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收複台灣的民族英雄施琅

作者:風雅分享
收複台灣的民族英雄施琅
收複台灣的民族英雄施琅
收複台灣的民族英雄施琅
收複台灣的民族英雄施琅
收複台灣的民族英雄施琅
收複台灣的民族英雄施琅

收複台灣的民族英雄施琅

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泉州晉江軍事家。明末清初人。原為鄭芝龍和鄭成功的部将,投降清朝後被任命為清軍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為同安總兵、福建水師提督,先後率師駐守同安、海澄、廈門,參與清軍對鄭軍的進攻和招撫,1683年率清軍渡海收複台灣。

施琅是福建泉州晉江龍湖鎮衙口人,祖籍河南省固始縣方集鎮。祖先叫施柄,是南宋高宗時期評事官,于1163年(隆興元年)自河南光州固始縣施大莊(今郭陸灘鎮青峰村)南渡入閩,成為了浔海施氏的始祖。施琅出生于一個農民家庭,祖父時家境較為寬裕,到了父親施大宣的時候開始衰落,但施大宣尚義持正,樂善好施,是以在鄉裡名聲很好。施琅生得臉面大額頭寬,施大宣以為這是貴人相,是以對施琅嚴加管教,希望施琅日後成為公侯将相。

少年時代的施琅學書不成,是以放棄去學劍。跟從他的老師學習兵法,各種兵法沒有不精通的,并且智勇雙全。促使施琅充滿自信心。綜觀施琅一生行事,無不透露出自信的性格。 施琅十七歲便從軍,為明将總兵鄭芝龍的部将。 每到作戰的時候肯定是身先士卒,屢立戰功。

後來在鄭成功部下任左先鋒職,追随鄭成功進行抗清鬥争。鄭成功待他非常好,把他看成是自己的得力助手,對他禮遇非常,軍事相關的事務以及機密大事都要和他商量。

1646年(順治三年),清軍統帥博洛利用鄭芝龍的聲望招降其舊部,“奉鄭之命降清的有武毅伯施福、海澄伯鄭芝豹和部下總兵十員,兵将十一萬三千名”。李成棟奉調由閩浙入粵時,施福率施琅梁立等及五千兵馬随征,在撲滅順德縣“海寇”和鎮壓東莞、增城地區的張家玉抗清義師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碑傳記》載:“既而承當要事,從海道出粵東,戰勝攻克,人以嶽家軍目之”。由于李成棟對南方兵将存在歧視心理,在奏疏中說從福建帶來的施琅等官兵“脆弱不堪,無資戰守”,甚至伺機剪滅和解散。施福、施琅、黃廷等人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忍氣吞聲,大有懷才不遇,有功不賞之感。

1648年(順治五年),閩系将領跟從李成棟反清複明。施琅在遣回福建途中遭李成棟部将郝尚久的暗算,“公偵知其事,急拔衆走饒平,踞守閱月突圍出,且戰且行,從弟肇琏、肇序皆随殁軍中”,勉強拖到粵閩交界的黃岡鎮才得以脫身,投鄭成功部下。 成為鄭成功部下最為年少、知兵 、善戰的得力骁将。

1651年(順治八年)施琅随鄭成功下廣東南澳勤王。後因施琅與鄭成功戰略“舍水就陸,以剽掠籌集軍饷”的做法提出反對意見,鄭成功很不高興,削施兵權,令施琅以閑暇人員傳回廈門,時遇清軍馬得功偷襲廈門,守廈的鄭軍主将鄭芝莞驚慌棄城潰逃,當時施琅親率身邊六十餘人主動抵抗清軍,勇不可擋,殺死清軍主将馬得功之弟,馬得功差點被活捉,清軍的率殘兵敗将倉惶逃離廈門。在南澳的鄭成功見軍心動搖,覺得繼續南下已不可能,隻好回師廈門。

1651年(順治八年),施琅在清軍登上廈門島形勢極為嚴峻的時候,曾經率領部卒數十人奮力作戰;鄭成功回到廈門論功行賞,獎給白銀二百兩。表面上是賞罰分明,可是,鄭成功對施琅的傲慢跋扈卻懷有戒心。盡管鄭成功肯定了他在廈門迎戰清軍的功績,卻不肯歸還他的兵權。施琅在廣東時曾經委婉地提請鄭成功注意主力西進後後方兵力單薄的危險,鄭成功聽不得不同意見,解除了他的兵權。在施琅看來,自己在總的用兵政策上提的建議已經被事實證明是正确的,遣回廈門以後又不顧個人安危,奮勇同清兵作戰,滿心以為鄭成功班師歸來将恢複自己的左先鋒職務。不料,鄭成功回到廈門以後,并不讓他官複原職。施琅大為不滿,向成功報告自己心灰意懶,想去當和尚,借以探測成功對他的态度。成功不為所動,叫他另行募兵組建前鋒鎮。施琅見難以挽回,一氣之下剃光頭發,不再參見鄭成功。

1652年(順治九年),曾德事件導緻施琅與鄭成功公開決裂。自從鄭芝龍降清後,曾德似乎不大得志,在鄭成功軍中受施琅節制。施琅既被削去兵權,曾德為求出頭之日,利用過去在鄭氏家族軍隊中的關系投入成功營中充當親随,即所謂“恃鄭氏親昵,逃于鄭所”。施琅聽到消息後,大為憤慨,派人把曾德捉回斬首。鄭成功“馳令勿殺”,施琅卻悍然不顧,“促令殺之”。

鄭成功見施琅違令擅殺鄭氏舊将,斷定他是反形已露,就在五月二十日密令援剿右鎮黃山以商量出軍機宜為名逮捕施琅之弟施顯,同時命右先鋒黃廷帶領兵丁包圍施琅住宅,将施琅和他的父親施大宣拘捕。施琅被捕後,在一些親信部将和當地居民的掩護和幫助下逃到大陸。鄭成功獲悉施琅已經逃入清方管轄區後,怒不可遏,在七月間把施大宣、施顯處斬。施琅得知父親和弟弟被殺的消息,對鄭成功恨之入骨,死心塌地投靠清朝,一意同鄭氏為敵。

1656年(順治十三年),施琅随清定遠大将軍濟度進攻福州,被授予同安副将的職務。後調北京任内大臣期間,甚為貧苦,依靠妻子在北京當女紅裁縫貼補家用所需。

1659年(順治十六年),清廷升任施琅為同安總兵。1662年(康熙元年),施琅升任為福建水師提督,遣軍擊敗鄭經進攻海澄的軍隊,并上書清廷将台灣納入清朝的版圖。終于獲得康熙帝的支援。期間鄭成功在台灣病逝、鄭經繼為延平郡王。鄭經接替鄭成功後,由于内部陳永華(鄭克臧嶽父)和馮錫範(鄭克塽嶽父)發生内讧。病中的鄭經把政務交由長子鄭克臧處理,克臧聰明能幹,做事井井有條,從來沒有過失,也很受鄭經的寵愛和信任。鄭經病逝後,馮錫範毒死鄭克臧,立十一歲的傀儡鄭克塽為延平王,馮錫範專橫,貪贓枉法,大失人心。1664年(康熙三年)施琅由于建議,清朝派他率兵收複金廈新勝,預備進攻澎湖,直搗台灣,使國家四海歸一,邊民無患。

1667年(康熙七年),孔元章赴台招撫失敗後,施琅即上《邊患宜靖疏》,次年又上《盡陳所見疏》,強調不能容許鄭經等人頑抗,盤踞台灣,而把五省邊海地方劃為界外,使得東南地區賦稅缺減,人民愈加貧困;必須速讨平台灣,裁減當地的軍隊,恢複地方上的經濟,增加賦稅,使得民生得以安定,邊疆可以安穩。他分析雙方的力量,指出台灣兵馬總計不滿二萬多,船兵大小不上二百号,他們之是以能占據台灣,是因為汪洋大海為他們提供了保障。而福建水師官兵共有一萬多人,管制的陸上兵馬和投降清朝的官兵也有不少,隻要從中挑選勁旅二萬,足以平定台灣。他主張剿撫兼施,從速出兵征台,以免養虎遺患。施琅這一主張,受到以鳌拜為首的中央保守勢力的攻擊,以海洋險遠,風濤莫測,馳驅制勝,計難萬全為借口,把他的建議壓下來。施琅的議谏被束之高閣,甚至裁其水師之職,留京宿衛,長達13年,但他仍然矢志複台報仇,實作自己的意願。在京之日,他密切注視福建沿海動向,悉心研究風潮信候,每天在府内耐心等待朝廷起用。

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十月,清政府平定了“三藩”之亂後,施琅終于在李光地等大臣的力薦下,複任福建水師提督之職,加太子少保銜。

從施琅的自身條件來看,他的确是攻台清軍主将的合适人選。首先,施琅生長在海邊,自幼随父從事海上貿易活動,精通航海,對海疆的氣候、地理等方面的情況了若指掌。從軍後,轉戰東南沿海,有豐富的海戰經驗。其次,施琅通曉兵法、戰陣,并一貫主張以武力統一台灣,是以多年來精心謀劃對台用兵方略,提出“因剿寓撫”的戰略方針及一整套實施方案,不但周密完備,而且是切實可行的。第三,施琅是從鄭氏陣營中反叛出來的,他熟悉台灣鄭氏集團内情,他的智勇韬略也一向為鄭軍官兵所畏懼。他在鄭氏集團中的故舊很多,為他争取内應和進行情報工作提供了便利條件。第四,施琅不但是武力統一的堅決擁護者,而且對統一充滿信心。

他回到廈門後,便日以繼夜,廢寐忘食,一面整船,一面練兵,兼工制造器械,親自挑選工匠和船,曆時數月,使原來全無頭緒的水師船堅兵練,事事全備。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督率水軍由銅山出發。在進攻路線的選擇上,施琅根據風向和敵方防禦情況的情報,決定清軍船隊從銅山(今福建東山島)啟航,乘六月的西南季風向東穿越台灣海峽,首先奪取地處澎湖主島以南、鄭軍防守薄弱的八罩島。這樣就可獲得船隊的錨泊地和進攻出發地,占據上風上流的有利位置向澎湖發起攻擊。攻下澎湖,扼敵咽喉,然後兵鋒直指台灣,可順利實施“因剿寓撫”的戰略方針。

六月十六日,清軍艦隊向澎湖鄭軍發動第一次進攻,初戰失利。施琅很快吸取教訓,對下一步作戰行動進行了周密籌劃和部署。施琅将清軍分為四部分:施琅親率56隻大型戰船組成的主攻部隊,正面進攻鄭軍主陣地娘媽宮;總兵陳蟒等率領由50隻戰船組成的東線攻擊部隊,從澎湖港口東側突入雞籠嶼,作為奇兵,配合主攻部隊夾擊娘媽宮;總兵董義等統率另50隻戰船組成的西線攻擊部隊,從港口西側進入牛心灣,進行佯動登陸,牽制西面的鄭軍;其餘80隻戰船作為預備隊,随主攻部隊跟進。十八日,施琅先派戰船攻取澎湖港外的虎井、桶盤二島,掃清了外圍。二十二日早七時,經過充分休整和準備的清軍向澎湖鄭軍發起總攻。經過9小時激戰,清軍取得全面勝利,共斃傷鄭軍官兵1.2萬人,俘獲5000餘人。擊毀、繳獲鄭軍戰船190餘艘。鄭軍主将劉國軒乘小船從北面的吼門逃往台灣。此役清軍陣亡329人,負傷1800餘人。

此後,施琅又一面加緊軍事行動,一面對占據台灣的鄭氏集團施以招撫。在施琅大軍壓境之下,鄭克塽茫然地說:“現在台灣人心風聲鶴唳,繼續守衛台灣恐怕右邊啊;士卒滿目瘡痍,再戰下去恐怕難以取勝。還是應當請降,以免今後追悔莫及。”鄭克塽聽從了劉國軒的勸告。

八月十三日,施琅率領舟師到達台灣,劉國軒等帶領文武官員軍前往迎接。施琅入台之後,主動前去祭鄭成功之廟,對鄭氏父子經營台灣的功績作了高度的評價,并稱鄭氏收複台灣是為國為民盡職的舉動,對鄭成功毫無怨仇。祭祀完成之後,施琅哽不成聲,熱淚縱橫。鄭氏官兵和台灣百姓深受感動。贊揚施琅胸襟寬廣,能以大局為重。冷靜處理公義私怨的關系,遠非春秋時期的伍子胥所能比拟。

當時,清廷内部對台灣地位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是否留台存在争議。施琅上疏力主留台衛台。在分管兵部的清朝東閣大學士(宰相)潘湖叟黃錫衮的支援下,施琅(乃分管兵部的内閣大臣潘湖叟黃錫衮的妹夫)的意見打動了康熙帝和朝中大臣,清廷終于決定在台灣設府縣管理,屯兵戍守。

收複台灣後,在施琅的治理下,規定赴台灣的人不許攜帶家眷。施琅以為惠州、潮州地區的人大多通海,是以禁止與台灣的往來。首先嚴禁廣東客家籍人渡台,理由是那裡出的“海盜”多,以及惠潮之民多與鄭氏相通;對其他地區的人民渡台也嚴加限抑,竟然規定渡台人員不得攜帶家眷,也就是說不許老百姓在台灣紮根,這一政策後來導緻台灣婦女奇缺。是以施琅對台灣的統治構成兩岸往來的最大障礙。

施琅攻占台灣後,奪占田産收入施琅名下的,幾乎占據南台灣已開墾土地的一半之多,名為“施侯租田園”,一直延續到台灣日據時期。收的租子叫做“施侯大租”。“施侯大租”的收納統歸清朝在台衙門代行,并保送至北京轉交施琅世襲業主。如此猶嫌不足,還貪得無厭,連無田無地的澎湖漁民也不放過,施琅向漁民們勒索“規禮”收入私囊。

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施琅逝世,清朝賜谥襄莊,贈太子少傅銜。施琅死後與其妻王氏、黃氏合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