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老師扇女學生26下耳光,是為了滿足什麼需要?

作者:珊子Flora

這兩天,甯夏銀川某中學女教師連續扇女學生26次耳光的視訊,在社交平台引發熱議。

有家長反映,打人老師為銀川北塔中學八年級九班英語老師兼班主任。

事發當天,該班級有四十多名學生被張某扇耳光。原因是學生英語作業《學習之友》有些題沒做完。

在我們的觀念中,老師都是彬彬有禮,可愛可敬的人。

我們也不反對“嚴師出高徒”,但是扇學生耳光,嚴重違背了教師職業道德。

有一種說辭是:因為愛學生,是以對學生施以暴力。其實這些“愛”和“為你好”往往隐含着“控制型”的教育教養方式。

“控制型”的教育方式給孩子的暗示:“這樣做不行,那樣做也不行,必須按我說得來!”

這樣會讓孩子失去探索欲望和創新能力,時間久了,會讓孩子感到自卑,覺得自己這樣不對,那樣也不對,那幹脆就啥也不嘗試,等着被安排。

有人會說:說服教育見效慢,隻有暴力才能讓學生“長記性”。

用暴力的方式進行教育,隻能短暫壓制問題,問題本身沒有得到解決。

《非暴力溝通》中提到,所有人的行為都是為了滿足某種需要。那老師打孩子是為了滿足什麼需要呢?以儆效尤?還是發洩自己的情緒?

無論滿足怎樣的需要,老師打學生都會帶來巨大的危害。

首先,老師打學生會踐踏孩子自尊心,對于敏感的學生來說,以後更不敢接近老師,那學習有問題也不敢主動向老師請教,問題堆積多了得不到解決,必然影響學習成績。

遭受老師體罰的學生缺乏安全感,内心極其脆弱,經常受到指責的孩子,會恐懼上學,甚至産生厭學心理。久而久之,情緒就會抑郁起來。

“被老師打了,我不會告訴家長,因為家長肯定會認為是我犯了錯才被打。除非身上的傷痕無法掩蓋,否則絕不會告訴家長。”這是一位學生的回答。

有些學生表示,挨了老師的打也絕不會找學校上司反映,那是傻子才會做的事。

對于老師的暴力方式,家長要保持和孩子的溝通,從側面了解孩子在校學習生活狀态。比如詢問孩子,今天學校有沒有什麼有趣的事情發生;學習上有沒有遇到困難等等。

給孩子足夠的信任和關愛,這樣孩子在學校被老師打了,也會放心地告訴家長。向家長尋求幫助。

有些家長知道老師體罰孩子,也不敢輕易舉報教師,因為不知道後果如何,也怕舉報資訊洩露後對自己的孩子有影響。

其實,家長要勇敢一點,言傳不如身教,勇于揭露不良教學行為,本身也是給孩子一種暗示教育:對不端正的行為要勇敢揭露。

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所在。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這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觸擊年輕的心靈,在這裡誰有細緻和耐心,誰就能獲得成功。”

老師需要用心愛護每一位學生,有愛才有教育,有愛才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

老師不僅僅要教授知識,更要好好育人,動辄就用暴力的方式教育孩子,顯然不是合格的老師。

求學路上,每個人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老師,那些真正被人尊重的老師,不是長相多麼俊俏,也不是才華多麼高深,卻一定是有一顆關愛學生的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