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辜鴻銘的眼裡,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标志,就是要有皇帝。是以1911年武昌起義要革皇帝的命,辜鴻銘非常憤怒,直接稱這次革命

作者:南山一書童

在辜鴻銘的眼裡,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标志,就是要有皇帝。是以1911年武昌起義要革皇帝的命,辜鴻銘非常憤怒,直接稱這次革命是“暴動”,甚至呼籲外國應該出兵幹預,協助清廷鎮壓革命。

而在辜鴻銘看來,也不是誰都能當皇帝的。1915年袁世凱複辟稱帝,辜鴻銘是最激烈反對的人士之一,他撰文直接罵袁世凱是“無賴”,是“賤種”。袁世凱去世後,北洋政府宣布全國哀悼三天,但辜鴻銘請了個戲班,天天在家中搭台唱戲,以示慶賀。

其實,辜鴻銘不是反對皇帝,而是反對袁世凱這個“篡位”的皇帝。

這也就不難了解1917年張勳率5000“辮子軍”複辟,辜鴻銘為何會歡天喜地了:張勳不是自己做皇帝,是請11歲的宣統皇帝溥儀重新登基——那是正統的皇帝。

張勳的複辟鬧劇隻維持了12天,這對辜鴻銘的打擊很大。當時他被許諾擔任“外交部侍郎”,自告奮勇要代表張勳去“調停”江浙兩省。火車剛到天津,他就聽說段祺瑞已經率軍進攻“辮子軍”,吓得又逃回了北京。當時張勳氣得罵辜鴻銘應該改名“辜鴻恩”(辜負了皇上的洪恩)。

不過辜鴻銘還是很認可張勳的。張勳過67歲生日的時候,辜鴻銘還特地送了他一副壽聯:“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在辜鴻銘的眼裡,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标志,就是要有皇帝。是以1911年武昌起義要革皇帝的命,辜鴻銘非常憤怒,直接稱這次革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