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獻忠3億寶藏不可能不翼而飛,但究竟藏于何處?疑似在成都出現

作者:小董曆史

在天府成都一直流傳着這樣一句話,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有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據說這是破解張獻忠藏寶之地的謎語,而300多年來不時有人在岷江撈出寶藏,似乎也說明張獻忠寶藏之說并非空穴來風,那麼張獻忠的巨額寶藏究竟從何而來,。是否真如傳說中那樣沉入岷江之中呢?接下來我們就帶着這個疑問一起去探個究竟。

張獻忠3億寶藏不可能不翼而飛,但究竟藏于何處?疑似在成都出現

張獻忠生于公元1606年,陝西定邊縣人,公元1630年也就是明崇祯三年,恰逢明末亂世 宦官當權 民不聊生,張獻忠在家鄉定邊追随王嘉胤起事。王嘉胤死後,張獻忠改投闖王高迎祥,和李自成同為高迎祥的左膀右臂,但是俗話說 一山不容二虎,不久後張獻忠與李自成鬧掰,李自成進攻黃河流域,而張獻忠則率部進攻長江流域。到了公元1643年,張獻忠攻下武昌後稱帝建立大西政權,張獻忠的第一筆财寶可能就是來源于武昌,清朝文人趙吉士在《寄園寄所寄》中說,他将楚王朱華奎塞進竹轎 抛入湖中溺死,自己則盡取王宮中金銀上百萬,載車數百輛。

張獻忠3億寶藏不可能不翼而飛,但究竟藏于何處?疑似在成都出現

公元1644年,張獻忠又率兵進入四川地區,據說張獻忠攻下成都後 在成都燒殺搶掠,使得整個成都城的金銀珠寶又全部進了張獻忠的口袋。清人劉景伯在史書《蜀龜鑒》中也有相關的記載,張獻忠從各州郡的富商大賈處掠取的錢财,少則數千兩黃金 多則上萬 拿到錢後還殺人滅口,可以說殘忍暴虐 張獻忠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至于他是怎麼在成都燒殺搶掠的,關注我,咱們有空再講。張獻忠為了獨吞這些錢财可謂是想盡辦法,他對搶掠所得财産定下嚴格的規矩,部下若私藏金銀一兩 斬全家,藏十兩 本人剝皮 斬全家,如此一來整個四川之财盡歸張獻忠一人所有。加上之前在武昌獲得的财物,此時的張獻忠用富可敵國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張獻忠3億寶藏不可能不翼而飛,但究竟藏于何處?疑似在成都出現

為了宣揚自己的财力,張獻忠還在成都舉辦鬥寶大會,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他都多有錢似的,24間屋子擺滿各種各樣的奇珍異寶,金錠銀錠,令人目不暇接,瞠目結舌。有曆史學家猜測張獻忠至少擁有千萬兩白銀,按明末一兩白銀相當于現在300元人民币來計算,張獻忠擁有的财力相當于現在30億人民币。人常說人生最可悲的就是人死了錢沒有花完,而這種悲哀的事情就恰好發生在了張獻忠身上。

張獻忠3億寶藏不可能不翼而飛,但究竟藏于何處?疑似在成都出現

1646年,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連同吳三桂,率清軍由陝南進入四川,攻打張獻忠,而張獻忠就在本次戰争中被清軍射殺,而張獻忠的巨額寶藏也随着他的死亡而銷聲匿迹,那麼張獻忠的寶藏究竟到哪裡去了呢?關于這個問題的答案 民間流傳最廣泛的說法就是,清軍來時張獻忠把所有的寶藏都沉入了岷江,據《明史》記載 張獻忠在被迫撤離成都前,讓部下在岷江修築高高的堤壩,然後又下令将岷江裡的水抽幹,在堤壩下遊的泥沙中挖出數丈深的大坑,将劫掠來的财寶全數傾倒其中,再重新決堤放水,将大坑沖平淹沒,掩人耳目,後來的史書《明紀》也一字不易地抄錄了這條史料。

張獻忠3億寶藏不可能不翼而飛,但究竟藏于何處?疑似在成都出現

但是《彭山縣志》上對張獻忠寶藏的下落卻另有說法,清軍來時 張獻忠準備率兵撤離成都,但是此時清軍已經将陸上交通全部封死,是以張獻忠隻能從水路撤離成都,他把所有的金銀珠寶都裝在船裡準備運出成都,但船隊沿岷江剛行至彭山縣江口境内,便遭到當地的地主武裝楊展部隊的襲擊,張獻忠軍隊不敵,最終不得已退回成都,但是許多滿載金銀的木船卻因為受到攻擊,連船帶金銀珠寶全部沉入到了岷江之中。

張獻忠3億寶藏不可能不翼而飛,但究竟藏于何處?疑似在成都出現

民間還有一種說法是張獻忠自知不敵清軍,在大軍撤離成都前提前讓手下做了許多木筒,将銀錠灌藏其中 然後投入岷江之中,使其順水漂流,準備在岷江下遊處打撈,但是在張建忠離開成都的途中,卻遭遇到楊展軍隊的埋伏,雙方發生激烈争鬥,但最終張獻忠的軍隊被楊展的軍隊打敗,丢入江中的木筒由于無人打撈全部沉入江中。通過以上三種說法我們不難發現,張獻忠的寶藏都和一個地方有關 那就是岷江,那麼張獻忠的寶藏是否就藏于岷江底下呢?

張獻忠3億寶藏不可能不翼而飛,但究竟藏于何處?疑似在成都出現

最早的關于張獻忠寶藏的說法是說被楊展所得,張獻忠與楊展的那場戰争在曆史上确有其事,但是當時的楊展并不知道張獻忠把寶藏全部都藏在船中,據說當時有有漁民在江中打撈出銀子之後,楊展才派遣士兵在江中打撈張獻忠的沉船,結果張獻忠的巨額金銀财寶盡歸楊展所有。而根據相關的史料記載,楊展是今四川樂山人,在明末清初的戰亂中,樂山地區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唯有楊展在樂山地區生活富裕 過着衣食無憂的日子。據此可知,張獻忠的寶藏被楊展所獲的可能性很大。

張獻忠3億寶藏不可能不翼而飛,但究竟藏于何處?疑似在成都出現

也不知道是不是楊展當時沒有把寶藏清理幹淨,以至于後來的清朝和民國也有人發現了類似的東西,例如乾隆時期孫士毅也在岷江中撈出了大量黃金,但當鹹豐皇帝下令尋找寶藏的時候卻一無所獲。據說民國時期的楊白鹿與好友馬昆山在1938年,曾派遣大量的士兵在岷江中尋找張獻忠的寶藏,最終他們發現了大量的石鼓和石牛,這與當地流傳的民歌不謀而合于是大家都以為張獻忠的寶藏一定就在岷江之中,但是當他們繼續打了的時候卻隻發現了大量的銅錢,而那些傳說中的金銀珠寶卻始終沒有出現。

張獻忠3億寶藏不可能不翼而飛,但究竟藏于何處?疑似在成都出現

這麼多年來雖然并沒有大量的珍寶從岷江中流出,但是有一些百姓卻偶爾能從江中撈出一些金銀器物,1990年 彭山縣當地百姓就曾打撈出兩個銀錠,1998年 當地村民在逃殺的過程中也撈出一個銀鼎,2005年 當地引水工程隊也在地下三米的地方,挖出一個内有七錠銀元的圓木,而且銀錠上還赫然刻着崇祯十八年的字樣。根據相關專家的鑒定得知,這些銀錠确實來源于當年各地繳納的賦稅,在時間上也與當年張獻忠進攻長江流域的時間相同,這些零星點點的發現似乎再一次說明,當年張獻忠的所有的寶藏就在這岷江之中。

張獻忠3億寶藏不可能不翼而飛,但究竟藏于何處?疑似在成都出現

是以我國相關部門還特意組織了考察隊,對岷江流域的地質進行勘測 但由于年代久遠終無所獲,三百多年來張獻忠的寶藏一直吸引着人們去探索,但是這些寶藏究竟是否存在呢?目前仍然沒有一個确切的定論,但是我相信随着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史料的佐證,關于張獻忠寶藏的秘密終會被我們解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