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俞敏洪在直播帶貨中,學習如何駕駛紅色卡車

作者:銷魂博士
俞敏洪在直播帶貨中,學習如何駕駛紅色卡車

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攪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數以萬計的人被困在家中無法出行,學生們開始在家裡學習春季的課程。

資本在這時候嗅到了金錢的味道,網際網路教育的極端暴利時刻來臨。150億美元湧入了線上教育行業,各大機構不惜血本将戰火蔓延到了廣告營銷大戰中。

很多公司向剛畢業的清華、北大學生,開出了百萬年薪的條件,招攬他們擔任線上教師。在資本的狂熱奔襲中,一場巨大的危機正在悄悄醞釀。

2021年,國家開始整頓校外教育訓練機構。校外教育訓練的頭部企業紛紛受到處罰。人們隐約地感覺到,一場暴風雨即将來臨。

2020年11月,我國進行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2019年,中國的新生人口下降了260萬。

當整個社會都在為孩子的成長而焦慮時,結婚率和生育率不斷走低。居高不下的養育成本,使無數年輕人喪失了生育的動力。人們開始為這個民族的未來感到擔憂。

2021年7月24日,國家頒布了針對中國小教育的雙減政策。各大上市教育訓練機構的股價應聲下跌。新東方港股從每股154港元跌至14港元,狂瀉了百分之九十。校外教育訓練機構進入了史無前例的至暗時刻,各大公司紛紛開始裁員和轉型。

2021年11月,新東方關閉了全國1500多個教學點,4萬名員工離職。并将73366套桌椅捐贈給了四川宜賓江安縣的學校。

而就在8年前,以新東方為基礎的勵志電影《中國合夥人》上映。如今回頭再看這部電影,不免讓很多人唏噓不已。

當年,《中國合夥人》不僅給了美國夢一記耳光,也讓很多人辦起了私立教育訓練機構。

1977年,中國恢複聯考制度,幾百萬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參加了聯考。10月12日,中國正式恢複高校統一招生考試。消息傳遍大江南北,積壓了十多年的人才噴湧而出。

1978年,中國啟動改革開放。與西方隔絕了30年的中國,為了快速提高科教水準,決定派出大批留學生出國深造。西方國家認為,這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信号。12月26日,中國向美國派出了52名學者。

當年,北大學生易綱被派往美國公費學習經濟管理。他的同學海聞,因為申請公費留學沒有得到準許,每天會騎着自行車去北京圖書館,抄下美國各所大學的位址,然後寄出留學申請信件。

這之後,他被加州長灘州立大學錄取。成為當時中國自費留學的第一人。就這樣,中國迎來了新一輪的留學熱潮。

在大學生極度匮乏的年代,一部分公費留學生用打零工賺來的錢,從美國買了冰箱、電視機等電器運回國内。這些時髦的電器,讓身邊的親朋好友羨慕不已。

第一代海龜回國後,也得到了令人羨慕的機遇,很多人進入了國有企事業機關工作。

1978年,内蒙古標頭一中的王強考入北大西語系,江蘇泰興的徐小平也考上了中央音樂學院。而在江蘇的江陰農村,16歲的俞敏洪因為底子太差,聯考落榜,英語成績隻得了33分。

在那個拓荒年代,農村幾乎找不到會說英語的人。李八妹為兒子找到了一份國中英語代課老師的工作。俞敏洪一邊工作,一邊複習;準備參加第二次聯考。但1979年,他再次落榜。

正當他準備放棄時,李八妹得知縣政府辦了個聯考補習班,又找關系讓兒子參加了補習。

1980年,俞敏洪順利地考進北大西語系,這次英語成績考了93分。1982年,他患上了肺結核,休學一年。

同年12月,國家出台了《關于自費出國留學的暫行規定》,國内再次興起了出國熱。

1985年,俞敏洪大學畢業,并留校任教。靠着100來塊錢的工資,過起了緊緊巴巴的日子。

因為身邊的同學和朋友一個個先後出國,這對他産生了很大的觸動。特别是老婆的河東獅吼,逼着他必須想着法子去掙錢。

1989年,俞敏洪開始給教育訓練機構授課,每個月增加了一兩千塊錢的收入。當時他的想法很簡單,攢夠了錢就自費留學,把自己從土鼈變成海龜。

在九十年代到來之前,徐小平于1983年畢業,配置設定到北大擔任藝術教師。四年後,留學美國和加拿大。但這位北大當年的風雲人物,在溫哥華甚至連工作都沒找到。

王強在1984年大學畢業後,留校擔任了英語系老師。直到1992年留學美國學習計算機技術。

轉眼到了90年代,改革開放讓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很多人丢下了鐵飯碗,下海經商。國内民營企業和公司的注冊量不斷攀升。俞敏洪辦起了英語教育訓練班。

1990年,他的教育訓練班與北大的托福教育訓練産生沖突,學校給了俞敏洪行政處分。理由之一是,打着學校的名義私自辦學,影響了教學秩序。處分通知在北大三角地貼了30天,大喇叭也喊了一個星期。這也意味着,今後學校分房子、出國深造都沒有他的份。

1991年,俞敏洪提出了辭職,用三輪車拉着宿舍裡的所有家當,離開了學校。于是,我們就看到了電影《中國合夥人》裡,成東青踩着三輪車離開學校的那一幕。

俞敏洪在直播帶貨中,學習如何駕駛紅色卡車

1993年11月,俞敏洪創辦了北京新東方學校。兩年後,新東方的學生達到了1.5萬人,賺到的錢被他用麻袋背回了家。此時的俞敏洪,已經不再考慮出國的事情。

1995年底,俞敏洪飛到北美,先後把徐小平和王強拉了回來。在他的鼓動下,昔日的好友陸續回國加盟了新東方。

2000年起,新東方開始在全國各地鋪設校區。2003年,學校注冊為教育集團,俞敏洪身兼董事長和總裁職務。

2013年,導演陳可辛以新東方為基礎拍攝了電影《中國合夥人》。電影诙諧搞笑,并且非常勵志。

雖然内容基本上反映出了新東方的發展,但很多故事已經面目全非,與真實的新東方相差較大。正如俞敏洪說的那樣,現實比電影更殘酷。

電影開場的片段,說的是三人的簽證結果完全不同。孟曉駿通過了簽證,王陽決定放棄,成冬青被拒簽。簽證官與成冬青的對白,反映出當時美國人對中國的了解非常有限。簽證官對中國的認識,甚至可以說還停留在戰國時期。

畫面一轉,電影進入了新夢想的高光時刻。用孟曉駿的話來說,就是10000個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四分之三出自于新夢想。

當年,俞敏洪在北美風雪交加的夜晚,開車一路狂奔,去找拿着6萬美元年薪的王強。令王強沒想到的是,無論在超市、餐廳還是校園,都會有學生滿臉仰慕地向俞敏洪打招呼。這些俞敏洪親自帶出來的學生,分布在北美各地的大學。

此時的俞敏洪,可以說是桃李滿天下。

電影的開篇以《國際歌》為背景音樂,想表達的目的隻有一個,此時的新夢想已經攻陷了美國。

孟曉駿的長輩都是回國的留學博士,爺爺和爸爸各自給了他一本英文詞典。“美國是他的家族遺傳,是他的命中注定。”是以,孟曉駿的未來隻有回國,才能像長輩那樣煥發光芒。

如果沒有刷盤子、送外賣的經曆,他無法意識到,美國長期存在種族歧視。美國夢對于普通人來說,也隻是一場黃粱大夢。是以,他會道出那句“曾經愛過美國”。

故事的原型徐小平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對于普通音樂人來說,那時候留在美國,必定沒有前途。

1979年,成冬青的母親為兒子張羅第三次聯考。實際上,當年的李八妹做過生産隊長,曾經是江陰最早的萬元戶之一。就連新東方的營業執照,也是李八妹辦下來的。正确的說,她是新東方的創始人之一。

1980年,成冬青考入了燕京大學。剛進校門就看了一場熱鬧。孟曉駿和王陽正在樓上樓下互撕,成冬青變成了兩人的靶子,無數日用品砸向了這位初入北京城的鄉下孩子。他很快就陷入了兩人的大戰,因為拉架,三人混到了一起。

成冬青最想去的是天安門。但孟曉駿告訴他,大家最想去的地方是美國。在讨論會上,他用“紅旗不倒”來形容六零後這一代人,孟曉駿提出了改變世界的口号。

若幹年後,孟曉駿沒有改變世界,卻被成冬青這個土鼈帶回了國。

不知不覺中,成冬青把孟曉駿當做了自己的偶像,發誓要在大學讀完800本書。于是,就有了夜晚在圖書館巧遇蘇梅的故事。這個故事與現實非常接近。

俞敏洪曾在圖書館停電的夜晚,趁機幫他暗戀的女生找書包,最終與學德語的楊桂青結為了夫妻。

故事的原型被導演改編為高冷與美貌的蘇梅。或許,隻有杜鵑的氣質,才能展現出留學教父是被老婆逼出來的現實。

課堂上孟曉駿與老師公開叫闆。他與王陽一緻認為,種族歧視是老師從書裡看來的,美國并不存在種族歧視,并且人人機會平等。

對老師的不禮貌激,起了大家的憤怒。全班同學都站了起來,要打孟曉駿和王陽。兩人見勢,落荒而逃。成冬青為他們擋住了大門。這之後,三人成為了朋友。

成冬青開始追求蘇梅。孟曉駿和王陽認為,這無異于以卵擊石,但兩人還是幫這個土鼈約到了美女一起去劃船。成冬青見蘇梅沒有接受表白,于是威脅對方要跳湖。誰知蘇梅主動跳進了水裡,是以患上了急性肺炎。

盡管如此,他還是沒有放棄,沖到醫院,将蘇梅壓在病床上強吻。這事兒如果擱到今天,重則判刑五年以上,輕則拘留十天半個月。

但結果卻令人意想不到,蘇梅并沒有起訴陳冬青,反而愛上了這位來自農村的土鼈。而成冬青也是以得了肺結核,休學一年。

王陽約孟曉駿一起去醫院看望成冬青。但孟曉駿害怕被傳染,用英文詞典推脫了對方。

四年轉眼即逝,三人大學畢業。成冬青讀完了800本書,決定去美國繼續深造,但沒有通過簽證。

Lucy回國,王陽在一把火中燒掉了自己的愛情和文學夢,并果斷地放棄了簽證。隻有孟曉駿在人群中張揚地告訴所有人:美國,我來了!

随後,孟曉駿和良琴去了美國,成冬青和王陽留校任教。1988年,成冬青再次被拒簽。

為了給蘇梅買複習資料,成冬青開始給上司的孩子家教。對方是個吝啬的老頭,毫不避諱地把餃子作為了報酬。回到宿舍,蘇梅告訴成冬青,自己拿到了簽證,并在這一晚把成冬青給睡了。

1992年,中國轉向市場經濟體制。美元、大哥大和下海成為了時髦熱詞。美國大爺在北京前門開了家雞店。

兩個失意的燕大青年,也在這幾年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成冬青每周都會給蘇梅打電話,但每次蘇梅都會告訴他,自己很累。

孟曉駿找了份實驗室養小白鼠的工作,因為專業不對口,很快就被燕大的同學頂替了崗位。他和良琴蝸居在狹窄破舊的小屋裡,兩人都背着對方幹起了零工。

學校準備開除在校外授課的成冬青,王陽建議他主動辭職。但成冬青選擇了寫自白書與悔過書,希望上司能夠從輕處分。

轉眼到了1993年,蘇梅在路邊的電視裡,看到了北京申奧失敗的新聞。因為擔心回國後沒有更好的發展機會,決定定居美國,并在電話裡與成冬青分手。

沒過多久,學校作出了開除的決定。成冬青在自己的最後一節課,向學生們吐露了自己的心聲。這次,他把愛情說成了段子。

下課後,學校的喇叭裡播放了處分通知。成冬青卷起鋪蓋,走向了未知的人生。

離開學校的最後一刻,一位學生被他的故事打動,追着要他補課。為了不讓自己的英文變成地裡的稻草,成冬青帶着王陽開起了托福教育訓練班。其實,電影裡的故事就是現實,但陪在他身邊的人是他的老婆。

俞敏洪在直播帶貨中,學習如何駕駛紅色卡車

因為隻要買一塊雞翅,就能呆上一整天。于是,成冬青把教育訓練班開在了肯德基。随着時間的推移,聽課的學生越來越多,他準備找個更大的地方作為教室。王陽也在他的邀請下,成為了教育訓練班的老師。

兩人找到一家廢棄的國有工廠,開始了第一堂課。夜晚的天空,下起了小雪。第一句話還沒說完,工廠就斷了電源。學生們整齊地打開了自備的手電筒。一束束光亮,射向了這位迫于無奈才下海的老師。

20世紀90年代的北京,到處都在挖坑、修路。教室經常停電,新東方每年要準備上萬支蠟燭和上百盞煤油燈,哪裡停電就往哪裡運。

這種情況,在創業初期的新東方,幾乎所有的老師都遇到過。導演将創業的艱辛,聚焦在了這個閃亮的夜晚。

孟曉駿在美國的餐廳裡幹起了雜工,吝啬的老闆隻發給他一點零錢。這個場景跟大學老師說的一樣,美國的種族歧視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一位老太太看不下去,悄悄給了他20美元。孟曉駿終于在貧窮中低下了高貴的頭。

也就是在這時,他發現良琴沒有教音樂,而是在洗衣店幹雜工。良琴也終于開口問他,我們來美國幹什麼?

1994年,孟曉駿飛回了北京。成冬青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他剪頭。這件不起眼的小事,也曾發生在王陽的身上,預示着三個人将從頭開始。

随後,兩人帶着他參觀了頗具規模的教育訓練班。學生的數量讓孟曉駿感到意外,他接受了成冬青的邀請,為學生們進行一次簽證演講。可當孟曉駿站在講台上時,卻忽然崩潰。恐懼迅速蔓延到了全身。

導演在這裡做了變化,将徐小平的經曆寫進了孟曉駿的故事中。當年,王強在實驗室拿着六萬美元的年薪,直到親眼目睹了中國留學生向俞敏洪打招呼,才下定決心回國。

緩了很久,孟曉駿走出洗手間,決定擔任一對一簽證模拟面試官。因為首次模拟面試獲得了成功,前來咨詢簽證的學生一直排到了街上。

接下來,孟曉駿開始指導王陽和成冬青。王陽的教學方法得到了明顯提升。但成冬青根本不吃孟曉駿的這一套。他的青春和夢想,死在了大雨澆灌的日子裡,他隻想拼命地賺錢。

這一場景,展現了三人在現實生活中,對生活和事業所抱有的不同态度和目标。俞敏洪曾在《對話》節目中坦言,他那時候的心态,就是想錢想瘋了。

孟曉駿為成冬青準備了關于夢想的演講稿,但對方卻将稿子扣在了桌面。成冬青告訴學生,我從來都沒有什麼夢想,也不知道什麼是夢想。但我知道什麼是失敗,說到失敗我連草稿都不用打。演講讓孟曉駿吃了一驚,也迎來了學生們的熱烈鼓掌。

畫面一轉,片警找上了門。經過一番争執,警察對孟曉駿進行教育後,三人離開了派出所。

其實,這段故事并沒有展開。當年,俞敏洪為了各種需要,多次喝酒喝到趴下,甚至是不省人事。

而就在這個夜晚,孟曉駿決定留下來,以後跟着成冬青混。接下來的日子,兩人跟着孟曉駿的節奏,把教育訓練班推入了快進的階段。一年之内,他啟動了30個項目。

1995到2001年,是新東方發展最為迅猛的時期。哪怕是21世紀初的幾年裡,公司内部因為利益的分割,鬧得不可開交,新東方依然保持着每年30%~50%的增長。世紀之初的新東方,狂野、激進、向前。

個人覺得,盡管新東方搭起了戲台和班子,擁有了現代化的理念和制度,但依然像《水浒傳》裡衆人聚義的故事。因為巨大的人口紅利,新東方得到了迅速成長,但企業文化的沉澱,還遠遠不夠。

作為行業的上司者,專門向外輸出優質生源的同時,新東方似乎忘記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怎樣才能把出國的學生弄回來報效國家?

電影中出現了帶眼鏡的胖子,很像那個在星巴克隻要中杯的羅永浩。

2001年,來自十八線城市延吉的大齡青年羅永浩,在試講三次後,拜投到俞敏洪的門下,成為新東方的GRE老師。

這之後,羅胖子又把一心直想搞錢的發小李笑來,也拉到了新東方。李笑來教起了托福寫作,過膩了講段子的生活後,又玩起了虛拟貨币。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玩成了圈内的大佬。

時間回到1999年,因為新夢想自辦的教材沒有通過EES的授權,孟曉駿前往美國與波諾會面,但這次出國,他又遭到了冷遇,甚至沒有見到波諾本人。但在紐約街頭的巨型螢幕裡,孟曉駿看到了新浪網上市的消息。

于是,他在回國後的第一時間,向成冬青提出了上市的計劃。但這次對方拒絕了他的要求。

這個時期的俞敏洪,已經意識到了教育和資本的沖突。他擔心新東方上市是否符合相關政策。正如電影中我們看到的對話,教育求穩,資本求快。本來就是不相容的。

兩人把自己的想法都與王陽進行了溝通,王陽做了個老好人。并問了一個成冬青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你想過孟曉駿到底想要什麼嗎?

為了消解沖突,成冬青買了一套300平米的房子,作為聖誕節禮物送給孟曉駿,但對方拒絕了這份大禮。顯然,成冬青并不知道孟曉駿想要什麼。他能确定的,隻是自己不想要的東西。

1999年5月8日,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

人們的反美情緒達到了頂峰,很多人聚集在新夢想辦公樓前,大罵成冬青是個賣國賊。成冬青沒有回避,在最關鍵的時刻沖了上去。

俞敏洪在直播帶貨中,學習如何駕駛紅色卡車

2000年,中國自費留學的人數達到3.2萬人。根據北京統計局的資料顯示:這一年,北京職工的平均月工資是1310塊。但絕大多數普通職工的收入遠低于這個水準。

這意味着,在大多數人每月隻有幾百塊錢的收入時,中國已有3.2萬個家庭,能夠負擔得起數十萬美元的留學費用。

2001年7月,北京申奧成功。12月,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無數家庭和個人抓住了時代的紅利,實作了财富的爆發式增長。與之相伴的,是他們的子女更為旺盛的留學需求。

2002年,國家頒布《民辦教育促進法》。新東方将學校開到了上海和廣州,營收指數暴漲。很多師範院校畢業的年輕人,是以過上了百萬年薪的生活。

這一年,成冬青上了報紙,被媒體譽為留學教父。而學校的主動權,卻一直掌握在孟曉駿的手中,他要求成冬青開人和進行股份制改造。但對方沒有全部答應他,隻是接受了股份制改造的建議。

随後,新夢想召開第一次股東擴大會議,增發30%的股份給老員工。孟曉駿認為,這是成冬青用利益集結老員工,阻止新夢想的上市計劃。兩人在會議室爆發了激烈的争執。

2003年,新夢想的新校舍開幕,學生人數突破388萬。學校為此舉辦了慶功會,馮侖客串了這場晚宴,側面的鏡頭中,似乎還有雷軍的身影。

經過調查,成冬青認為,教育産業不能盲目跟風上市。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不是停牌就是破發。于是決定無限期推遲新夢想的上市計劃。

但他的決定沒有得到任何股東的支援。迫于無奈,他使用了一票否決權,并當場開除了孟曉駿的學生。兩人為此大幹一場。散會後,王陽遞上了結婚請帖。

導演用一場撕裂的股東會議,濃縮了現實中新東方的沖突。

實際上,新東方早在2000年5月就出現了劇烈的動蕩。2001年8月底,董事會将矛頭直指俞敏洪,對他的管理進行了批鬥。

直到俞敏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讀完了十幾本現代管理的書籍。在拜訪各路高人後,才形成了新東方的組織架構和管理制度。

三國演義中的桃園結義,水浒傳裡的英雄分裂,都呈現在了這部長達30年的新東方曆史中。

俞敏洪曾多次表示過,後悔把新東方做得這麼大,後悔在美國上市。他自始至終都清楚,做教育和上市是沖突的。對于新東方造成的教育不公平,他也深知其中的運作邏輯,不止一次地表現出掙紮。

面對魯豫的采訪,俞敏洪曾回答,新東方早晚會沒了。

EES對新夢想的侵權正式提出了起訴,成冬青想到了讓孟曉駿來幫忙。但思前想後,始終沒有撥通對方的電話。三個人中隻有孟曉駿去過美國,了解如何與美國人談判。正當成冬青左右為難時,王陽和孟曉駿出現在了眼前。

于是,三人一起飛到紐約展開了談判。因為EES要求賠償1500萬美元,談判陷入了僵局。

休會的時間,孟曉駿帶着兩人去了當年打工的小店,講出了自己在美國的遭遇。因為種族歧視帶來的不公平,孟曉駿認為,隻有新夢想在紐交所上市,美國人才會真正了解新夢想,才會尊重中國人。

談判的第二階段,成冬青向對方道歉,承認了新夢想的侵權行為,并願意為此付出代價。他用超強的記憶力,背下了侵權案中的條款。以此向對方證明,中國學生擅長考試,不存在作弊的行為。美國人不了解中國,更不了解中國學生為此付出的艱辛。

他們希望EES在中國實作版權規範化,與新夢想達成合作。姚明在美國打球,是因為NBA需要中國市場,而EES也同樣需要全球最大的英語教育市場。

今天的中國學生留學美國,不是為了留下,而是為了更好地建設自己的國家。

成冬青在談判中宣布了新夢想的上市計劃,他希望美國人是以能夠了解新夢想,并真正尊重中國人。随後,三人來到孟曉駿當年工作的實驗室,成冬青送了一份珍貴的禮物給自己的朋友。

2006年,新東方的營收達到了9600萬美元,并于當地時間9月7日,在紐交所挂牌上市。俞敏洪個人身家達到2.42億美元,在中國富豪榜排名第108位。

影片的結尾,王陽說了句經典台詞:

如果額頭終将刻上皺紋,你隻能做到,不讓皺紋刻在你的心上。

俞敏洪在直播帶貨中,學習如何駕駛紅色卡車

回顧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的發展催生出一批敢于面對困境、勇敢創業的奮鬥者。他們白手起家,不斷學習和突破自我,在大時代的洪流中,實作了個人理想和人生的轉變。

從前那個嫌教書賺錢少,被老婆罵作窩囊廢的俞敏洪,用十三年的時間完成了财富自由。

新東方的起起落落,見證了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中國,發展成為世界強國的曆史程序。社會的每一次變化,都讓人們感受到了改革開放帶來的思潮湧動與激情彭拜。

當俞敏洪發出《當一輛紅色卡車,駛向遠方》,教培行業的黃金時代,也落下了帷幕。一輛紅色的卡車滿載着民族的希望,駛向了更為廣闊的山川大地。

因為隻有這樣,數以萬計的家庭和學生才能得到公平的教育。也隻有這樣,中國才能更加長久地屹立在世界之林,實作偉大的民族複興。

俞敏洪在直播帶貨中,學習如何駕駛紅色卡車

感謝您的閱讀,希望你能喜歡。視訊正在制作中,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