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知節制的發洩憤怒,最後隻會将底牌公之于衆

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突然想到了去年的一樁舊事。那時候我還在商場上班,因為公司的決策,裁掉了很多櫃台,我的櫃台就在其中之一。

由于大多門店都撤離了,是以我的直屬上司也轉移到了另一個公司。

當時對于十幾年從事銷售行業的我來說真的是很迷茫。

一個背後有着強大集團做靠山的品牌說撤就撤了,深深的恐慌感萦繞而來,最終思來想去決定換行業。

就在已經下定決心的時候,我的直屬上司聯系我,她去了一家更大的公司,電話那邊很誠懇的希望我能跟過去,于是面對跨行的恐慌和未知,最後還是選擇了老本行。

因為那家公司要大換血,我把我的另一個朋友也介紹了過去。

我對這次面試也很有誠意,于是我準備充足并且列印了履歷,但是也算是疏忽吧,因為我列印好後是手寫的個人資料,這次疏忽換來了一次終身難忘的人生經曆。

當天如約到達了面試的地點,我的上司發來消息說面試的上司有事情,讓我稍等一會。

于是我和我的朋友就約在樓上見面,打算一邊等一邊聊聊天,因為她和我面試的批次不一樣,她是上午我是下午,是以她面試完後就打算等着我,畢竟她剛回本市我們好久未見有很多知心話要聊聊。

聊了大概兩個小時,上司還未忙完,于是朋友就先與我告别。

最後這一等就是一整個下午,從中午一點等到下午五點,還是以錯過了接孩子的時間,好在五點的時候上司們忙完了。

這位上司接過履歷後二話不說就把我的履歷扔在一邊,當着商場裡很多人的面大聲斥責我拿了一張手寫填上的個人資訊,還大聲嚷着我拿着這樣的履歷是對她的不尊重。

瞬間我的血液就直沖腦門,整個人都蒙了,我等了四個小時的面試就等來她說的一句我對她的不尊重和在公衆場合的斥責。

我偷眼瞄了瞄我之前的上司,見她在旁邊尴尬的不知怎麼才好,我也就窩着火走了。

當時的我之是以克制着自己的原因除了礙于前上司的面子還就是在很多年前我在另一個公司也帶過很多新入職的員工,有時候也會自認直言便口不擇言的當面對她人說上幾句實話,論為人處世以前的我可能也算不上及格。

這位上司就像以前的我,不過她有過之而無不及,更甚至她在我的心裡算的上是一位精神不太正常的患者。

還有一層那便是就算我從這場口角之争中勝利了,也無異于是旁人茶餘飯後的談資,這種風頭真是沒必要去争。

不知節制的發洩憤怒,最後隻會将底牌公之于衆

在這個世界上人性品格的層次就是這麼的參差不齊,與其用言語取勝或者是強行限制她人,還不如守住自己的底線。

不過當時她在我眼裡也是可悲的,就在她張牙舞爪發洩私憤的時候,其實她便洩露了她的處境,與這樣的她相比,即使她深處高位,但我也能很自信的說我比她過的好。因為心寬使我面朝陽光,寬恕她人便是寬恕自己。

不知節制随意發洩憤怒很可能讓事情的發展與方向高于預期,結局也許就會往最壞的地步發展。

其中就很有可能在你任意發洩時你事業的競争對手、你感情上虎視眈眈的第三者、你往昔真摯的好友、你曾經珍視的家人等等可能趁你毫無防備時就攻破了你的防線,成為攻擊你背叛你的利器,而這最終的始作俑者就是你不知收斂的壞脾氣。

也更因為你的情緒洩露了你的現狀你的脆弱,給了你所有敵人的可趁之機。

最後的最後你所憤恨憎惡的不公,就會是你一手造成。成人的世界就是現實的,它很可能就在頃刻間崩塌,因為你永遠也不知道你身邊曾經的善意何時變成了攻擊你的利劍,也許就在你任意揮霍好感的時候。

随意的發洩憤怒,情緒得不到很好的掌控,就需要平日正确的釋放情緒。在這裡提醒一下情緒波動過激的朋友們,可能真的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比如抑郁症之類的,不妨找專業人士或者機構咨詢咨詢。那麼平時該如何釋放情緒呢?

不知節制的發洩憤怒,最後隻會将底牌公之于衆

1 清理

手機與電腦等數位産品每用一段時間就需要清理一次,否則再大的記憶體随着增加的app或運作也會拖慢系統,那麼被忽視的人心呢?

日積月累的壞情緒,就如同磁盤裡的檔案,越來越多,等你想要清理的時候已經無從下手,這時候也許你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因為你畢竟不是數位産品,等心裡的空間被塞滿了你才打算清理垃圾,可能真的會觸動心理的負面情緒,進而精神上被拖累,整個人都會被摧毀崩塌。

建議在每次你遇到什麼事的時候都正确的及時的清理它為你帶來的負面情緒,并且越過這個令你難看的檻,就比如上面我的親身經曆,在我決定轉身走了的那一刻,它就在我心裡清除掉了,要不是因為一篇文章我可能永遠不會想起來。

遇到事情時你也可以使用你的方法解決,然後将它删除,盡量不要占用你心理的空間,每個人的心都太小了,不要容下這麼多的垃圾。

随着時間的淡忘,就算是哪一天想起來了,也像是談論别人的事,最起碼心理沒了波動。

如果因着一件事一直糾結,就會一件事聯想到另一件事,情緒會越來越低落,整個人都很喪。

2 釋放

也許有些事你覺得你做的很對,但就是氣不過,那就可以用肢體和言語來釋放轉移。

比如一個人帶上耳機聽着音樂在林間散步、比如找朋友到安靜的地方一邊吃喝一邊訴說、比如拿一個本子記錄着此時的心情、比如給自己放個假期出去輕松輕松,再比如找個無人的地方大哭一場,等等等隻要不自我傷害不禍及他人,一個健康的宣洩和釋放都能很好的找到一個突破口。

也許生活的壓力、人與人相處的隔閡、工作上的不順等等都讓你倍感無力,但有的人背上背負的山可能更重,卻依然笑面艱難,打破困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