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人躲在炮樓裡,久攻不下,路過的農民說:這還不簡單

導語:“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在突然襲擊下搶占沈陽,随後的一年時間裡,由于軍閥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導緻日本人用最低的代價,攻占了我國東北三省。一時間國内沸沸揚揚,無數愛國志士紛紛走上抗日的道路。

日本人躲在炮樓裡,久攻不下,路過的農民說:這還不簡單

日本人久久躲藏在炮樓裡,一路過的老農民說這還不簡單

占領東三省後,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發現中國的土地太好拿了,于是野心越發膨脹。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帶着“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夢想的日本侵略者大肆向中國全境發起進攻。

略者的鐵蹄踏碎了中國的土地,中華大地上開始民不聊生,哀嚎遍野。日本侵略者擁有巨大的武器裝備上的優勢,是以他們肆無忌憚。但他們太低估中國人民抗日的決心了。

飽受了上百年的苦難的中國人民已經開始覺醒過來。這場保家衛國的民族之戰,隻能赢,不能輸。在這場戰争中,每一個中華兒女都被動員起來。老師,學生,勞工,農民。

日本人躲在炮樓裡,久攻不下,路過的農民說:這還不簡單

以及每一個在這片大地上生活的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支援抗戰。青年人将青春奉獻給抗戰,無數的知識分子,不畏敵人的炮火轟炸,在人群湧動的地方大聲呼喊抗日口号,上街遊行從未停止。

抛頭顱,灑熱血的中華兒女抵擋住了敵人的進攻。1945年,由于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失利,以及在中國戰場上遭到了巨大阻力,戰線太長無法供應戰争補給。知道這場戰争不可能勝利的日本政府開始宣揚“玉石俱焚”。

在太平洋戰場上,日本開始使用自殺式戰鬥模式,“神風特攻隊”就是在這一時期被建立的。在中國戰場上,蘇聯的大軍支援東北,這讓東三省的關東軍節節敗退,失去了抵抗的力量。

日本人躲在炮樓裡,久攻不下,路過的農民說:這還不簡單

但是日本人終究是不服輸,他們開始使用負隅頑抗的方法來捍衛自己的尊嚴。偉大領袖有一本書叫做《論持久戰》,裡面講到了我軍在裝備上與作戰能力上,與日軍有着較大差距。

但是我軍在靈活性上有優勢,遊擊戰是一種最好的與日軍消耗的方法。也正是由于領袖的這一關于抗日的戰鬥思想,我軍開始在全國各地展開與日軍的遊擊戰。

遊擊隊無孔不入,日軍進攻,我們就跑,日軍駐紮,我們就騷擾。遊擊戰術極大的威脅到了日軍後方補給以及供應補給的運輸安全。

日本人躲在炮樓裡,久攻不下,路過的農民說:這還不簡單

兩軍交戰,就是在鬥智鬥勇,面對我軍的遊擊戰,日軍也想出來了法子。那就是大量建造炮樓。炮樓就是一種牆體很厚的圓柱形樓房結構。

炮樓上分布有大大小小的孔洞,日軍躲在炮樓裡不出來,隻是将機槍架在孔洞上,各個方向的掃射前來進犯的敵人。一般炮樓裡都會配備有大量的彈藥以及食物。

是以日本人呆在裡面基本可以長時間都不用出來。這種建築本來是用來對付遊擊隊的,日軍想通過大量建造分散的炮樓來壓榨遊擊隊活動的範圍。但是蘇聯軍隊進攻東三省時,遇到炮樓這種防禦工事,竟然束手無策。

日本人躲在炮樓裡,久攻不下,路過的農民說:這還不簡單

蘇聯軍隊不知道炮樓的厲害,剛開始隻是不斷派兵上去進攻,但在數輪的進攻之下,日軍的炮樓毫發無損,蘇聯這邊卻已經傷亡慘重。于是蘇聯指揮官隻好停下進攻的步伐,尋求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

就在蘇聯指揮官困惑無解之時,一位中國的普通農民卻輕描淡寫地,道出了破敵之法。這位農民提出的方法就是,日本人躲在裡面不出來,那我們就用煙将日本人熏出來。

日本人躲在炮樓裡,久攻不下,路過的農民說:這還不簡單

結語:他提議将日軍屍體以及雜草混在一起燃燒,讓濃煙夾帶着臭味通過人為改變風向,讓躲在炮樓裡的日本人無法呼吸,自然就自己跑出來了。這一計謀很快被運用在了戰場上,并且很奏效。

由于長時間處在戰争的環境下,我國的勞動人民擁有了許多克敵的好方法,在抗日戰場上,這群擁有最樸素智慧的老鄉,發揮了重要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