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地球的起源

作者:阿dis

#和宇宙有關的一切#上一篇簡單論述了宇宙的起源,今天我們來說說地球的曆史!

地球的起源

一 地球的形成

大約46億年前,地球誕生了,關于地球的形成,科學家提出了很多的假說,大部分人對“星雲說”的認可度較高。“星雲說”最早是在18世紀,由法國哲學家康德提出的,他在31歲時匿名發表了《宇宙發展史概論》,大膽的從科學角度否定了宇宙起源的神創論,用科學的方式解釋了地球和太陽系的形成過程,恩格斯對康德的星雲假說給予了高度評價,恩格斯認為,星雲假說将當時“僵化的自然觀打開了第一個缺口”。康德的星雲假說詳細解釋了太陽系和地球的關系,他說,太陽系在形成之前,整個宇宙充滿了大大小小的顆粒,在引力作用下,密度大的顆粒将周圍品質較小的顆粒聚集起來,形成團塊,再由大的團塊吸引小的團塊和顆粒,而團塊之外的空間,則充滿了旋轉的高溫氣體,這些高溫氣體夾雜着物質微粒和團塊,彌漫成雲狀,這就是“星雲”,星雲中大的團塊不斷聚集,形成了引力中心,這就是“太陽星雲”,最後,最大的引力中心越來越大,直至凝聚成了太陽。而有些小點的團塊,在向中心團塊聚集的過程中,互相碰撞排斥,産生了偏移,沒有融入中心團塊,,而是在其引力的作用下,圍繞中心團塊旋轉起來,這一類團塊科學家稱為“星子”,當一個“星子”品質和體積越來越大,最後就凝聚成了行星,這其中就包括地球。幾十年後,法國科學家拉普拉斯出版了《宇宙體系論》,又用數學計算論證并完善了星雲假說,更加詳細的解釋了太陽系如何由氣體星雲演變形成的問題,彌補了星雲假說的不足之處,這就是現在的康德-拉普拉斯星雲假說。原始地球從宇宙塵埃和氣體到一個直徑達到12700公裡的行星,經曆了幾億年的時間。

地球的起源

二 大陸的形成

地球形成的初期是一個火熱的原始球體,以石質物固态形式呈現,平均溫度不超過1000℃,随着放射性物質的衰變和引力能量的釋放,地球内部逐漸升溫,地表溫度不斷下降,以至于地球所含的鐵元素轉化成了液态,液态鐵由于密度大而向地心凝聚,形成地核,而密度小的石質物質被推向地球表面,石質物質受到雨水和氣體侵蝕,在溫度和壓力作用下,多次融化又固結,慢慢形成了原始大陸。

地球的起源

三 大氣和海洋的出現

初始的地球是沒有大氣和海洋的,最初的數億年間,地球不斷的向外釋放能量,地震和火山噴發極為頻繁,地球内部蘊含的氣泡形成了雲狀氣體,随着火山噴發蒸發成了水蒸氣,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構成了原始大氣。然而,沒有大氣層的保護,地球上的氣體會逃逸,水分會消失,流星隕石也會肆無忌憚的砸向大地,大氣層是通過地球引力,在地球周圍聚集了大量的氣體形成的,厚度有幾千公裡,主要成分包括氮、氧、氩、二氧化碳、氖以及水汽和塵埃,有5層的結構,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和外逸層,正是有了大氣層的保護,進而讓地球物種繁盛成為可能。而水蒸氣遇冷又變成雨滴傳回了大地,如此,經過幾億年周而複始不間斷的重演,積水變成了湖泊、江河、海洋。

地球的起源

關于海洋要多說一點,海洋的形成在科學家中最具争議,有觀點提出,地球形成之初,沒有那麼多的水蒸氣構成海洋形成的條件,地球大量的水汽來自于一顆域外天體,名字叫做“忒伊亞”,大約46億年前,品質有地球十分之一的“忒伊亞”于地球發生了碰撞,它所帶來的物質,一部分留在了地球,讓地球品質大增,大量氣體和水分融入了地球,進而為形成大氣層和海洋創造了條件。至此地球完成了由微塵、氣體到大行星的蛻變,做好了迎接生命誕生的準備!

地球的起源

#地球小知識 一 地球直徑大約為12700公裡,赤道半徑約6400公裡。二 地球面積約5.1億平方公裡,其中海洋面積約為3.96億平方公裡。三 地球大陸平均海拔875米,海洋深度平均3795米。四 地球共有六塊大陸,分為七大洲、四大洋,最大的洲為亞洲,最大的洋為太平洋。五 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13米,最大的海是珊瑚海,面積約479平方公裡,海洋最深點位于馬裡亞納海溝,達到恐怖的11034米。 六 最高的高原是中國青藏高原,最大的高原為巴西高原。七 最大的平原為亞馬孫平原,約為560萬平方公裡。八 最大的島嶼為北美洲的格陵蘭島,面積約2166313.54平方公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