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作者:城市秘密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城市秘密》特邀作者:顧國泰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古代驿路上十裡一長亭,五裡一短亭,這長亭短亭的計程,興許隻是個大約數,比如杭州東郊就有個“以距艮山門三裡立名”的三裡亭。這隻“乾隆二年建”的亭子三開間,上覆黛瓦,八根石柱,亭子一圈方方正正、可坐可卧的長石條,上世紀70年代初還在,後因擴建機場路而消失。該亭附近古地名有聞王廟、下菩薩、姚店橋、官園路、鴨舍橋、月居庵等,它們的曆史均可上溯到南宋乃至更早的朝代,而這隻“以息行旅”的三裡亭在1949年前無非一個亭名,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内容。據三裡亭街原住民吳自強老人說:抗戰前,原先建在下菩薩小鎮北端的亭子已歪歪斜斜,雖乞丐也不敢夜宿,它就像路邊的一棵野草,任其自生自滅。抗戰勝利後不久,石涼亭坍塌,後由小鎮上的豆腐老闆發起,移到今機場路三裡亭十字路口西北側。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50年代杭州公交地圖上5号線經過當時還被稱為“下菩薩“站的三裡亭

三裡亭“地以亭名”的時間也不長。從資料上看,1913年該地稱下菩薩大道,1947年建下菩薩農業生産合作社;1949年艮山區政府設在下菩薩直街,老公交5路車有下菩薩岔路口、下菩薩涼亭站名。小鎮沿街門牌号碼為下菩薩某某号,而當地農村則稱下菩薩鄉、下菩薩村;1956年下菩薩村改稱三裡亭農業社,下菩薩與三裡亭之名并存;1958年笕橋公社轄下菩薩管理區三裡亭生産大隊;1962年5月組建三裡亭居民區,隸屬笕橋公社的三裡亭(村)與範家(村)合為青鋒管理區;1964年三裡亭生産大隊改稱工農大隊;文革初“破四舊”,公交三裡亭站稱三聯站;1984那10月成立三裡亭行政村;1996年三裡亭部分區塊劃歸閘弄口街道,其範圍包括顧家畈、金獅子弄等。關于三裡亭地名的各種記載略有不同,但不管怎麼變,許多本地人還是習慣叫下菩薩,包括今天2路、111路、528路公交站名也仍舊稱下菩薩。清乾隆二年至改革開放初這兩百多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三裡亭無論作為亭名還是地名,始終因缺少亮點而寂寂無聞。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60年代地圖上的三裡亭、下菩薩村

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起,三裡亭發生嬗變。1985年(一說1984年籌建),三裡亭地塊開辦蔬菜交易市場,該市場後來發展成為浙江省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善,交易量最多的國家級蔬菜市場,杭州人買菜都往三裡亭湧,該地因蔬菜生意興隆而名聲在外,被譽為“蔬菜王國”。

1999年,随杭州城市東擴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農用地被大批量征用,三裡亭村成為杭州市首批“撤村建居”改革試點村,之後成立三裡亭社群,最後拓展為三裡亭小區。從地圖上看,這個小區範圍東抵機場路;北走石橋路,折西沿德勝高架到鐵路止;西貼鐵路到文晖大橋;南臨天成路。小區内的原有地名自此均處于從屬地位,三裡亭可謂時來運轉,後者居上。

從“天城國際”大廈頂層往西北角俯瞰,整個距艮山門僅三裡的小區内建築鱗次栉比,恍若“參差十萬人家”。短短無非幾十年時間,一個無名小亭從取代當地地名,到建立“蔬菜王國”,再到“撤村建居”,形成一個不小的民居點,三裡亭完成了不可思議的華麗三步曲。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從天城國際大廈頂層往北俯瞰 攝影@子夷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三裡亭地區曆史上有個南宋官園。南宋官園與南宋官窯僅一字之差,官窯在杭州無人不曉,而官園至今無人關注。據方志記載,城東曆史上有“均一方古迹之最”的石龛迹、鄭家園、蔡官人塘、官園、吳知閣園,防風廟等景觀,其中的石龛迹、官園位于三裡亭,包括東郊的母親河——蔡官人塘也流經官園,官園不僅屬城東勝迹,也是當年“菜籃子工程”的産物,同時更是“東門菜”的有力物證。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現在三裡亭蔡官河一帶 攝影@子夷

古官園範圍涵蓋今天整個三裡亭小區,連鐵路西側的打鐵關地區也包括在内。南宋《鹹淳臨安志》雲:“豬坊橋,在城東官園裡金家村;鴨舍橋,在城東官園裡……”清《艮山雜志》雲:“宋有官園,在城東鴨舍、豬坊等橋邊……杭城東産菜最美,見稱宋人,此官園定是南宋掌供菜茹之所,其豬坊、鴨舍,當亦被官令畜收豬鴨,以備祭祀、交聘之采取者。”可見這個以官家名義采購“菜茹”的官園範圍要到東新路打鐵關一帶。東新路268号那裡有條支路叫嶽帥路,嶽帥橋原名鴨舍橋,“鴨舍”因與東郊土話“壓殺”同音,鄉人忌諱而訛為嶽帥。該橋在嶽帥路4号附近。芝芳橋原名豬坊橋,也是同樣原因訛為“芝芳”,該橋在嶽帥路15号邊上,2013年舊城改造,西通東新路的兩座老橋消失。

當年官園内“菜茹”怎樣交易?無明文記載,但僅從鴨舍橋、豬坊橋等地名以及南宋史籍記載的玉環菜、道人菜、甘露子、蔊[hàn]菜等衆多古杭菜名看,亦可想見當年官園内的繁忙景象。宋室南遷後,杭州逐漸成為一座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為滿足市民的衣食住行需求,各行各業勢必跟着發展起來,于是在城東一帶,有了大片的蔬菜基地。被稱之為“東門絕無民居,彌望皆菜圃”。而與之相關的蔬菜貿易市場,自然也就集中在城東一帶,像崇新門外南土門菜市、北土門菜市,艮山門外壩子橋菜市,還有慶春路上菜市橋等等,漸漸就有了“東門菜”一說。那時的“杭州東門外市井最盛,其歲時瓜果菜茹新上市,并茄瓠之類,新出每對可值三五十千,諸客紛争,以貴價取之”。即便今天,三裡亭紅梅社群馬路對面當地人在賣的油冬兒、尖椒、紅蘿蔔、腌缸白菜等,吃起來味道和外地的就是不一樣。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杭城東郊的菜農,杭城東郊四季青、笕橋、彭埠等曾經都是杭城的“菜籃子” 。攝影@章勝賢

時間轉切到上世紀80年代中葉,當時的機場路、石橋路與德勝中路相交處,因各蔬菜交易市場的存在而被稱之為“金三角”,其實包括到鐵路附近那農都的整個馬路上,24小時車水馬龍,人頭攢動。夜間遠遠望去一片燈火通明,整個市場三班倒,不到半夜就忙得不可開交,大量的農副産品不僅滿足本地需求,還源源不斷運往外地,形成海南、廣東、福建等20多個省市的銷售圈。市場内不僅有本地瓜果蔬菜,更有琳琅滿目的外地和新引進的國外蔬菜品種,該市場的功能和涉及範圍,是南宋官園所不能比拟的,三裡亭成了當時東郊一個閃光的“亮點”。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2018年搬遷前夕的三裡亭蔬菜批發市場。攝影@阮曉

三裡亭蔬菜批發市場後來實在太擠了,擁堵不堪,怎麼辦?2008年4月底,該市場關閉,遷至勾莊。現代版的官園雖說消失了,但這并不影響我們通過古今兩蔬菜市場,對自宋至今的百姓日常生活、物流交易、農耕文化等進行探讨研究,畢竟菜籃子工程是一項關乎民生民計的大事。

那我們具體來聊一聊城東的菜茹,去三裡亭買過菜的人,一定不會忘記時令美味。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2018年搬遷前夕,三裡亭蔬菜批發市場裡的經營戶已經打包好了家當。攝影@阮曉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雪花兒飄飄,菜花兒下年糕。”童謠裡說的菜花兒一般指油冬兒菜,杭城過去有油冬兒炒年糕的習俗。油冬兒在民國《蔬菜園藝學》裡有記載:“杭州油冬兒,浙江杭州附近多産之。高七八寸至一尺,葉片大,濃綠色,葉柄淡綠色,甚廣而肥厚,基部彎曲如瓢形,株之基部膨大而腰細,性耐寒,供冬冷期需用。具特有青菜香,品質佳,宜煮食。”

在艮山一帶人的記憶裡,真正的油冬兒,主要産自壩子門至笕橋一帶,當地農民在種植上很有講究(水土也有關系),是以吃起來口感比别地來得鮮。老底子艮山門城門一開,剛割起的油冬兒連“魂靈兒”都還沒“抖[tōu]”出,趕早拎去,往往能賣個好價錢。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菜場裡菜農向我們展示油冬兒 攝影@子夷

油冬兒屬不結球白菜,又名早青菜,以耐寒、形美、質糯、味甘而著稱,笕橋一地大量種植,是杭州市郊農家主要蔬菜品種之一。油冬兒按其葉柄顔色不同有白梗菜和青梗菜兩種,笕橋種植“葉片大,濃綠色,葉柄淡綠色”的青梗油冬兒。油冬兒采收時期可早可遲,随市場需要而定。杭州郊區一般在菜株有七、八成熟,出現明顯的束腰形态時(俗稱“子口菜”)收割上市。

除了“子口菜”,笕橋一帶的矮蔀頭青菜也享有聲譽。菜館裡一盤碧綠的炒菜心也挺吸引眼球的。矮蔀頭青菜又名矮抗青,顧名思義,就是莖部較其他青菜要短些。矮蔀頭青菜屬中熟品種,耐寒,質糯味鮮。這青菜是一代代菜農辛勤培育出來的優良菜種。矮蔀頭青菜賤生賤養,一般貼着土就能成活。天一冷有些長得快的苗菜不用施農藥,是标準的綠色環保食品。

清袁枚《随園食單》述及青菜的吃法:“青菜擇嫩者,筍炒之。夏日芥末拌,加微醋,可以醒胃。加火腿片,可以作湯。亦須現拔者才軟。”如果選經霜凍後的矮蔀頭青菜口感就更好,有一絲甜味。矮蔀頭青菜是“百搭”,什麼菜肴裡都能搭配,如青菜炒筍片、青菜炒肉片、青菜滾豆腐皮等等。有經驗的老農介紹說,矮蔀頭青菜2兩重的最好,菜柄營養勝過菜葉。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笕橋農貿市場裡的矮蔀頭青菜 攝影@子夷

記得好友王自成下放閘弄口大隊時,住生産隊倉庫裡,到他那去要沿老公交5路那條馬路過去,房子一側有條冒熱氣的水渠,由東往西流入貼沙河。一天傍晚我去他家玩,兩人拿着菜刀去自留地上割了幾棵粉嫩粉嫩的油冬兒,就河裡一洗,放入直徑兩尺的鐵鍋内煸炒,不知何故,那個鮮美我以後就再沒吃到過。

1999年11月18日,笕橋鎮政府向相關機構申請“興農牌”油冬兒菜注冊商标,同年12月18日,杭州市政府授于的“笕橋牌”杭州油冬兒菜,在杭州市新技術新品種交易會上獲得金獎。入選浙江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名錄。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質地優良的笕橋本地冬瓜喜溫耐熱,産量高,耐貯運,是艮山門外夏秋季蔬菜主打品種之一。笕橋本地冬瓜不僅是“菜茹”,且可入藥,杭州出名的“笕十八”裡,有冬瓜皮和冬瓜子兩種道地藥材。清代冬瓜也要征稅,清釋篆玉《笕橋道中》一詩可證:“冬瓜稅罷路蕭蕭,黃鶴峰青是笕橋。……”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以上為由城秘吉祥物小西獅帶來的《城秘風物志》

清東郊文人張爾嘉《難中記》記載一個與冬瓜有關的故事:鹹豐間長毛造反,張爾嘉逃難途中幾次險遭砍頭,在德勝橋見“各門嚴查,非牌照不得出”,賴一賣冬瓜的老農帶他接連騙過好幾個哨卡,經白田畈(今三裡亭附近)、坍總管塘,行至橫塘胡肖眉家宿夜,次日由一鄉民帶路,張爾嘉手提竹籃,仍假裝是賣冬瓜的,經丁橋哨卡,總算平安到家。張爾嘉與老婆兒子見面後笑了又哭、哭後複笑,“如夢如覺,有不可以言語形容者”。張爾嘉說幸虧那擔冬瓜救了他的命:“曆憶所遭,心猶驚悸,恐子孫安享太平,未悉難中苦楚,不加警省,因錄此以示後人,語雖俚鄙,皆實事焉”。

也有因冬瓜遭罪的真人真事:鄙人讀國小時,在冬瓜地裡為捉蛐蛐亂翻藤蔓,結果被抓住關在該生産隊倉庫裡,哭哭啼啼沒用的,直到寫了份檢查才算了事,這丢人可真是丢大了!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2017年左右未拆遷前的笕橋老街 攝影@阮曉

冬瓜原産中國南方各地及印度,屬葫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稱白冬瓜、濮瓜、東瓜等。冬瓜在杭州栽培曆史悠久,宋《夢粱錄》裡有記載;明《本草綱目》:“冬瓜能益氣除煩,欲得體瘦輕健者,則可常食之,若要肥,則勿食也。”照此說來,現在姑娘兒減肥,隻叫吃冬瓜就是了。

冬瓜嫩時表皮青、淺綠或墨綠色,老熟後,表皮有一層白粉,類似冬天的霜雪,是以取名冬瓜。明萬曆《杭州府志》:“一名白瓜,其經霜而生白衣,故名。”康熙《杭州府志》予以糾正:“一名白瓜,以生白衣故名。陳善謂經霜而生,非也。沈朝宣與白瓜誤分為二。”冬瓜有形狀如枕者,故又叫枕瓜。宋鄭清之《冬瓜》稱贊:“剪剪黃花秋後春,霜皮露葉護長身。生來籠統君休笑,腹内能容數百人。”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笕橋農貿市場裡的本地冬瓜 攝影@子夷

冬瓜、藥材等曾是笕橋大宗外銷商品,據《滬杭線笕橋站民國二十年(1931)出口貨物數量數值表》載:當年笕橋火車站往外輸出“藥材2250噸,計720000元,茄子3000噸,計72000元;冬瓜3500噸,計67200元……”笕橋冬瓜運往上海。

近年來,省農科院陳新娟博士培育出一種小冬瓜,叫“甜脆節瓜”,其外表有一層絨毛,顔色五花八門,該瓜既可切塊炖炒,又可當水果生吃,瓜肉甜脆,夏秋時節,笕橋農貿市場能看到“甜脆節瓜”,但一般還是叫小冬瓜。如今菜館裡有火腿炖冬瓜、老鴨燒冬瓜、碧玉冬瓜等杭州市民喜食的菜肴。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清乾隆間“俚俗以萊菔(蘿蔔)為繭橋(即笕橋)人參”,意思是老百姓把蘿蔔比作人參。民間也有“飯捂蘿蔔,抵過人參”等順口溜。為何把蘿蔔比作人參?我一直不解。2015年遊日本岐阜合掌村景點,見一園地裡種着大片的蘿蔔,其解說牌上寫着“人參”二字;到超市野菜(指田野裡種的蔬菜)櫃台上看,也放着“人參”(丁香蘿蔔)、“甘果人參”等,更多的則是“大根”(長的白蘿蔔),不知中國古時蘿蔔是否别稱人參。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笕橋農貿市場裡的櫻桃紅蘿蔔 攝影@子夷

如今是和平年代,家家無鬥米之儲,從不去想象戰亂發生後,會是怎麼一番景象,也隻有吃過苦的人,才會居安思危,常給自己提個醒。清王士雄《随息居飲食譜》記載一種用蘿蔔、糯米合制的食品,叫“守山糧”,其文如下:“用堅實蘆菔(不拘白赤),洗淨蒸熟,俟半幹搗爛,再以糯米舂白,浸透蒸飯。搗如糊,二物等分合杵勻,泥竹壁上,待其自幹,愈久愈堅,不蛀不爛。如遇兵荒,鑿下掌大一塊,可煮成稀粥一大鍋,食之耐饑。或做成土坯式磚牆亦可。有心有力者,不可不知之。”王士雄說明末戰亂時,有人為防饑荒,将蘿蔔去皮蒸熟,晾到半幹,同時将糯米煮成飯,把等量的蘿蔔和糯米搗泥一層層塗牆上,或者幹脆做成磚,砌成牆,越久越堅,不蛀不爛,沒食物時,就砸一塊下來啃嚼,據說非常耐饑。

生蘿蔔多吃要“潮心”(杭州話裡又稱“刮”),胃受不了。早年“日本佬造反”,快打到南方時,浙江百姓四出逃難,我父母從紹興道墟老家背着包裹,坐大船沿曹娥江而下,餓了一天;隔日下船後跟在人群後面往東面走,是什麼地方根本弄不清楚。沿途去村莊讨飯,不見一人,餓得實在沒辦法了,見地上有蘿蔔,趕緊拔來充饑;到笕橋後舉目無親,再啃生蘿蔔,吃得直冒酸水,但為了活下去,還隻好忍着一口口吞咽下去,三四天過後,胃給吃壞了,後來任吃什麼藥,就沒好過。我母親很懂得感恩,她去世前和我聊家史時說:“幸虧蘿蔔,不然當年極可能餓死在逃難路上”——在我母親眼裡,蘿蔔是救命的人參。

我父母逃難到杭州後,在笕橋落腳,先在街頭搭門闆賣醬菜(以前曾在橫塘楊聚醬園學生意,杭州衆安橋永昌醬園也做夥計多年,新登也做過),數年後攢下十多擔谷錢,買下今笕橋路44号這塊空地,開乾昌醬園。聽我四哥國強說:“媽做的醬蘿蔔可是乾昌醬園的招牌菜,厚厚的、脆脆的甜中帶點辣,放在幹荷葉中還真好看。”這醬蘿蔔因物美價廉,生意還挺不錯。别說蘿蔔不起眼,它與我顧家還特别有緣!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1945年左右美國飛虎隊駐紮杭州期間拍攝下的笕橋附近農田及農民生活場景 攝影@艾倫·拉森

過去外地客來笕橋,或問笕橋有什麼值得一說?某些本鄉人會帶輕蔑的口氣說:“笕橋有個蘿蔔啊,就一個機場。”意思是笕橋沒花頭,蘿蔔成了貶義詞。因一句閑話,我無端想起自己的人生曆程,誠如他人家所嘲諷的那樣,我就是“蘿蔔一個”,碌碌無為一輩子,真是慚愧。如今垂垂老矣,尚能飯否?但願能握一管秃筆,抓住最後的點滴時間,把桑梓那不為人知的往事一一整理出來,但願能為日後重建笕橋(比如我曾向笕橋鎮上司提議公園命名“笕十八園”,院内種植笕十八藥材等)出綿薄之力。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明清間笕橋一帶種植蒟蒻,今天知道的恐怕不會太多。

2015年春節前半月,我和老伴乘飛機到日本名古屋,兒子兒媳駕車前來迎接,到岐阜羽島時天色已晚……第二天一早,我即去離兒子家最近的一家超市轉悠,店外很冷清,裡面卻都是人,很安靜,聽得最多的,是“孔尼幾哇”、“阿裡嘎多”、“絲米馬三”,一句一鞠躬,我看看都嫌累。貨架上一包包白糖方方正正的,像一本本未動過的新書;海鮮櫃台裡紅、黑、藍、黃、白各種顔色的魚都有,我看得目不暇接。雞蛋是100日元10個,折合人民币6元餘(今天三裡亭雞蛋4.65元一斤,10個約6元。)。聽兒子說日本物價比較穩定,多少年來幾乎就沒漲過。我轉身肉櫃台看了看豬肉價,也不貴,按三裡亭今天仔排36元一斤計算,和日本豬肉價格不相上下,就數水果、蔬菜價格高點,像西瓜,要1000日元一個,兩株青菜100日元。

貨名有一半是中文,我驚奇看到青菜叫“菘”,胡蘿蔔叫“人參”,蒿菜叫“春菊”,還有大根、蒟蒻等。菘、蒟蒻這種古菜名在中國早已消失,這裡都保留了下來。而在以後的日子裡,我發現無論菜館、學校、醫院、寺廟,甚至政府機關裡,都有中國的古詩文懸挂在牆上(包括路名也是如此),有時我看着看着,突然恍然大悟:這句話、這句詩、這樣東西原來還包含着這層意思啊!應該承認,在傳承曆史這一塊上,我們有些地方反而不及日本了。說到這裡,為免誤會,我得補上一句:以上所談内容,與政治無關。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在日本拍到的蒟蒻 攝影@顧國泰

前面說到的蒟蒻[jǔ ruò]為古稱,屬芋類品種之一,又稱岸芋。明萬曆《杭州府志》:“岸芋也,有白、紫,葉似蹲鸱。”岸芋葉片與水裡的荷葉相似。至于蹲鸱,顧名思義,應是将芋葉比作敞着翅膀,蹲在地頭的貓頭鷹,很形象。清代城東著名文人吳穎芳的兒子吳象乾有首《蒟蒻》,詩雲:“蒻頭亦芋類,大葉綠閃閃。灰汁煮令熟,冰凝淨無玷。調羹配豚魚,甘滑可屬厭。稻熟秋風涼,錢村賣茅店。”說明清乾隆間笕橋一帶有人在種植蒟蒻。

蒟蒻其實就是今天的魔芋。魔芋為多年生宿根性塊莖草本植物,别稱蒟蒻芋、雷公槍、菎蒟、妖芋、鬼芋等,多生長于林緣、疏林下以及溪谷兩旁濕潤地。地下塊莖扁圓形,書上說像大個的荸荠,其實和芋艿沒兩樣,直徑可達25厘米以上,營養十分豐富。同時又是中國的古藥草之一,具有較高的醫學價值,古代醫學典籍《本草綱目》、《三元延壽》、《開寶本草》等均有記載。說魔芋有毒、味辛、性寒,有解毒、消腫、行淤、化痰、散積等多種功能。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魔芋食品如今超市裡有(日本開發出多個品種),該食品不僅味道鮮美,口感宜人,而且有減肥健身、治病抗癌等功效,是以近年來風靡全球,并被譽為“魔力食品”、“神奇食品”、“健康食品”等。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南宋時,笕橋一帶曾種植玉環菜、道人菜等幾十種“菜茹”。明成化《杭州府志》:“甘露子(即玉環菜),産仁和。”清康熙《杭州府志》:“玉環菜,出艮山門外。”清《東郊土物詩》中李睿的《玉環菜》詩雲:“甘露降何年,團栾長不散。一時茁靈芽,仙味傳眇漫。節比菖蒲多,色奪玉芝燦。鄉園正熏風,奮锸行可喚。”該詩舉出玉環菜的特征——“節比菖蒲多,色奪玉芝燦”,收獲時要“奮锸”,将它從地下挖出來。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玉環菜因形狀像玉環而名。其實更像螺蛳、寶塔,甚至有點像冬蟲夏草、蠶寶寶。它的學名叫甘露子,又名地藕、寶塔菜、螺蛳菜、地蠶、土蛹、土蟲草、草石蠶、一目一露子等。《鹹淳志》:“甘露子,三四節連生如貫珠。”這菜一般做醬菜,杭州人俗稱“寶塔菜”、“素螺蛳”。玉環菜很爽口,且祛火,具有提神醒腦、開胃化食、補肝腎兩虛、強腰膝筋骨之效。功能與冬蟲夏草相當,享有“蔬菜珍品”美稱。清乾隆時,杭州東郊種玉環菜。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菜場裡的素螺絲醬菜 攝影@子夷

弄口醬菜廠在枸桔弄,該廠出的什錦菜又叫八寶醬菜。八寶醬菜由八九種蔬菜合成,裡面有那狀若螺蛳、蠶寶寶的玉環菜。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60年代杭州地圖中的枸桔弄,現在隻存在于站名了。 攝影@子夷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諸多貝殼類軟體動物裡,有一種叫蛏子,俗稱“海裡的人參”,是百姓飯桌上的美味佳肴,菜館裡一盆“蔥油竹節蛏”很吊食客胃口。蛏子長如中指,比筷子要粗,兩扇很薄很脆的長殼,殼表面常長有一層綠褐色的薄皮,合抱成竹筒狀(有一種竹節蛏,稍細小些,售價略高);殼内柔軟的身體呈乳白色,晶瑩如玉;一端是頭部,有眼睛;下端似磨秃的毛筆,會蠕動。許是柔嫩的緣故吧,清城東著名文人翟灏稱之為孩兒蛏。

古人捕捉蛏子的方式很怪——垂釣。有張漣《東郊土物詩·釣蛏》為證:“有客學漁師,坐釣沙嘴月。寸寸白璧光,中腸堅外骨。鮮食取給便,澄沙掇未竭。不等蛤與螺,赤手探凹窟。”沙嘴月下垂釣蛏子,俨然一幅古畫圖。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在一般人的想象裡,蛏子和蚌、蛤、蚬一樣,移動緩慢,直接用手或器具捕撈就是了,省時又省力,何必借魚鈎垂釣?其實蛏子不是那麼好抓的,栖息于江海灘塗中的蛏子身體大部分在泥沙中(身下形成一條升降通道),頭部觸須極為靈敏,遇到危險或環境不良時,強而有力的錨形斧足會快推速沉。就像跳跳魚一樣,很難抓到。有人借助器械挖,但在一定深度的水裡,就未必奏效,是以古人會采用釣的方式。

2019年8月,我一家去大連親家吃喜酒,某日遊鲅魚圈景點,隻見灘塗上都是篩子眼一樣的洞穴,不少人在灘塗上彎腰,身旁一隻隻水桶裡盛着剛挖上來的蛏子等。我向趕海人請教:有沒釣蛏子一說?那人的意思是,景點裡這麼挖無非是玩玩的,真正要想釣,必須有個安靜的環境,不然它早躲得無影無蹤。釣具通常是一根剖開的,堅挺而筆直的小竹竿,下端牢牢綁上一截縫衣針,尾端做成稍彎上翹的鈎,蛏子在水底露頭時不可驚動,等看清楚後,釣鈎直接插向蛏子開口處,蛏子一驚一痛,馬上夾閉,這時快速拎出水面就是了。其釣法和釣黃鳝略有不同,但都很“野蠻”,都需下手快。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趕海人說天冷時蛏子也能釣,一般用腳在灘塗上用力一跺,冒水大的洞穴下面往往躲着蛏子。跺腳和下鈎須眼疾手快,稍一遲緩,蛏子就會鑽到釣鈎無法伸入的地方去。釣時也有技巧,由于看不到,僅憑感覺,須順着冒水的方向插下去,觸及殼體,就順勢旋轉小半圈,蛏子一受驚吓,會合攏兩片外殼,這時釣鈎提起即可。

據說還可用鹽“釣”蛏子,先用鏟子将表層泥沙除去,看到蛏子窩(即圓洞),馬上灑上少許細鹽,蛏子遇到濃鹽刺激會自己爬上來,用手拽出就是了。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用鹽釣蛏子 圖自新華社視訊《趕海挖“蛏”正當時》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在一般人的印象裡,鲻魚産自錢塘江,自新中國成立後,似乎沒聽說内河産鲻魚。其實清代杭州的東河、五裡塘河裡是有鲻魚蹤影的,距錢塘江更近的笕橋、彭埠一帶就更不用說了。

清乾隆《仁和縣志》記載東河人在仲春時節捕捉一寸長的鲻魚苗,放在池塘裡,養到秋天就有一尺許,“腹背皆腴,為河魚之最。目赤而身圓,鱗黑,至冬能牽泥自藏。”那時東河壩子橋有鮮魚行,五月開城河之期,每天一早,漁民劃着船,或提着各種裝水産的器具,在甘露亭開市買賣,熱鬧非凡。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鲻魚屬洄遊性魚類,喜歡生活于淺海、内灣或河口水域,為廣鹽性魚類,生命力較強。鲻魚身圓頭扁,骨軟,别稱子魚、烏頭、烏鲻等,3000多年前,鲻魚是王公貴族的席上珍馐,有鲥舅之稱,言其味若鲥魚。鲻魚到底好不好吃?南宋《鶴林玉露》裡有記載:秦桧妻某日入後宮與韋太後閑聊,太後說“近日子魚(鲻魚)大者絕少”,對曰“妾家有之,當以百尾進”。待秦婦回家一說,秦桧怪她失言闖禍了。趕緊與府中的幕僚商量對策。第二天往宮裡送去一百尾青魚,韋太後看後撫掌大笑:我說秦桧老婆是個村婆子,果然如此,這個是青魚,不是子魚,二者相差大啦!這件事說明秦桧做人處處小心,很弄得靈清。既然皇太後記挂鲻魚,而秦桧妻一開口就說送百條,看來那野生鲻魚說不定還是“貢”魚。秦府當年位于斷河頭南端,斷河頭到艮山水門的東河長約八裡,從東河裡捕撈上來的魚類,都在水門旁的甘露亭魚市上市,身為丞相的秦桧要吃鲻魚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

清翟灏《甘棠村雜詠》:“孩兒蛏嫩釣盈筐,童子魚鮮一尺長。好認金獅沽玉醴,更來白石買黃羊。”詩裡提及一尺長的“童子魚”。童子應是修飾詞,意謂這種魚像童子一樣,很鮮嫩。魚的種類很多,童子魚是否指鲻魚?不敢肯定,但可能性确實很大,如果是鯉魚、鲢魚等,翟灏根本沒必要這麼“彎彎繞”。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清《東郊土物詩》裡有倪一擎《鲻魚》:“橫塘亘五裡,水逐荻苗長。時來品水饈,文鲻極隽爽……詩末注:鲻魚,以艮山門外五裡塘産者為佳。”厲鹗《食鲻魚》:“一尺銀鲻美,東河亦水鄉。躍時過暑雨,肥處近秋光。收得西施網,調成介象姜。吳船通酒市,風味付廚孃。”清姚思勤《東河棹歌》也談到:“六月銀鲻一尺長,算盤珠美喚侬嘗(注: 鲻魚肝,諺稱“算盤珠”)。侬家慣結臨波網,生長東河是水鄉。”姚思勤說鲻魚肝像算盤珠,味道特别鮮。

除了鲻魚肝,鲻魚的籽也是美食,台灣地區叫烏魚子。央視台《舌尖上的中國》曾拍攝高雄碼頭卸下一箱箱烏魚的景頭,烏魚子從魚肚裡取出,經腌制加工後,切薄片裝碟,噴高粱酒,火槍一炙,皮面微焦如痂,這時香氣撲鼻,配以大蒜薄片,吃起來風味獨特,被評為下酒妙品。烏魚子形狀像一錠墨,日本人稱作“唐墨”。

《杭州通鑒·錢塘江九堡江面捕獲千斤鲨魚》:“1957年6月9日清晨,蕭山縣漁民協會第三組漁民,在錢塘江九堡段江面捕獲一條600多公斤重的大鲨魚。6月6日下午,沿江漁民發現一群鲨魚從杭州灣溯江而上遊到了七堡江面。次日,又回頭向杭州灣遊去,被困于九堡江面淺水中,9日清晨,其中一條離群活動,漁民們立即組織20條漁船将其重重圍住,最終将其捕獲。”這說明早年錢塘江曾連鲨魚也在遊動。

艮山門外以前是南宋官園?杭州的蔬菜王國曾經都在這裡...

▲杭州捕獲鲨魚時舊照,不過也有争議,從這嘴看來,是不是可能是海豚?歡迎一起在留言區讨論。攝影@鐘久安 供圖@章勝賢(注:照片上的時間與杭州通鑒中的差了一天)

杭州東郊曾産蛏子、鲻魚,那時江河水質相似,尚屬斥鹵之地,是以繁衍這樣的水生物種。而随着時間的推移,上遊的泥沙在逐年往外退去,加上人工圍墾海塗,靠近艮山門一帶與江相通的河流成了完全的淡水河,已不适應蛏子、鲻魚、海蛳等生長繁殖(錢塘江裡仍有鲻魚、黃蚬等),許多物種就都這麼漸漸地自然滅絕了,這是客觀規律,誰也改變不了,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用文字把它記載下來。

城東風物好,這些風物見證了城東的城市進化曆史,是深藏在人們記憶中的歲月痕迹,人到老了,最記得的還是故鄉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