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自動駕駛上,奔馳要先特斯拉一步了

在自動駕駛上,奔馳要先特斯拉一步了

值班編輯| 宇多田

封面來自視覺中國

2020年4月,奧迪正式宣布放棄為新一代A8安裝L3級自動駕駛系統。這一讓很多人失望的舉動,被解讀為兩個重要市場信号:

L3級自動駕駛系統的定義——“在某些條件下允許手離開方向盤”,難以劃分車廠與車主之間的安全責任。在無法律依托下,車廠不能貿然做技術更新與産品定義。

跨越L3級系統,直奔L4。不少車廠表達了這樣的态度。譬如沃爾沃CEO 塞缪爾森就曾公開表示“L3級自動駕駛不安全,将會跳過這一等級”。

然而,就在奧迪放棄不到2個月,聯合國就通過并頒布了UNR157法令——針對自動駕駛L3級功能第一個具有限制力的國際法規,它也被稱為《自動車道保持系統(ALKS)》。

就在昨天,一個讓全球車廠都必須擡起頭的重要消息出現了:德國汽車管理局(KBA)正式準許了國内另一家汽車品牌——梅賽德斯奔馳在部分車型上部署L3級自動駕駛系統。

而這道批複,就建立在UNR157法令基礎之上。

不得不說,對于2017年便首開汽車産業之先河,勇敢推出“世界第一輛L3級自動駕駛消費級汽車”的奧迪來說,這的确令人遺憾;但對于整個産業來說,這的确是一個為之振奮的裡程碑事件——

由于法律法規的“正式認可”(測試不算哈),對于L3以上自動駕駛技術真正上路,起着關鍵作用。是以,一旦有相關法規頒布且有車廠開創先河,必将加速全球範圍内相關法規的确立。

但必須要注意,奔馳的Drive Pilot獲批有着極其嚴格的上路條件:

僅限德國國内1.3萬公裡的高速公路網。其他國家隻有獲批才能解鎖。

隻能在奔馳的S系列與EQS系列上實作這一功能。

與通用汽車的駕駛輔助系統Super Cruise(L2+)相比,奔馳的操作範圍控制其實更加嚴格:Drive Pilot隻能在預先做了高精地圖繪制、有地理圍欄且封閉的高速公路上啟動,并且隻能以最高37英裡(約60公裡)/小時的速度運作。

但無論如何,這是全球第一個獲政府監管機構準許的、将真正能上路的L3系統——這便意味着“有車廠告訴你,你在某些時候把手從方向盤拿下時,責任是車廠來負。”

德國汽車運輸管理局公開表示,對該系統的安全性感到滿意。此外,美國汽車評論與分析網站Edmunds評測後表示對系統示範很樂觀,但他們也提醒大衆,所有功能測試均是在封閉賽道的最佳條件下進行的。

在自動駕駛上,奔馳要先特斯拉一步了

圖檔來自Electrek

配置都有雷射雷達

其實2017年推出L3自動駕駛系統的奧迪,為汽車産業開了個頭。那一年也是“雷射雷達”這個在L4級無人計程車的标配零件真正進入車廠視野的元年。

在自動駕駛上,奔馳要先特斯拉一步了

對的,當年A8的L3系統也配置了法雷奧 Scala 雷射雷達(左下角)

其實沒有任何标準或規定指出,L3級以上自動駕駛系統必須配置配置雷射雷達,而特斯拉明顯一直站在反對陣營。不過,這也沒讓它擺脫其所謂“全自動駕駛”就是L2+輔助駕駛系統的事實。

而奔馳的Drive Pilot 硬體配置裡,很不巧,也有雷射雷達的參與。著名車載雷射雷達生産商法雷奧在兩天前便跳出來宣布,奔馳的S系列将會是第一個使用第二代Scala混合固态雷射雷達的車型。

在自動駕駛上,奔馳要先特斯拉一步了

法雷奧的新一代混合固态雷射雷達

可以非常确定,未來3~5年對于車廠到底如何來定義自動駕駛的安全,無論如何都将繞不過這個零部件了。

在自動駕駛上,奔馳要先特斯拉一步了

Drive Pilot(L3)的配置,雷射雷達(Lidar)安裝在前方散熱格栅處

有趣的是,法雷奧特意提到,了新一代雷射雷達配置的自動清洗系統——内置了一個可加熱的伸縮噴嘴,可以像瀑布一樣噴灑在雷射雷達整個表面做清理。畢竟,如果在表面結冰,Lidar的功能幾乎會失效。

超越特斯拉Autopilot?

在奔馳L3系統獲批這件事上,被拿出來比較最多的便是業内标杆——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系統”(FSD,其實就是輔助駕駛)。

上周紐約時報一篇調查報道,通過采訪19名前雇員,揭開了一些關于特斯拉自動駕駛輔助系統(Autopilot)在安全設計上的諸多問題。

譬如從2016年開始,馬斯克至少在twitter上宣稱“将很快實作全自動駕駛”至少有10次,但過了若幹年,特斯拉仍然要求自動駕駛系統使用者必須全神貫注,随時準備接管。當然,特斯拉的支援者們也有具備說服力的理由——在實作颠覆汽車産業的偉大夢想之路上,需要一定犧牲與妥協。

直到最近,關于這個系統在路上發生的事情,成為了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調查的核心。在這項調查中,與 Autopilot 相關的事故至少有12起,導緻1人死亡,17人受傷。

這些前員工向紐約時報爆料,内部一開始堅持攝像頭、雷達等傳感器綜合硬體方案,甚至希望采用雷射雷達,但馬斯克堅持“人類隻能用兩隻眼睛駕駛,那麼便意味着起策劃應該能夠單獨使用攝像頭駕駛”。

當然,站在特斯拉角度,這裡面也考慮到晶片以外內建第三方雷達、雷射雷達等零部件的成本問題,以及汽車外觀的設計問題。

因為當初EE times在分析奧迪A8為何要放棄L3自動駕駛上車時,就發現了一個成本事實——作為一家汽車OEM,竟然要為部分零部件(譬如晶片)支付50%的利潤率(當然,奔馳也将采用英偉達的晶片);此外,一台雷射雷達的成本也不菲。

而特斯拉很早就開始自研自動駕駛系統晶片,這必然付出了極高的成本代價。

但是,從當下來看,召回的1.2萬輛安裝了測試版FSD的特斯拉汽車,以及謹慎的歐洲主流車企的态度與選擇,也許會讓傳感器市場和汽車産業計算成本的方式發生一些新的改變。

其實從2021年6月開始,德國一汽車雜志和分析機構,就開始吹捧奔馳的電動轎車EQS系列是“特斯拉戰鬥機”,包括加速度、電池性能以及續航裡程數。

很明顯,這裡面會充斥部分主觀和國别因素;當然,一直以謹慎著稱的德國,也曾明令禁止特斯拉在德國銷售的網頁和廣告中帶“完全自動駕駛”字眼。

但這次L3自動駕駛的實際上路情況,也許你會說從功能和性能上必然無從客觀比較(評測也隻是主觀建議),但從字眼、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進度以及上車速度上,德國車廠明顯趕了上來。

最後提醒一下大家,如果對法規感興趣可以查閱一下這份大約60頁的UNR157法令——

從系統安全、故障安全響應、人機界面、DSSAD,再到汽車資料資訊安全及軟體更新,這份國際法律檔案對車道保持系統(ALKS)的要求全面和細緻程度,超乎想像。

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份法令生效的締約方包括57個國家,其中大部分為歐洲各國,以及日本、南韓等國家。也就是說,德國率先推進L3自動駕駛“上車”,将會首先為締約方國家提供可參考的法律範本。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