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差評後手機被“轟炸”,買賣需要雙赢

作者:廣西新聞網

日前,“女子一中午收到上千條驗證碼短信”成為熱門話題,引發網友對于惡意騷擾、電話“轟炸”他人的讨論。手機被莫名“轟炸”,背後是誰在搗鬼?記者調查發現,雖然“轟炸服務”一直被打擊治理,但這一服務仍在暗中活躍。隻要花錢,相關軟體和服務就能找到。遭受“轟炸”的人,工作生活則會陷入巨大困擾。(12月7日《北京晚報》)

#各退一步方可雙赢# 葉宇:打分機制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同時達到督促商家及時反思并糾正的目的。誠然,不敢保證不會出現部分客戶惡意給“差評”的不良現象。但“差評”到底該不該給,不一定隻是客戶說了算。隻要商家嚴格要求自己,且盡量滿足消費者需求,定會做到“身正不怕影子斜”。商家與客戶各退一步,做好自己,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這才是雙赢。而使用“短信轟炸”無疑是一種偏激的行為,必不可取。尋求有效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密鑰”,采取不法手段最終非但不能達到雙方心願,還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最後害人終害己!

#要全方位保護買家的個人隐私# 陳相:電話、短信“轟炸服務”的主要載體是買家電話。可眼下,對賣家而言,買家的姓名、電話、位址等個人資訊依舊“透明”,賣家既能對給差評的買家進行電話騷擾,又能進行電話營銷,甚至将資訊倒賣賺取非法利益。電商平台在采集、提供個人資訊時應堅持最小化原則,嚴禁賣家通過非官方管道與買家溝通,采用虛拟号碼、局部隐藏姓名、全匿名評價等方式,對個人資訊的保護做到最大化,還消費者一個幹淨誠信、服務高效的消費環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