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著名的“逃跑”将軍,一直活到103歲,生下的兒子家喻戶曉

兩軍對戰最忌諱的就是臨陣逃脫,這可是犯了兵家大忌。臨陣逃脫的人輕則草莽囹圄,重則命喪黃泉。一旦逃跑必定會聲名狼藉,再難有出頭之日。國軍将領孫元良屢教不改,在戰場上接二連三地逃跑,被人戲稱為“飛将軍”“小戴宗”。但令人出奇的是孫元良多次逃跑,竟然可以安然無恙。

他是著名的“逃跑”将軍,一直活到103歲,生下的兒子家喻戶曉

深受寵信

孫元良1904年出生在四川成都,他的父母老來得子,對孫元良寵溺異常。幼時的孫元良天賦異禀,在學業上孜孜不倦,發奮圖強。長大後順利進入黃埔軍校學習,很得蔣介石的賞識。孫元良儀表堂堂,談吐不凡,是蔣介石的得意門生。之後蔣介石還将孫元良送入日本軍官學校學習,得到了蔣介石的青睐,孫元良一路扶搖直上。

蔣介石治軍嚴明,不少将領因為作戰不力而被蔣介石送上軍事法庭,偏偏孫元良是個例外。戰場上孫元良丢盔棄甲犯下滔天大錯,但是蔣介石多次放他一馬,對他從輕發落。孫元良犯下如此大錯還可以逍遙法外,不外乎因為孫元良是蔣介石的親信,蔣介石任人唯親,孫元良才可以逃過大劫。北伐戰争,淞滬抗戰,南京保衛戰,淮海戰役每一次孫元良都安然無恙。

他是著名的“逃跑”将軍,一直活到103歲,生下的兒子家喻戶曉

北伐戰争

作為蔣介石的心腹,孫元良被任命到嫡系部隊第一軍第一團擔任團長。前期作戰孫元良首當其沖,勇冠三軍。北伐戰争時期孫元良部隊奉命攻打南昌,第一團部署得當,配合有度,輕而易舉地就拿下了南昌城。旗開得勝之後孫元良沾沾自喜,忙着尋歡作樂。被孫元良打敗的孫傳芳心有不甘,回去休整部隊卷土重來。

由于孫元良部隊得勝之後沒有及時鞏固防守,被孫傳芳打得措手不及。當孫傳芳部隊進攻的時候身為團長的孫元良不坐鎮軍中,穩定軍心,指揮作戰。反而迅速逃跑,在孫元良失蹤之後整個第一軍團群龍無首,被孫傳芳部隊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南昌防線被攻破,已經是國民黨囊中之物的南昌城又回到孫傳芳手中。消息傳到蔣介石耳中,蔣介石氣得火冒三丈,要軍法處置孫元良。最後是薛嶽求情,孫元良才躲過一劫。

他是著名的“逃跑”将軍,一直活到103歲,生下的兒子家喻戶曉

淞滬抗戰

1937年淞滬抗戰開始,日軍一路高歌猛進,蔣介石快馬加鞭調兵遣将,組織國軍反擊。中共雙方投入百萬兵力在淞滬戰場,國軍浴血奮戰,頑強抵抗。但是國軍仍然傷亡慘重,蔣介石為了儲存實力,韬光養晦,不得不下令國軍撤退。此時孫元良也奉命在淞滬戰場,一聽到上頭撤退的指令,孫元良如釋重負,也不顧上将自己被打得七零八碎的軍隊集合起來一起撤退,他自己帶着幾個衛兵逃往蘇州方向。

他是著名的“逃跑”将軍,一直活到103歲,生下的兒子家喻戶曉

南京保衛戰

淞滬抗戰失敗,上海已經淪陷,南京不能再失守了,蔣介石決定背水一戰。在淞滬戰場被打得潰不成軍的孫元良部隊,此時也再度投入到南京保衛戰中去。孫元良在南京仍然是不思進取,不務正業,敵人的炮火襲來,孫元良依舊是畏畏縮縮地躲着。前方炮火連天,後方歌舞升平。南京城破以後孫元良再度逃跑,失去主帥的孫元良部下隻能在前方各自為戰。最後孫元良的部下幾乎全軍覆沒,而孫元良一個人火速開溜。

他是著名的“逃跑”将軍,一直活到103歲,生下的兒子家喻戶曉

淮海戰役

淮海戰争期間孫元良奉杜聿明的軍令和邱清泉,李彌兵團一起解救黃維兵團。但孫元良部隊被粟裕重兵伏擊,危在旦夕。千鈞一發之際,孫元良火速切斷一切消息來源,杜聿明聯系不上孫元良隻得取消了救援計劃。黃維兵團孤立無援,四面楚歌,傷亡慘重。當杜聿明,邱清泉等人負傷征戰,自顧不暇的時候,孫元良早已喬裝打扮,坐上火車逃離戰場。

他是著名的“逃跑”将軍,一直活到103歲,生下的兒子家喻戶曉

總結:孫元良出身黃埔軍校,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前期孫元良作戰有勇有謀,能在危局之中力挽狂瀾。是以蔣介石對孫元良信任有加,委以重任。隻可惜孫元良屢次逃跑,惹得大家對他怨聲載道,口誅筆伐。1949年之後孫元良退居台灣,本人低調了起來。他的兒子孫祥鐘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一名演員,藝名秦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