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謹防“算卦占星”背後的騙局

作者:光明網

打開與占蔔相關的讨論組或論壇,便能看到一些青年的種種煩憂:要不要分手?考研、考公能不能上岸?想離職找不到工作怎麼辦?記者發現,這些青年是迷戀占蔔的主流,他們将種種焦慮投射于未可知的 “命數”當中,期望着能找到破局之法。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張昕認為,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算命占蔔,都是為了滿足人的心理需求。他表示,人的情感或者生活壓力往往來自于生活的不确定性。

相比線下占蔔店,線上的占蔔之風似乎刮得更為火熱,逐漸成為新的“财富密碼”。據媒體報道,一款八字算命大師線上咨詢平台上,“婚戀情感”欄目“大師”收費在138元至498元不等。“接單”最多的“大師”自2017年入駐以來共接到了3128單。據金融服務資訊平台“投資界”不完全統計,近20家占蔔命理類産品在2014年至2019年獲得融資。對外披露的資料顯示,獲得千萬元以上融資的項目有9個。

記者在天眼查搜尋發現,以“風水”“占蔔”“塔羅”等為業務的企業有數百家。随後,記者又在手機商店中以“占蔔”為關鍵詞進行搜尋,出現幾十款App,包含命運問答、星座運勢、桃花分析等咨詢項目,還設有開運商城售賣朱砂手鍊、本命佛吊墜、吉祥納福水晶樹等産品,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

但有業内人士指出,隐藏在這背後的騙局越來越多。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所學生王會清認為,“網絡占蔔”就是傳統封建迷信披上現代科技外衣,利用現代化技術滿足當代青年自我開脫的心理需求。目前,網絡占蔔已經滋生出網絡傳銷、網絡欺詐等違法行為,一方面呈現傳銷發展趨勢,另一方面滋生出網絡詐騙行為,有的經營者通過設定營銷人員,為其尋找潛在客戶,通過專業話術套取當事人基本資訊,比如年齡、婚姻狀況、工作情況等,并轉達給經營者,經營者在擷取相關資訊後,以虛假占蔔的方式陳述當事人基本資訊,得到當事人信任,再要求當事人以購買“開光符”“轉運符”等衍生産品,騙取當事人錢财。

“網絡占蔔滋生的違法行為,會對青年群體産生巨大危害。”王會清建議,應盡快采取法律措施,為其劃定法律紅線,防止其對社會公衆人身财産安全造成損失,對社會秩序造成不良影響。

韓榮 石佳 (摘自《中國青年報》)

來源: 今晚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