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木舒
辣筆小尖椒專欄作者
你知道這年頭,精緻利己的“精英階級”最愛幹的是什麼嗎?
答:指點别人的人生。
用高高在上的姿态,固執利己的邏輯批判别人的生活方式。你不聽他們的,他們就會覺得你愚蠢至極,不可教化,蠻橫不可理喻!
嘴上說着大義,實則根本目的,還是為了能維系自己的利益。
比如馬斯克。
6日,《華爾街日報》年度CEO理事會論壇上,已經生了6個孩子的馬斯克說:“快生孩子!如果人們沒有更多的孩子出生,文明将會崩潰,記住我的話。”
文明将會崩潰!多麼嚴重的論調。
就像我遇到的很多大爺大媽總愛叭叭我“你們都不生孩子,以後人類都滅絕了”一樣,讓我一下覺得成了時代的罪人。
但那又怎樣呢?我很快就和自己和解。
這艱巨而又偉大的任務就交給你們這群精英吧!
财力旺智商高身體好,6個孩子怎麼夠,給我生!給我照死生!甭說6個了,60個,600個也養的起啊!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你們不該多為文明做貢獻嗎?
什麼?不行?
哦我明白了。
因為現在世界上絕大多數“精英”,之是以能成為精英,都是靠着一大堆“草民”的助力。草民要是沒了,那精英群體還割誰的韭菜?
是以,普通人不生孩子真正會崩潰的,可能不是文明,而是資本吧?
其實不知你有沒有發現,從這兩年開始,資本精英和普通人之間的沖突越來越大了。
我覺得本質就在于:精英急了,因為韭菜躺下了,不聽他們PUA了。
馬斯克就和好多熱衷指點衆生的精英群體一樣——自己吸走了大半社會紅利,然後還要道德譴責普通人,不願意承擔社會責任!
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達者不再兼濟天下,卻怪窮者獨善其身。
資本本身沒有人性,卻最懂得如何撩撥人性。
我覺得不生孩子這事,壓根就不是一個社會問題,而是經濟問題。
說白了,養孩子不單單是隻養孩子,一起來的還有種種讓人負擔不起的成本。
你看現在,隻有兩類人會願意不停生孩子。
那就是卷不到的人。
一是那種什麼都不缺的精英群體。他們能養得起,是以無所謂。
一種是思維閉塞的底層群體。他們覺得養孩子就是多雙筷子,也不雞娃,也不買學區房,能活着就行,是以養娃很容易。
但中間的就瘋了。
往上看到了别人的精英教育,往下看到了自己空蕩蕩的錢包。他們不生,更多的是覺得自己“不配”。
其實挺奇怪的,你會發現,現在年輕勞動力越來越少了,但好像内卷更嚴重了。
我仔細思考了這個問題。
假設總體财富不變的情況下,那應該就是因為财富更加集中了——馬斯克所代表的的精英群體,掌握着大半财富,這讓更多的人隻能搶更少的資源。
是以新使用者都忙着卷自己呢,哪還有時間和精力想着床上那點屁事?
你看,國外早已全面放開生育,但生育率還是年年創新低。
而不生孩子隻是其中一種表現形式罷了,就像日本的低欲望社會,在不生孩子之後,可能還有不結婚、不戀愛、不社交、不花錢.......
是以壓根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上升通道收窄,人與人之間差距越來越大後,希望逐漸渺茫。
可悲劇的是啥?
是大家生活被工作嚴重透支,卷的越來越嚴重,已經被折磨的夠慘的了,可高高在上的精英們,還覺得徒手往上爬的人,還不夠努力。
白岩松一樣的精英群體們看着大家累的躺平,從不會去反思他們到底是被誰壓榨,而隻會批判大家:不努力,不成器
不夠努力?到底還要怎麼努力?
我真想回應他一句:是的,我就想要這種“不勞而獲”的生活。
但正如有人說的那樣:“我們真沒指望過房價會低,生活會容易,但你不能合理化高房價、不能合理化壓榨!這是既得利益者的傲慢!”
是的,這或許就是另一種“代溝”。
你永遠不能指望既得利益者能與普通人共情。
因為起點本就不同,根本沒有什麼感同身受。
我覺得鄭淵潔說的那句話就是最有利的回怼:
我們能躺,能站,也能沖,但就是不想跪。但現在有些人,覺得不跪,都是錯的!
其實我一點都不想聊生娃,因為我連男朋友都沒有,想不到那一步。
但也正因為把精力放回了自己身上,才越覺得綁架他人毫無意義。
人到底該怎麼活,哪有什麼标準答案?
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是做精英還是普通人,是獨身還是結婚,是丁克還是生個足球隊......
隻要不違背法律和道德,那無論哪一種活法不都是對的嗎?隻要自己開心不後悔,不就行了嗎?
我覺得現在很多人,對精英有種瘋狂的迷戀和推崇,覺得平凡就是一種罪。
從雞娃到内卷,最後還不讓别人躺平......自我折磨後,還要逼着别人折磨自己。這不就是在制造極端的焦慮嗎?
可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個平凡的人啊!
沒有什麼豐功偉業,也不能名留青史,大家就想要個開心。
可現在活的舒服開心,都成為了一種罪,要被釘上恥辱柱上!
是躺是站還是跪,都是個人選擇,想飛的人自然會拼命揮動翅膀。
隻要欲望和選擇一緻,那不就行了嘛?
放過别人吧?
活着已經夠累了!
管好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