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次大戰意大利,獲1000萬賠款,埃塞爾比亞是怎麼做到的

3次大戰意大利,獲1000萬賠款,埃塞爾比亞是怎麼做到的

導語

說起非洲的埃塞俄比亞,想必大家聯想到的是窮苦、懦弱,一群群面黑饑瘦的小孩。在非洲這塊被太陽炙烤的大地上,有全球最不發達國家達三十三個,比例占全球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在近代史上,非洲并非所有國家都軟弱受欺,有個國家曾多次與意大利短兵相接,還拿到了意大利1000萬裡拉賠款,這個國家就是埃塞俄比亞。

3次大戰意大利,獲1000萬賠款,埃塞爾比亞是怎麼做到的

曆史背景

今天我們就聊聊當年埃塞爾比亞的輝煌戰績。衆所周知,在近代史上,西方強盜們将任何比其弱小的國家都視為口中的肥肉,在海外沒有幾塊殖民地,都擡不起頭參與世界外交。而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非洲、拉丁美洲、大部分的亞洲國家受盡了西方土匪的胯下之辱,不斷被欺淩、掠奪,甚至殖民。1871年獨立後的意大利對非洲的掠奪開發已蠢蠢欲動。

第一次戰争

1884年,歐洲主要國家舉行了柏林會議,這個會議是正大光明地商量如何瓜分非洲。這就是西方及其肮髒的“文明”曆史,現在西方冠之一美好的噱頭——人種優劣,從1885年到1900年,這15年的時間裡,歐洲國家占領的非洲土地比例從百分之二十五,上升到了百分之九十,可以說絕大多數的非洲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剛剛站穩腳跟的意大利,就把目光瞄上了埃塞俄比亞,在第一回合的交戰中,意大利軍隊遭到了埃塞俄比亞的強烈反抗,因為意大利軍隊人數有限,吞不下偌大的埃塞爾比亞,于是雙方進入談判,最終兩國停火,埃塞俄比亞把馬薩瓦港口割讓給意大利,而意大利則承認了埃塞俄比亞的存在。

第二次戰争

在近代史上就是弱肉強食,口頭和書面的承認都是短暫的謊言而已。在養精蓄銳十年後,意大利于1895年,再次發起戰争,埃塞俄比亞以10萬軍隊迎戰意大利的3萬軍隊,最終埃塞爾比亞當場殲滅意大利1.7萬人,一舉擊敗意大利。意大利兵敗如喪家之犬,被迫和埃塞俄比亞簽訂合約,承認埃塞俄比亞的獨立和主權,并向埃塞俄比亞賠款1000萬裡拉。這一戰讓意大利的侵略野心消停了近三十年。

第三次戰争

到了二戰時期,德國與意大利結盟,此時意大利感覺有了靠山,1934年12月想再次攻打埃塞俄比亞,一雪前恥,好滿足半個世紀前的願望。在一個世道混亂的年代,埃塞俄比亞反抗侵略鬥争最終還是失敗了。

1935年10月,意大利集中了40萬軍隊,10萬匹騾馬,2萬輛汽車,1200門大炮,300輛坦克和500架飛機。意大利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幾乎動用了當時所有庫存的戰略物資和武器儲備,同時,為了確定必勝,意大利軍隊還動用了大量芥子氣等生化武器,這種生化武器跟皮膚接觸後會導緻人體組織嚴重潰爛,對于缺乏衣物,大量赤腳的埃塞俄比亞軍隊來說,異常的好用。1936年5月5日,意大利軍隊占領埃塞俄比亞首都,埃塞俄比亞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被迫流亡海外。意大利終于可以滿足了半個世紀以前的願望,像餓狼一樣,竭盡全力地吮吸着埃塞俄比亞人民的汗血。

3次大戰意大利,獲1000萬賠款,埃塞爾比亞是怎麼做到的

占領埃塞俄比亞

然而,一切并不如意大利所願。在占領埃塞俄比亞後,意大利人發現自己耗費那麼多軍費,動用那麼多人力、物力打下來的地方,居然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掠奪。沒有礦産,因為戰争的破壞,埃塞俄比亞都沒有自足的糧食。在埃塞俄比亞因為道路泥濘,也無法把礦産運輸出來。是以意大利在1936年到1941年的5年時間中,總共投入了240億裡拉用于埃塞俄比亞的建設,包括修路、建油廠、面粉廠、木材加工廠、紡織工廠和水泥生産廠等等,還修建發電站。又因為埃塞俄比亞受教育程度低,勞動效率低下,意大利不得不修建學校,同時埃塞俄比亞人也不斷奮起反抗,成立了大量的遊擊隊,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亞的殖民可謂是不得安甯。二戰後期,非洲戰場上,意大利軍隊遭到了埃塞俄比亞軍隊的迎頭痛擊,總共陣亡27.5萬人,負傷50萬人,最後意大利不得不被迫撤出埃塞俄比亞。至此意大利人在埃塞俄比亞的巨額投資,全部打了水漂。

3次大戰意大利,獲1000萬賠款,埃塞爾比亞是怎麼做到的

結語

在埃塞俄比亞跟意大利近代史上的鬥争,我們看到了正義與邪惡的較量,即便在豺狼當道的殖民時期,在這個地球上還是讓我們看到了正義的曙光和人民的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