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羅隐 ‖《籌筆驿》賞析

作者:京畿有道

羅隐(公元833-909),字昭谏,新登(今浙江新登縣)人。一說餘杭(今浙江餘杭縣)人。原名橫,因為寫作《讒書》諷刺時政,觸犯權貴,十次考進士不取,便改名隐。晚年投奔吳越王錢謬,官至谏議大夫。其諷刺詩,揭露社會沖突頗為深刻,有《羅昭谏集》。

羅隐 ‖《籌筆驿》賞析

籌筆驿

抛擲南陽為主憂,

北征東讨盡良籌。

時來天地皆同力,

運去英雄不自由。

千裡山河輕孺子,

兩朝冠劍恨谯周。

唯餘岩下多情水,

猶解年年傍驿流。‍

寫籌筆驿的詩,最著名的是李商隐的一首,這首也寫得好。籌筆驿,在今四川廣元縣北,相傳諸葛亮出兵攻魏,在這裡籌劃軍事。一開頭就聯系諸葛亮,再聯系籌筆驿作出高度的概括:“抛擲南陽為主憂,北征東讨盡良籌。”諸葛亮因劉備三顧茅廬去請他,他抛棄了在南陽的隐居生活,為主公劉備分憂,出來輔佐劉備建功立業。北征東讨的運籌帷幄,他的謀劃都是好的。這裡主要是北征,籌筆驿是為伐魏運籌,是北征;東征是陪襯,不是指打東吳。劉備去打東吳,諸葛亮是反對的,他沒有東讨。這裡實際上是“南征北伐”,不說“南征北伐”而說“北征東讨”,因為上句已用了“南”字,為避免重複,是以這樣說。

羅隐 ‖《籌筆驿》賞析

二聯,“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時來句當指赤壁之戰,當時孫權、劉備兩家的兵力,聯合起來也不能與曹操大軍相比。隻是靠了長江之險,曹操北方的軍隊不習水戰。又靠了東風,好用火攻來燒曹軍的戰船取勝,這是利用天時地利來取勝,是以說“天地皆同力”。時運不濟,像李商隐詩裡說的:“歇業無命欲何如?”關羽、張飛都早死了,不能幫助諸葛亮北伐,英雄也不由自主。三聯:“千裡山河輕孺子,兩朝冠劍恨谯周。”諸葛亮死後,魏将鄧艾率軍攻蜀,谯周勸後主投降,後主聽了他的話投降了。蜀國千裡山河,孺子阿鬥輕輕地斷送了。兩朝冠劍:指在劉備和後主兩朝的文臣武将,主要是指諸葛亮,他既管政事,又管軍事,是兩朝冠劍。他如有知,一定是恨谯周的。末聯歸結到籌筆驿:“唯餘岩下多情水,猶解年年傍驿流。”在驿亭的岩下水,還在傍驿流着,像還在懷念諸葛亮。

這首詩先想到諸葛亮,寫他的出山和北伐,肯定他的用兵“盡良籌”,這就跟籌筆驿的規劃軍事結合。既然是“盡良籌”,怎麼他的出師有利有不利?這就開出二聯,歸于時運,時來才有利,運去就難辦了。三聯歸到運去,于是孺子輕棄山河,谯周主張投降。歸結到岩下水的多情。這裡把諸葛亮規劃的勝利和挫折歸于時運。李商隐《籌筆驿》:“管樂有才真不黍,歇業無命欲何如?”也認為北伐的是以不能成功,由于歇業無命,不能幫助他北伐,也歸到命運。溫庭筠《經五丈原》:“下國卧龍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他稱蜀國為下國,稱魏國為中原,含有上國的意思。下國和中原相抗,含有大小強弱不同的意味,是以說“中原逐鹿不由人”,即認為偏處西南的弱小的下國要跟中原強大的魏國逐鹿,是不由人力的,即諸葛亮的北伐要用蜀國來統一中原,這是非人力所能辦到的,這就不把北伐的不能成功歸之于時運或天命了。這樣的看法勝過兩篇《籌筆驿》的看法。

羅隐 ‖《籌筆驿》賞析

再就寫籌筆驿說,李商隐詩的開頭;“猿鳥猶疑畏簡書,風雲長為護儲胥。”何焯批:“起二句即目前所見,覺武侯英靈奕奕如在。”看到籌筆驿上的猿鳥還像在畏簡書,風雲長期在保護營栅,極力寫出諸葛亮的英靈如在。這個開頭是既切題又推尊諸葛亮,寫得非常有力,不是羅隐的多情水傍驿流所能比的。

羅隐 ‖《籌筆驿》賞析

作者簡介:周振甫 (1911~2000),浙江平湖人。1932年肄業于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曆任上海開明書店校對、中國青年出版社編輯、中華書局編審。昆明第一屆文論學會會員,濟南文心雕龍學會會員。1935年開始發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詩詞例話》《文心雕龍注釋》《中國修辭學史》《毛澤東詩詞欣賞》等,專著輯為《周振甫文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