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季羨林:國寶也有“叛逆期”,大師清華讀書時的日記,太真實了吧

作者:墨染沉香

第一次看到“季羨林”這個名字,是因為一篇提名為《清塘荷韻》的獨幕喜劇文。先生以超然脫俗的筆法描寫洪湖蓮子如何在不被關注、不被精心照料的情境下開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别樣紅。”的美景。這篇散文讀來隻覺辭藻脫俗,卻又滿口生香。

季羨林是現當代著名的國學大師,成就頗高。不過,關于這位大師的奇聞異事也不少,記錄在他的日記中。

季羨林:國寶也有“叛逆期”,大師清華讀書時的日記,太真實了吧

季羨林先生享譽頗多,就不需贅述。他學識淵博,貫通古今。是我國現當代文化史上的著名東方學大師、文學家、語言學家,同時也是著名的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他身為“南饒北季”之一,在近代中國文化屆也是非常有地位的,曾經出任北京大學副校長,是北大的終身教授,不過季老先生雖然與北京大學緣分頗深,但是呢,他的大學時代卻是在清華度過的,他的很多趣味故事也都是發生在清華。

季羨林:國寶也有“叛逆期”,大師清華讀書時的日記,太真實了吧

季羨林老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對于佛學、國學、語言學等等皆有研究著述,有衆多譯著,除此之外,季羨林先生在文學上也頗有建樹,他的散文随筆多有佳作,更有多篇作品被選入國文教科書。季羨林對于學術界的貢獻不可謂不豐厚,是以,“國學大師”、“學界泰鬥”、“國寶”這樣的榮譽稱号對于季老來說絕非溢美之詞,絕對是名副其實的敬稱。

不過,即便是國寶級别的大師人物,在讀大學的青春歲月裡,有沒有年輕人的或“幼稚”或“叛逆”的行為呢?當然是有的,而且爆料的不是小道報紙,而是季羨林先生自己的日記,從先生的日記中,我們可以看到季老先生年輕時的風貌。

季羨林:國寶也有“叛逆期”,大師清華讀書時的日記,太真實了吧

1. 讨厭考試,讨厭寫論文

季羨林先生讀書時也是很不喜歡考試的,他的日記中有這樣幾則記錄:對于寫畢業論文要求寫二十頁的要求,季羨林先生的反應是這樣的,他覺得自己真寫不了二十頁,但是,“又不能不勉為其難,隻好硬着頭皮幹了。”,開始寫論文的時候也會忍不住吐槽說“開始作論文,真是論無可論。”。在翟天臨時代到來以前的大學生便苦論文深矣,不知道若是季老先生被要求在翟天臨元年之後寫論文,會在日記裡怎樣吐槽呢?

季羨林:國寶也有“叛逆期”,大師清華讀書時的日記,太真實了吧

季老先生年輕時不僅會吐槽論文,和當代所有大學生一樣,還會吐槽考試。他在日記中這樣寫到“考題非常讨厭。”,這已經是比較溫婉的說法了,語氣比較激烈的有這樣的“考他娘的什麼東西?”。更不要說還有筆者讀書時期每逢考試周必定在朋友圈瘋轉的這段話:“今天仍然拼命看書,因為明天就要考了。學期的成績就全仗這兩天掙,現在更感到考試無用與無聊。”可見人類的悲歡有時候也相通,比如季羨林先生在上個世紀對考試和論文的看法就很能令當代大學生産生共鳴。不過筆者還是要提醒大家,共鳴歸共鳴,考試還是要認真對待的。畢竟我們大多數人不是季羨林先生這樣的大天才和大學問家,考試不通過還是非常痛苦的。

季老的日記中有不少吐槽的内容,包括吐槽老師,吐槽其他人等等。在他的日記中受到比較多的吐槽的,是一位姓葉的老師。例如:“我以為老葉不上班,他卻去了,我沒去,不知放了些什麼屁。”,還有并未寫明細節的吐槽“老葉,不亦樂乎。”

除了吐槽葉老師,季羨林先生也會吐槽其他老師,比如在他的日記中有一段話,并未指明對象,但卻是比較激烈的語氣:“媽的。這些個混蛋教授。”像這樣的吐槽段子,在季羨林先生的日記中并不少見,他吐槽别人,也吐槽自己,吐槽喝多了豆漿,吐槽做體育運動,吐槽自己忘記寫日記等等。可以看到年輕的季羨林先生在當時對生活有抱怨,但是卻仍然在認真地生活。

季羨林:國寶也有“叛逆期”,大師清華讀書時的日記,太真實了吧

通過季羨林先生的日記,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到一個更加真實的、更加鮮活的國寶大師。我們也能學習大師的生活态度,用積極樂觀的态度,更好地過屬于我們自己的人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