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盤點清朝十帝時的重大事件

作者:底層構造研究

努爾哈赤少年時曾以采參為生,常到撫順關馬市進行貿易活動。後因父祖被明朝誤殺,努爾哈赤遂以先人留下的“十三副遺甲”起兵複仇,開始了其建國稱汗、征戰一生之路。他先後征服了建州女真其他勢力、海西女真諸部和部分野人女真部族,大體上統一女真。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天命汗,建立後金,兩年後誓師伐明,後金軍在四年間接連攻占撫順、清河、開原、鐵嶺、沈陽、遼陽、廣甯等地,并遷都沈陽。

盤點清朝十帝時的重大事件

太祖努爾哈赤

天聰新政,又稱皇太極新政,是後金第二任統治者天聰汗皇太極繼承其父努爾哈赤汗位後采取的一系列不同于前任統治者的改革舉措,為日後清朝的入主中原奠定了基礎。

為清朝宗室爵位中的第三等爵位,位于多羅郡王之下,固山貝子之上。

大貝勒代善,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元妃佟佳氏所生,1583年七月初三出生,清太宗皇太極之兄。他的後裔可以無限世襲禮親王王爵,是鐵帽子王。天命元年(1616年),後金政權建立時,代善被封為和碩貝勒,稱大貝勒,為正紅旗旗主。在伐女真各部、征蒙古、攻明朝曆次戰役,頗見其功。天命五年(1620年),父親努爾哈赤的小妻塔因查檢舉代善與大福晉(阿巴亥或衮代中一人)有暧昧關系,“大福晉即以金珠妝身獻媚于大貝勒”,但父親努爾哈赤未怪罪于他,僅廢大福晉。

努爾哈赤駕崩後,因為代善擁立皇太極有功,後尊為禮親王。惟因位尊年長,招皇太極之忌,不斷以輕視君上、貪财違法、虐待屬人、越分妄行等罪名遭貶斥,終使不問政事。

皇太極死後,為消弭政争,代善排除解紛,奉福臨繼位,代善對清朝之建立與入主中原貢獻極大,順治五年十月十一(1648年11月25日)死于北京。

代善家族在清朝十二個鐵帽子王中雄踞三家(禮親王、克勤郡王、順承郡王),其次為多铎家族的兩家(豫親王、睿親王)。

皇太極早年譯名不定,或作“黃台吉”、“洪太極”、“洪太主”、“洪佗始”等,乾隆年間改用現譯,沿用至今。他是後金建立者努爾哈赤(尊為清太祖)第八子,在1626年努爾哈赤逝世後繼承汗位,年号天聰,當時後金的實際統治區域為現中國東北大部及俄羅斯遠東部分地區。在位期間,後金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因持續對明朝發動戰争,是以大力發展生産,主導改革,提拔和招攬人才,招降明臣明将,重用漢臣(如:範文程),仿效漢制,提升漢人地位,緩解滿漢沖突,設立文館,是為清朝内閣的前身,改女真族名為滿族,定滿語為國語。

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極之弟,母為努爾哈赤大妃阿巴亥(烏拉納喇氏),同母兄英親王阿濟格,同母弟豫親王多铎。初稱台吉。1626年封貝勒,後因戰功封“和碩睿親王”。

順治朝多爾衮攝政時期,清軍入關,對清朝入主中原起了關鍵作用。今北京故宮東側南池子大街東側的普度寺,即原為多爾衮在京城的宅邸。

盤點清朝十帝時的重大事件

多爾衮

及至皇太極去世時,多爾衮兄弟掌有正白旗與鑲白旗,共有65個牛彔(一牛彔為300人),占八旗全部210個牛彔的31%,足夠和皇太極長子豪格争奪皇位。豪格繼承了皇太極的正黃旗、鑲黃旗(共40個牛彔)并自掌有正藍旗(21個牛彔)。多爾衮利用豪格的軟弱使其不能繼位,又畏于兩紅旗的實力(代善一人獨掌兩紅旗,共計51個牛彔;濟爾哈朗上司的鑲藍旗33個牛彔),不敢自己繼位,轉而扶持皇太極九子福臨入承大統。當時福臨年僅六歲,多爾衮和鄭親王濟爾哈朗共同輔政,并實際掌權。

多爾衮攝政時期,清軍入關,滿清入主中原,對清朝開始近300年的統治起了關鍵作用。順治帝對他的稱呼從“叔父攝政王”到“皇叔父攝政王”(1645年)最後演變成“皇父攝政王”(1649年)。多爾衮愛好打獵,出狩場面壯大,光是獵鷹就有一千多隻。府第“翚飛鳥革,虎踞龍蟠,不惟淩空挂鬥,與帝座相同,而金碧輝煌,雕镂奇異,尤有過之者”,順治七年七月下令加派白銀二百五十萬兩,在喀喇河屯(今河北省承德市雙灤區灤河鎮)修建避暑山莊喀喇河屯行宮(為曆史上最早的避暑山莊,位置在今承德市雙灤區灤河鎮的灤河北岸,承鋼醫院一帶)。種種奢華措施使年幼的順治皇帝心生不滿。

多爾衮自稱在松錦之戰中勞累過度,元氣大傷,得了三種病症:一是怔忡之症,二是中風,還患有咯血症。入關後更是“機務日繁,疲于裁應,頭昏目脹,體中時複不快”。順治四年以後,風疾加重,跪拜不便,随着健康走下坡,因而身心煩燥,容易動怒,“上上下下都怕他,據說就是達官顯貴往往也不能直接同他說話,要趁他外出過路時借便谒見。”順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十三日,多爾衮有疾,居家煩悶,率諸王、貝勒、貝子、公等,及八旗固山額真、官兵等獵于邊外。十二月九日,多爾衮因狩獵墜馬,膝蓋受傷,塗以涼膏,竟不治死于喀喇河屯行宮(今河北省灤平縣)。順治帝追尊多爾衮為皇帝,廟号“成宗”。

但兩個月後,順治帝因多爾衮當年獨斷專行且迫害其兄豪格,于順治八年二月剝奪多爾衮的封号,并掘其墓,斬其頭骨,又接連處罰其黨羽剛林、巴哈納、冷僧機、譚泰、拜尹圖等。直到乾隆時才恢複多爾衮的睿親王封号并“追谥曰忠,補入玉牒”,下令為他修複墳茔。

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駕崩,玄烨(康熙,即清聖祖)八歲即位,順治帝遺诏,由索尼、遏必隆、蘇克沙哈、鳌拜四大臣輔政。當時鳌拜在四輔政大臣中地位最低,但因索尼年老多病,遏必隆生性庸懦,蘇克沙哈因曾是攝政王多爾衮舊屬,為其它輔政大臣所惡,是以鳌拜才得以擅權。

盤點清朝十帝時的重大事件

聖祖康熙

鳌拜結黨營私,日益驕橫,竟發展到不顧康熙的意旨,先後殺死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等政敵,甚至還用誣陷并賜死了同為輔政大臣的蘇克沙哈,引起朝野驚恐。康熙震怒,設計擒拿鳌拜,假意與一群小内監在宮内練習“布庫”(即摔跤,滿族的一種角力遊戲),鳌拜以為康熙做的事是小孩子的遊戲,不以為意。康熙并聯絡了兵部尚書王弘祚、兵部左侍郎署武英殿事黃錫衮,要他們在朝廷捉拿鳌拜時,控制京師的部隊,避免鳌拜一黨作亂。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鳌拜入宮時,據說康熙帝讓鳌拜到南書房談話,内侍請鳌拜坐在椅子上(但椅腳已被動過手腳),而另一位内侍在其後扶著椅子。康熙命内侍賜茶(其實茶碗用熱水煮過),鳌拜接茶,茶碗燙手,砰然墜地。鳌拜低頭時,扶椅子的内侍乘勢一推,鳌拜跌倒。于是康熙大罵曰:“鳌拜!大不敬!”。立刻命這群專門“布庫”的小内監出來,撲向跌倒的鳌拜,将之拿下。康親王傑書等宣布鳌拜三十條罪狀,廷議當斬。康熙念鳌拜曆事三朝,效力有年,不忍加誅,僅命革職,籍沒拘禁,其黨羽或死或革,其婿敬謹親王蘭布降為鎮國公。在鳌拜死于禁所後,其子納穆福後獲釋。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帝因為鳌拜的功績,将他平反,追贈一等男。雍正帝複賜一等公,世襲罔替,賜号超武。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帝宣谕群臣,追核鳌拜功罪,命停襲公爵,仍襲一等男;并命當時為鳌拜誣害諸臣有褫奪世職者,各旗察奏,錄其子孫。

九子奪嫡,又稱九王奪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兒子們争奪皇位的曆史事件。當時康熙存活下來的兒子有24個,其中有九個參與了皇位的争奪。這九個兒子分别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最後四阿哥胤禛勝出,在康熙帝去世後繼位。

改土歸流又稱土司改流、廢土改流,是指朝廷廢除原來統治少數民族的土司,派任流官。始于明代初期的永樂年間,到清朝雍正年間大規模實行。

土司制度是在唐宋時期羁縻州縣制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其實質是“以土官治土民”,承認各少數民族的世襲首領地位,給予其官職頭銜,以進行間接統治;由于朝廷實力不夠,敕诏指令實際上并沒有能夠得到實施。

盤點清朝十帝時的重大事件

世宗雍正

有些土官以世襲故,恣肆虐殺百姓,為患邊境,“漢民被其摧殘,夷人受其荼毒。”。甚至土司家族内部發生械鬥或是戰争: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東川彜族祿氏家族因争奪土府繼承權,互相殘殺。

為了完全控制西南少數民族,以解決土司割據的積弊的名義,明清兩朝的君主,開始醞釀解決這個問題。改土歸流一般采取兩種辦法:“一是從上而下,先改土府,後改土州。二是抓住一切有利時機進行,如有的土官絕嗣,後繼無人,或宗族争襲,就派流官接任;土官之間互相仇殺,被平定後,即派流官接任;有的土官犯罪,或反王朝被鎮壓後,以罪革職,改由流官充任”。

明初的永樂帝,最早在貴州實行改土歸流,史稱貴州建制。

清雍正時期,國力強盛,朝廷已經有足夠的力量加強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雍正四年(1726年),鄂爾泰大力推行改土歸流,即由中央政府選派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直接管理少數民族地區的政務,“改流之法,計擒為上策,兵剿為下策,令其投獻為上策,敕令投獻為下策。”,“制苗之法,固應恩威并用”。廣順長寨土司向官兵挑釁,竟遭到清軍毀滅性的打擊,設長寨廳(今貴州省長順縣)。

改土歸流涉及的地區和民族有滇、黔、桂、蜀、湘、鄂省的苗族、彜族、布依族、侗族、白族、傣族等。實行改土歸流之前,雲南土司有47家。實行改土歸流之後,不但以漢族為主導的中央集權的朝廷統治得到了加強,各少數民族的文化和政治地位被毀滅性地打擊,漢化也進一步加快。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少數地區雖然還殘存土司制度,其作用和影響也已大大削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确立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自此徹底廢除土司制度。

十全武功是指《十全武功記》所提及的中國清朝乾隆帝統治下的乾隆朝中的十次重大戰事。

乾隆十九年(1755年)準噶爾汗國爆發内亂。阿睦爾撒納率部兩萬餘歸降清廷,乾隆帝封阿睦爾撒納親王爵,雙親王俸,又命其為定邊左副将軍,從定邊将軍班第進攻準噶爾。清軍最終生擒達瓦齊汗,準噶爾汗國滅亡。

盤點清朝十帝時的重大事件

高宗乾隆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阿睦爾撒納叛亂,清廷派兵征讨。阿睦爾撒納逃亡,病卒于俄羅斯。兩次平定準噶爾前後花費二千三百萬兩。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爆發清緬戰争;乾隆帝派雲貴總督明瑞進攻緬甸首都阿瓦。清緬戰争從1765年到1769年曆時四年,前後四次出兵,耗費一千三百多萬兩,清兵多死于疫病,統帥明瑞亦陣亡。最後一次戰争中,清政府任命傅恒再度進攻緬甸。當時有鄭昭在暹邏起義,緬甸苦于兩面作戰。最後緬甸向清軍求和而結束戰争。

乾隆五十一年年底(1787年1月),台灣林爽文、莊大田等人以天地會名号起事,建立大盟主政權,即林爽文事件。乾隆五十二年,陝甘總督福康安入台進行鎮壓,林爽文、莊大田相繼被俘。前後耗費八百萬兩。

1792年,廓爾喀(今尼泊爾)再次侵入西藏。清政府命福康安等率兵入藏,敗廓爾喀兵。清兵凱旋之際,乾隆帝回憶即位後在邊疆地區建立的十大武功,因作《十全記》以紀其事:“十功者,平準噶爾為二,定回部為一,掃金川為二,靖台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爾喀降,合為十”。乾隆帝是以自稱“十全老人”。

乾隆帝好詩、書、畫,作品極多,作詩多達四萬首(38630首)。其作品多采用“禦題”做題跋。紫禁城宮殿内絕大部分的匾額,楹聯,亦是出自其禦筆。乾隆有在宮中收藏的名家書畫上題詩用印的嗜好,被認為有一定的史料價值,但這種行為也破壞了原作品的藝術價值。

清朝乾隆晚期,由于人口增長迅速,土地兼并嚴重,河南、安徽、江西各地出現大量饑民,其中大約有一百萬人前來川楚邊境就食。川、楚、陝三省邊境,盡是崇山峻嶺,遼闊廣袤的“南山老林”與“巴山老林。”這些棚民受雇于木廂廠、鐵廠、紙廠,受盡各種不平等的剝削,生活極為艱難。

盤點清朝十帝時的重大事件

仁宗嘉慶

而民間秘密宗教白蓮教,宣揚彌勒佛未來會“改造世界”的傳說,并以“教中所獲資财,悉以均分”,“有患相救,有難相死,不持一錢可周行天下”等平均、互助思想在其中迅速流行,從者日衆。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襄陽地區的白蓮教首領齊林、王聰兒、宋之清、樊學明等謀劃于正月元宵燈節,趁官府疏于戒備之機起事。然事洩,齊林、宋之清等人慘遭殺害。唯齊林之妻王聰兒和劉之協幸免于難。

乾隆六十年(1795年),湖北各地白蓮教首領再約定于次年起事,然又為清廷偵知,便以邪教為名大量抓捕教民。一時各地地方官以查拿邪教為名,行敲詐勒索之實,“不論習教不習教,但論給錢不給錢”,任聽胥吏多方勒索,“不遂所欲,即誣以邪教治罪”。此舉進一步激起了教衆的反抗。

乾隆後期,貪渎成風,各種社會沖突激化,官僚大肆兼并土地,貪官污吏橫行。禦史錢沣曾奏劾畢沅于甘肅冒赈一案侵蝕公款,及至畢沅在湖廣總督任上時,更和湖廣的巡撫福甯、布政使陳淮三人朋比為奸。川楚陝白蓮教起義剛爆發時,畢沅受權臣和珅指使,為了粉飾太平,對此隐瞞不報。

嘉道中衰是指中國清朝在嘉慶帝(1796年-1820年)、道光帝(1821年-1850年)年間國力衰退的事件。清朝在乾隆帝中後期已經開始走下坡,吏治敗壞,武備廢弛,國庫空虛。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朝在與大英帝國的第一次鴉片戰争中戰敗,開啟西方國家帝國主義及強迫中國門戶開放之序曲,清朝國勢進一步衰退。

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期間,清朝和英國因為港腳商人以飛剪式帆船在廣東沿海武裝販運鴉片而爆發的戰争。戰争以英國遠征艦隊炮擊清朝為起點,最後以清朝失敗,及以簽訂《南京條約》告終。此場戰争是近代西方國家對中國發起的第一次大規模戰争,戰争打開清朝閉關鎖國的大門,也标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争是中國由封建社會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之一個曆史轉折點,使中國社會性質開始發生根本變化。

盤點清朝十帝時的重大事件

宣宗道光

作為這次戰争的肇因,鴉片卻并沒有在《南京條約》中被提及,鴉片進口處于一種理論上仍然非法但實際上被預設的狀态,國内的禁煙名存實亡,一直到1858年11月8日中英兩國代表簽署《通商章程善後條約:海關稅則》正式承認鴉片貿易合法化。英國通過一系列外交圖謀,花費18年時間實作了這個圖謀。在1839年第一次鴉片戰争前夕,鴉片進口是每年2553噸,吸食人數約人口的1%,到1863年第二次鴉片戰争結束的時候,鴉片進口4235噸,增加了65%。

第二次鴉片戰争之後,鴉片進口合法化了,數量進一步增加,到1880年達到頂峰6500噸,是1839年的2.5倍。此後受價格低廉的本土鴉片競争,進口量開始迅速減少。1907年中英簽署《中英禁煙條約》,到了民國以後洋藥已經很少了。

第一次鴉片戰争是中國近代史開端,打開中國的閉關大門,此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紛至沓來。

太平天國是清朝道光晚年、鹹豐至同治初年間建立的政教合一政權,創始人為洪秀全和馮雲山。洪秀全與少年時代的私塾同學馮雲山經過多年傳播拜上帝會,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末至鹹豐元年(1851年)初與楊秀清、蕭朝貴、曾天養、石達開等人在廣西省右江道浔州府桂平縣(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桂平市金田鎮金田村)組織團營舉事,後建國号“太平天國”,史稱太平天國之亂,并于鹹豐三年(1853年)攻下江蘇省江甯道江甯府城(今江蘇省南京市),号稱天京,定都于此,開始粗暴統治。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被湘軍攻破,湘軍同樣縱兵屠城、奸淫擄掠,洪秀全之子兼繼承人太平天國幼天王洪天貴福被俘虜,及後更因被清朝淩遲處死而成為人類曆史上淩遲極刑受刑人之中最年幼者。同治十一年四月六日(1872年5月12日),翼王石達開餘部李文彩在貴州敗亡,是最後一支打着太平天國旗号作戰的太平軍部隊。

盤點清朝十帝時的重大事件

文宗鹹豐

太平天國之亂是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戰争,亦是傷亡最慘重的内戰。總計傷亡人數無定論,各種統計從1000萬至7000萬人失蹤,移民,死亡或受傷。太平天國穩固行政版圖在江蘇、浙江、江西、安徽為主的江南繁華地區,治下人口大緻接近3000萬人口。太平軍的足迹先後到過廣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河南、山西、直隸、山東、福建、浙江、貴州、四川、雲南、陝西、甘肅諸省,攻克過600餘座城市,勢力範圍遍及十八省。

廣義上是指1851年1月11日江甯之戰到1872年李文彩部的覆滅。其中依戰事年代可分為江甯之戰、太平軍北伐、太平軍西征、太平軍一破江南大營、安慶之戰、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浙江大戰等。

太平天國是一個起義組織,據點為太平(現南京),有些學者認為是由基督千禧年主義為本的社會改革組織。由洪秀全創始,他自稱為上帝的兒子、耶稣的幼弟。在19世紀中期,太平天國的軍隊控制了中國南部大部分的地區,最終擁有大約3,000萬人。

慈禧,鹹豐帝嫔妃。

慈禧太後與東宮慈安太後在養心殿裡一起兩宮聽政長達二十年,直到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太後過世,慈禧太後才正式獨攬大權。獨攬大權後,其仿效慈安太後獨尊佛教,并将當時的中國佛教循偏門左道并在義和團的渲染之下造成了道教與佛教的融合,造成了道教中的佛菩薩林立,因而遭到正統佛教的攻擊并稱之為攀佛外道。皇太後晚年沉迷于書寫道教中的佛經,并指令昭顯寺的僧人傳承,僧人們因畏懼她的權勢并為了讨好她而拱稱他為老佛爺。

慈禧太後在同治、光緒臨朝聽政,是當時中國最高統治者,包括先前與慈安太後的兩宮聽政,掌權長達四十七年。期間發動政變兩次,立王儲兩次,推動改革三次。

盤點清朝十帝時的重大事件

慈禧

鹹豐帝死後,皇子載淳即位,9月3日發命,明年改元“祺祥”。

顧命八大臣與慈禧産生了嚴重的沖突。而當時恭親王奕䜣已與西方列國達成議和,于9月5日赴熱河奔喪。奕䜣與慈禧秘密取得聯系,決定策劃一次政變。在慈禧的鼓動下,這次政變得到了慈安太後的同意。同年9月14日,山東道監察禦史董元醇奏請兩宮皇太後兩宮聽政,慈禧與慈安便召八大臣入議,八大臣以“本朝未有皇太後垂簾”為由拒絕。在奕䜣的幫助下,慈禧取得了侍郎勝保、大學士賈桢等多人的支援。10月26日,鹹豐帝的靈柩運回京師時,慈禧命八大臣護送靈柩殿後,自己與慈安、嗣君載淳則先達京師。随後,慈禧便先發制人,利用帝後和鹹豐帝的梓宮回京的機會發動辛酉政變,設計逮捕了八大臣,判處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自裁、肅順斬立決,其他人革職。奕䜣被封為議政王。

自此,八大臣勢力被鏟除。由八大臣拟定的年号“祺祥”也被廢除,11月7日下诏,廢除“祺祥”年号,翌年改元為“同治”,出自《書經·蔡仲之命》:“為善不同,同歸于治;為惡不同,同歸于亂”。同治甲子,載淳在北京紫禁城太和殿登基,頒诏天下,以第二年為同治元年,故稱同治帝。十一月乙酉朔,嫡母慈安太後、生母慈禧太後在養心殿正式垂簾聽政。登基時,同治帝年僅五歲,故其後一直由慈安太後、慈禧太後臨朝稱制,史稱兩宮聽政。

執政初期,在議政王奕䜣的輔佐下,整饬吏治,重用漢臣,依靠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漢族地主武裝;又在列強支援下,先後鎮壓了太平天國、撚軍、苗民、回民起義,緩解清王朝的統治危機,使清王朝得到暫時穩定。出于維護封建專制統治,她又重用洋務派,以“自強”和“求富”的方針,發展一些軍用,民用工業,訓練海軍和陸軍以加強政權實力。客觀上對清國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這一時期,國内起義被平定,兩次鴉片戰争暫時滿足列強的貪欲,外交上沒有吃大虧,洋務運動後清王朝的軍事實力有所提高,工商業有了初步發展,史稱為同光中興“同治中興”。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光緒皇帝在北京中南海瀛台涵元殿内駕崩(今考證被砒霜毒死),享年38歲,大行皇帝無嗣,經慈禧皇太後下诏,命醇親王載沣為監國攝政王,其長子溥儀繼承大清王朝皇位,年号“宣統”,慈禧被尊為太皇太後。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1908年11月15日),慈禧皇太後崩逝于北京中南海儀鸾殿的後殿福昌殿内,享壽74歲,結束了長達47年的統治。

1928年6月,軍閥孫殿英藉演習之名,率其部下對慈禧的菩陀峪定東陵和乾隆帝的裕陵進行大規模盜掘。盜墓者将定東陵内的珍寶洗劫一空,甚至連慈禧口中所含的一粒大如雞蛋的夜明珠都被挖走,此案即是轟動全國的東陵事件“清東陵盜寶案”。在清皇室的呼籲下,民國政府派員調查此事。孫殿英對外宣稱是報祖上孫承宗之仇,并将其中部分盜取的寶物賄賂蔣宋美齡、孔祥熙等人,案件查辦最終不了了之。寓居天津的溥儀隻得派人将挖出的遺骨重新斂葬。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于公元1911年(農曆辛亥年,清宣統三年)的中國,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制的全國性革命。自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開始,至1912年2月12日清宣統帝退位為止。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朝統治,結束始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時期共2132年的帝制,開啟民主共和新紀元,傳播了民主共和觀念,不僅結束此前立憲派實行君主立憲的努力,而且對此後中國憲政與法治發展、中央與地方政治關系、國内各民族間關系等有重要的影響。

盤點清朝十帝時的重大事件

孫中山

辛亥革命也是一場深刻的思想啟蒙運動。自漢代董仲舒以來的中國思想中,君臣關系是“三綱五常”中三綱之首,皇帝不僅是政治上的權威,也是文化中諸多價值觀念的重要依據與合法性的來源。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價值觀和政治思想的同時,也對于中國傳統以儒家為主的諸多價值觀的權威性産生沖擊,緻使在其後的新文化運動中一度出現打倒孔孟、“全盤西化”等社會文化改革思想。文化權威的消失,也造成這一代知識分子産生前所未有的焦慮感,是以如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三民主義、社會主義等具有完整系統的新價值體系,成為了大批中國知識分子的新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