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減”變“雙赢”奎文區德潤學校建起孩子成長的教育新生态

作者:齊魯壹點

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濰坊市奎文區德潤學校繼續優化“三生學導”課堂,在“以生為本,以學定教”的理念引領下,立足學校實際,以提高教學品質為中心,将“減負增質”進行到底,打造科學減負瘦身的“課堂營養正餐”和“課後作業自助餐”,将課内課外貫通起來,統籌推進,做好課後服務保障,用好評價指揮棒,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變“雙減”為“雙赢”。

“雙減”變“雙赢”奎文區德潤學校建起孩子成長的教育新生态

<b>作業納入教學一體化設計</b>

<b>作業自助餐讓學生“吃飽吃好”</b>

新學期,家長和學生們感受到了作業的全新打開方式。作業用時公示、作業難度自選、作業形式創新……德潤學校将作業納入教師教學評一緻性的研究當中,統籌并重,從課程到教學到作業,進行一體化設計,保障作業的品質,并通過“作業自助餐”等方式,切實減輕學業負擔。

王同學是德潤學校五年級的學生,回顧過去做作業的經曆。“以前,老師布置的作業多是抄寫、做題,即使會了也得寫,不喜歡也得完成,自己就随便應付,寫得很潦草,經常因為作業被爸爸媽媽批評。”

這學期,随着“雙減”政策提出,德潤學校作業改革有三種作業已經不再布置給學生了。德潤學校國小部主任蔣倩倩介紹,“從這學期開始,随着市教科院作業設計與評改‘三個十條’的出台,老師們精心設計作業,堅決避免布置機械重複、死記硬背、繁難陳舊的三種作業。”

實體教師王凱介紹,以前布置的實體作業一般是用書面習題的形式,現在更多的采用家庭小實驗,比如觀察家用電器銘牌這樣的實踐性作業,一題多練,孩子更歡迎,也更喜歡學習實體了。英語教師張娟娟說,以前英語老師布置作業多是單詞背誦默寫的形式,現在則是以“作業超市”的形式,設計聽、說、讀、寫等多種類型的英語作業,供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自主選擇。

高品質的作業設計,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具體的實踐中,學校堅信,作業改革的關鍵在教師,重新整理教師作業設計理念,提升教師作業設計能力是根本。德潤學校副校長莊春榮告訴記者,學校圍繞濰坊市對作業設計、作業标準、作業評改三個方面的要求,引領老師們緊緊抓住作業的育人功能,設計研究型、實踐型、創新型作業,并以作業自助餐的方式推送給學生。老師在布置作業前,自己一定先把作業做一遍,以確定作業更有實效,同時,也保障作業數量更加合理。作業從課前到課中到課後,進行一體化設計,確定作業圍繞目标來設計。建立作業協調機制,了解孩子的起點,布置預習。課堂上,教師每節課留出一定時間開展學生課堂練習,并跟進指導,當堂作業當堂達标。保證課内作業不帶到課外,提高課堂實效。

王同學說,“現在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作業。我特别喜歡閱讀、做手抄報、課題研究類的作業,每天很短的時間就完成了,書寫也工整了,經常被老師表揚,爸爸媽媽也經常獎勵我。我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做喜歡的事兒,彈彈琴、跳跳繩、跳跳舞、讀喜歡的書,感覺每天都過得特别充實。”王同學的媽媽表示,“我和他爸經常因為作業訓孩子,有時候還忍不住動手,家裡經常是雞飛狗跳。這學期開始,孩子作業少了,也有興趣做作業了,我們家長負擔減輕了很多。作業形式也靈活了,特别是一些動手的作業,孩子非常喜歡,根本不需要我們督促了。孩子做完作業後,我們也有心情跟孩子聊天啊,讀書啊,到室外活動啊,交流多了,跟孩子關系更融洽了,家庭氛圍更好了。”

“雙減”變“雙赢”奎文區德潤學校建起孩子成長的教育新生态

<b>課内高效率,課後低負擔</b>

<b>“三生學導課堂”減負增效提質“給力”</b>

學校校長陳靜表示,作業減負不是降低教學品質。德潤學校将“減負提質”的重點瞄準課堂教學,向課堂要品質,通過開展教學評一緻性研究,做到因材施教,讓孩子們在課内學會、學好,真正實作課内高效率,課後低負擔,品質有保障。

基于多年來“三生學導課堂”的研究成果,德潤學校緻力于讓學生達到甚至高于國家課程标準中的各項要求,使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德潤學校圍繞“課堂教學模式”“課程融合”“學科知識建構”,突出教研活動的針對性、研究性、時效性。教研活動圍繞學科知識結構,細研課标,國小部通研一至六年級教材,國中部研通七到九年級教材,形成整體知識結構體系。

學校副校長莊春榮介紹,“在德潤學校,所有學科都建起自己的學科課程體系,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融入在一起,從學科到單元再到課時,形成課程資源庫。每本教材每個單元每個章節每個課時,都有機融入。學科内有整合,學科間也有整合,讓學習跨出了課堂、教室的限制。”

“向課堂每分鐘要效率”,在德潤三生學導課堂中,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任務單自學後,老師引導學生從課堂上充分擷取知識,在課堂教學中錘煉思維與智慧。一堂國文課中,将國家課程、閱讀、名家欣賞、生活随筆融入到一起。課上,教師在學生自主預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主互學、教師精講等方式展開有針對性地教學,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恰如學校副校長莊春榮所說,“課堂的管理看似學校管理的一個小任務,卻是撬動整個教學改革的重要内容。課堂是落實‘雙減’的主陣地,在相同時間内,學生學習的内容更多了,在每一節課上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品質,達到了學精學好的目的。老師以問題為導向精心進行教學設計,針對重難點進行系統梳理,形成自主學習任務單,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當堂落實每節課知識點,做到應教盡教,應學盡學,應檢盡檢,應會盡會,為學生提供科學有效的‘營養正餐’”。

老師在校時間延長,校本研修日趨碎片化、辦公室化,這就要求備課組或教研組在選題、選材和任務布置上更精準、更高效。作為濰坊市基于課程标準的教學改進行動核心校,德潤學校老師們成立課堂與作業命題設計項目研究團隊,以核心帶動、全員參與的方式在課堂中進行實踐和探索。同時,團隊專注于基于課程标準的作業與命題研究,聚焦中考高命題方向,重點研究實踐性、研究性、跨學科融合作業,研究情景化和大單元命題設計,圍繞目标設計課程課堂,設定作業,依據目标設定評價,設計評價任務。學校通過課堂大練兵、教學基本功展示等多種教研活動,全面提升教師專業水準,老師減少繁瑣的講解,注重授課的實效,啟發學生質疑、思考,圍繞重點問題交流碰撞,總結提升。

同時,學校優化備課工具,單元備課卡、課時備課單、自主學習任務單“一卡兩單”讓老師将備課重點放在備學情上,老師通過單元備課卡設計備課,将單元目标分解到每一個課時的學習目标,根據目标設計教學評活動,設計每個課時的作業。通過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老師們整體把握單元學習内容與評價,有利于老師形成大單元概念,系統思考學生學習結構,注重學生綜合能力提升。

“雙減”變“雙赢”奎文區德潤學校建起孩子成長的教育新生态

<b>多元課後服務為“雙減”賦能 </b>

<b>素質養成與作業完成“一個也不能少”</b>

提升學校課後服務水準,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也是“雙減”之後一個明顯的變化。德潤學校國小部因地制宜設計自主閱讀、文體、科普、勞動體驗等課後服務指導活動,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着眼于學校未來發展,在每周選修課時間,學部開設的72門選修課程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同時,低年級還開展繪本閱讀、遊戲活動、手工制作等課程,中高年級則開展自主閱讀。在形式多樣而有溫度、有特色的課後時光中,釋放天性,全面發展。

每天,學生們在完成當天學業的基礎上,按自己的興趣特長選擇非學科類拓展課程。學校以校本課程和興趣社團為基礎,開發出豐富多彩、教育性與趣味性相融的課後服務課程,讓課後托管成為同學們的俱樂部,在豐富的課程活動中發現自己、認識自己,尋找自己潛能的生長點。“學校開設了各種各樣的課程,隻要你想獲得一技之長,都可以心有所屬。這學期我參加了書法社團,零基礎的我字寫得越來越漂亮了。”五年級劉同學說道。

在德潤學校中學部,近90%的學生參與課後延時服務,每天近30名教師參與延時服務并進行作業指導答疑。學校發揮家校教育合力,挖掘整合學校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具有實踐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活動,豐富托管服務内容。

11月中旬的一天,在德潤校園内,七年級的學生們開啟了職業體驗課程。在校門口執勤護導的老師裡多了一些少年的身影;餐廳分餐的從業人員都是學哥學姐們;六年級的學生們發現,今天班主任成了七八年級的學哥學姐……老師都退居二線,主角是這一批孩子們。學生班級内自主選崗,組成小組,聘請專業人士為指導老師,課程中體驗、觀察、深度訪談。學校将平時孩子們看不見的崗位開發出來,調動孩子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們自主選擇體驗課程。

這是德潤綜合實踐活動的一景。學校立足于教材資源,融入校本資源,挖掘地方資源,立足學校實際,頂層規劃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圍繞考察探究、社會服務、設計制作、職業體驗及其他四大類,形成了九年一貫制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其中,國際了解教育課、生活觀察課、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勞動教育課程特色鮮明。

開放、靈活、多元的菜單式課後服務課程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的需求,自主學習時段給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學科課業輔導,為有疑問的學生答了疑、解了惑;學科實踐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社團及興趣小組為學生的校園生活增添了絢麗的筆墨……幾年來,德潤學生實踐能力在逐漸提升,綜合素養也在逐漸成長,在各級各類賽事中屢屢獲獎,學校合唱團多次獲省市合唱比賽獎項。男女籃多次獲區冠亞軍,代表奎文區參加濰坊市中學生籃球聯賽,均獲得濰坊市前三名,沖進了省賽!在國學達人比賽,科技創新大賽等各項賽事當中學生的表現都比較突出,屢獲嘉獎。

“雙減”變“雙赢”奎文區德潤學校建起孩子成長的教育新生态

<b>讓家庭教育更有品質</b>

<b>家校溝通“激活”共育生态場域</b>

家校共育才能更好地為“雙減”提質增效,為此,一場“激活”家長們的行動在德潤有聲有色地展開,學校積極開展線上家庭教育講座、家長學校、微型家長會、入戶家訪,與每一個家庭協同合作、并肩同行,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與教育行為,促進家庭教育的高品質陪伴,讓孩子們每日輕裝上陣。

為爸爸媽媽做個菜,飯後和家人散步半小時……這是德潤學校日前給學生們布置的個性化家庭作業。六年級曹同學說,動手操作、觀察生活、調查研究等,我們更喜歡這樣的作業,現在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間更有品質了。

雙減後,家長和學生邊界更清晰,沒有作業,回家時間怎麼安排?德潤學校給出了這樣的答案——針對孩子的全面發展做加法;對學生的自我管理、興趣愛好、身心健康、課外閱讀、體驗探索等做加法;對家長的關注引導、科學陪伴等做加法。每一項主題親子作業都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完成,難度不大卻很有“營養”。做好學生教育的個性化指導,讓現代家庭教育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形成教育合力,共同為學生成長護航。

在德潤學校國小部,低年級根據當天學習内容,引導學生回家進行親子閱讀、口語練習和手工制作。中高年級則以拓展閱讀為主,倡導學生在家自主閱讀,到校後交流分享。布置階段性體育作業,倡導學生回家與父母進行親子鍛煉。設計家務勞動清單,引導學生每天在家長指導下參與家務勞動。體育老師、少先隊定期測評,及時回報結果。

“‘雙減’後,孩子依然保持‘穩’的狀态,是因為我們在學校的引導下,一直關注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兩部分。”就讀于德潤的學生家長李女士表示,“雙減”之後,相比以前,孩子的生活慢了下來。孩子在家閑暇時間增多後,自己一開始也會焦慮,但随着學校課堂的優化還有學校的家長課程開設,給自己吃了定心丸。現在每天都會空出半個小時的親子時光,給孩子擁抱,和孩子散步,與孩子同頻共振。

在落實雙減的過程中,德潤學校在探索輕負擔、高品質的教學中,依然懷匠心、踐匠行、做匠人,不忘初心,持續提供優質、豐富的校内教育供給,培育優秀德潤學子,通過提質增效,增強學生和家長的幸福感、獲得感,走出一條有機統籌、深度融合、貫穿始終的“雙減”之道,讓教育回歸本義,讓教育更有溫度。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雙減”變“雙赢”奎文區德潤學校建起孩子成長的教育新生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