅亡結果有所不同,士大夫的選擇也出現明顯差距

二、滿清拿下最高權力

1、滿清旗号選得好

對于當時的清兵來講,闖王李自成已經将明朝推翻,但是在此時全國人民并沒有認可他們這支力量,是以此時是乘虛而入的好機會。是以在中國處于無政府的狀态之下,清兵果斷到來。

并且打着為崇祯皇帝複仇的旗号,可以獲得更多明朝忠誠之士的認可和幫助,最終順利地進入北京城。可以說清兵當時的計策是極為成功的,如若不然也不能如此順利。

明宋兩朝滅亡結果有所不同,士大夫的選擇也出現明顯差距

2、搭檔選得好

對于當時的清兵來講,總兵力也僅有十幾萬而已,想要打敗李自成并非易事,是以就聯合吳三桂一同為崇祯帝“複仇”,顯然有了吳三桂的存在,令複仇這個旗号更加的名正言順。

更重要的是為了展示為崇祯複分的決心,還将崇祯皇帝厚葬,此舉确實達到了拉攏人心的效果,自然明朝殘軍對清兵也就沒有敵意和懷疑。

明宋兩朝滅亡結果有所不同,士大夫的選擇也出現明顯差距

3、從臨時逐漸轉正

清兵在進入北京城後,并沒有急于建立政權,而是與吳三桂以及前明人士組織臨時政府,如此一來就似乎變得名正言順。而此時的南明政權以及李自成,卻因為這番操作成為了僞政權。

不僅沒有任何的話語權,還随時會成為全國針對的對象。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清兵從最初的臨時政府,逐漸轉正為滿清政府,建立屬于自己的政權。

在這樣的情況下,清兵依靠原來的力量,再加上後續動員全國的力量,逐漸将勢力壯大起來,從最初的不敵發展到後續逐漸将民軍以及南明徹底消滅,成為了真正的主宰者。

也令清王朝成為曆史上面,建立新王朝手段最為溫柔的一個朝代,雖然也會有戰争出現,但是相比其他朝代更替要溫柔許多,同時反對的聲音也會少很多。

明宋兩朝滅亡結果有所不同,士大夫的選擇也出現明顯差距

對于南宋的士大夫而言,如若投身于蒙清,就等同于背叛,也是對自己人格的一種侮辱,但是對于明朝士大夫而言,投身于滿清,并不會給他們的氣節造成任何的影響 ,他們還是那個清高的文人,投身滿清是為了更好地報效國家。

隻是這種局勢并沒有長久下去,随着清王朝強行推行剃發令,才令普通百姓意識到,清王朝并沒有想象當中的那般善良,隻是變換一種方式拿到天下而已。

參考文獻:《清史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