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孫皓與劉禅的投降故事,有什麼現實的意義?

作者:子蘇名著閱讀
讀孫皓與劉禅的投降故事,有什麼現實的意義?

上一講對比了孫皓與劉禅的投降,都是投降結果不一樣。

讀他們的故事,對現在的我們,有什麼現實的意義呢?

今天歸納一下。

對于根本沒有實力的人,到一定年齡,你學會放棄,并不是壞事。

我認為,一個人年輕時開始奮鬥,雖然沒有取得很大的成功,但收獲并不會太差。

當我們到達一定年齡,還是要學會放手,做自己能做的事。

尤其是貪心不足。

因為無論你收獲多大,最後的結局都是一樣的,如何一樣?

就是一切歸零,你根本無法擁有。

因為自然法則告訴我們,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一個人赤條條地來,也赤條條地走,走的時候,不帶走任何東西,多少歲月之後,全部化為土壤,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當你明白這個基本道理時,你也許會一下子放松下來。

舍棄,該舍棄的趕緊舍棄,它們不是你的,無論名,還是利。

懂得舍棄,讓自己活得輕松。

周身輕松之後,才會内心平靜。

内心平靜之後,你會更加思維靈活。

應該像劉禅那樣,立足現在,立足現實,享受生活,時時刻刻享受生活,将享受當成過程。

享受親情、友情、愛情。

将快樂帶給親人,友人,夫妻。

像劉禅那樣,做一個安樂公,做一個樂不思蜀的人。

沒有人為你加封,你自己加封自己,你就是皇帝,不做歸命侯,可以自封安樂帝。

孫皓與劉禅今天就全部講完了。

下一個是張魯。

張魯這個人物,知名度不高,但他做的事,影響至今,有類于孫子、老子。

大家都很熟悉,就是道教。

張魯是道教傳播中第二重要的人物。

比張衡(不是科學家張衡)更重要,僅次于創始人張道陵。

有人可能會産生疑問,道教創始人是不是太上老君?他又叫老子,也叫李耳、李聃、李弘嗎?

好,先把這個問題弄清楚,非常必要。

明天先講一講道家、道教和五鬥米教之間的關系;

而後,再講張魯的迷人的故事。

讀孫皓與劉禅的投降故事,有什麼現實的意義?

花絮:

人類的思考使人類得到發展和解放。

個人的思考使個人得到發展和解放。

人類的發展和解放是生産力的提高,對大自然依賴程度降低,受制于自然力量越來越松,生産力的提高是發展,受制得越松就解放,發展與解放永無止境。

個人的發展和解放,從解決自身生存問題到按照自己意願生活的程度。

思考力越高的人,生存問題越容易解決,最終容易到不用解決,也就是不必再為生存耗費精力。

當你能夠按照自己意願生活時,那麼你才是解放了自由人。

個人的發展和解放是有限的。

個人發展的末端就是個人解放。

讀孫皓與劉禅的投降故事,有什麼現實的意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