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2歲小夥一覺醒來“中風”了!這個動作值得警惕

當父母唠叨“不要熬夜

多熬缺覺,對身體很不好”時

你是不是内心不以為然?

在廣州,一位22歲小夥子

通宵打遊戲再補覺半日

醒來半邊身體動不了

一查竟是中風!

22歲小夥一覺醒來“中風”了!這個動作值得警惕

22歲小夥常通宵打機、

高熱量飲食

22歲的男子小斌(化名)是一位資深的遊戲玩家,玩起遊戲來分不清白日黑夜,經常通宵“戰鬥”。

22歲小夥一覺醒來“中風”了!這個動作值得警惕

▲ 資料圖,圖源:視覺中國

由于平日裡父母外出工作,小斌就經常獨自在家,靠快餐、奶茶度日。

長期熬夜、不愛運動、高熱量飲食,小斌的體重日益增長,身高170厘米的他體重高達220斤。

這次熬夜後癱了半邊身

11月23日上午9點,像往常一樣,結束了一夜的“戰鬥”,小斌累得倒頭就睡。下午5點,小斌醒了,但隐約感覺右手右腳使不上力氣。小斌沒有在意,以為隻是沒有休息好。

可是,繼續休息後,他的手腳乏力症狀并沒有好轉,反而嚴重到動不了。晚上6點,家人下班回到家中,發現小斌口角歪斜,講話也不清,立即打車至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急診就醫。

情況危急,小斌抵達醫院後啟動卒中綠色通道,檢查結果顯示,小斌左側大面積腦梗死,左側大腦中動脈閉塞——也就是大家口中的“中風”!

取栓後康複了

醫生告訴小斌家人:“中風了!現在的情況最好立即使用溶栓藥物并且接受急診腦血管造影檢查,把血栓取出來。”。

入院一會兒16分鐘後,醫生為小斌準備的靜脈溶栓已經啟動,随後馬上進行手術。

小斌從到達急診科至手術結束,隻用了1小時16分鐘。術後一天,小斌的右側手腳已能擡舉,目前正在康複中。

22歲小夥一覺醒來“中風”了!這個動作值得警惕

▲ 資料圖,醫生在做取栓手術

以前,大家總覺得

“中風”是老年人專屬

年輕人根本不會中招

但其實

這個觀點是完全錯誤的

警惕!中風愈發年輕化

不良生活方式成重要誘因

“中風在醫學上的名稱叫腦卒中,多是由腦血栓引起的。說人們聞‘風’喪膽,毫不誇張。”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廣東省應急醫院腦血管病中心主任、主任醫師劉新通告訴記者,這是因為腦卒中、腦出血發病兇險,病情變化快,緻死緻殘率高,甚至超過了惡性良性腫瘤和心血管病。

對于中風年輕化疾病漸趨年輕化的現象,劉新通解釋,與長期熬夜、飲食偏鹹、偏油等不良生活習慣有關。

具體來看,長期熬夜導緻睡眠不足,内分泌激素紊亂,引起血管張力調節失衡,再加上高鹽高油脂飲食,這些因素容易引起血壓升高。血壓高、血管脆、容易爆掉出血;另外血壓增高還會引起腦血管壁的損傷,進而引起血栓,導緻血管閉塞,引起缺血性腦卒中。

“隻要正确預防,年輕人的腦卒中大部分可以避免。”劉新通表示,目前腦卒中死亡率已超過心髒病,腦卒中關鍵在于預防,年輕人也應保持低鹽低油運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早睡早起等良好的作息習慣。

另外,中風發病更多集中在40歲到50歲,預防中風,平時有抽煙,高血壓或者糖尿病病史的人,一定要做一個全面的腦血管評估。

年輕人都應牢記:

“熬夜+高鹽高油脂飲食

千萬要不得哦”!

記住“中風120”口訣

關鍵時刻能救命

臨床上,中風急救有3小時的“黃金時間”,越早救治,才有可能降低死亡率和緻殘率,是以早期識别尤為重要,需在5分鐘内準确辨識,記住“中風120”口訣,關鍵時刻能救命:

“中風120”口訣:

“1”是指看1張臉,如是否突然出現口角歪斜、流口水、面癱不對稱症狀;

“2”是指查2隻胳膊,如是否存在肢體麻木,平行舉起存在單側無力情況;

“0”是指聆聽語言,是否說話困難、含糊或不能語言。

22歲小夥一覺醒來“中風”了!這個動作值得警惕
22歲小夥一覺醒來“中風”了!這個動作值得警惕

醫生建議:應盡早學會

識别腦卒中的相關症狀

當符合以上三項任何一項時

便可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

以便及時治療!

來源:廣州日報

責編:左橙

稽核:王龍龍

複核:王岑予

留言爆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