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司馬炎的晉王朝,我們為什麼要給差評?

作者:深海裡的螞蟻
司馬炎的晉王朝,我們為什麼要給差評?

晉武帝司馬炎像

司馬氏家族終結了三國鼎立,再度恢複了大一統王朝,從國家統一的高度來看,這本來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而且我們遍覽兩晉王朝,文人名士多出,科技文化發達,思想多元鼎盛,至今一些兩晉人物還是被人津津樂道,成為佳話。但從王朝本身來說,這又是一個被後人極度鄙視,給中華民族帶來無盡災禍的王朝。

司馬炎的晉王朝,我們為什麼要給差評?

陶淵明像

為什麼這麼說呢,兩晉幹了哪些天理不容、人神共憤的壞事呢?一是國家形同私産,你争我奪毫無顧忌!二是喪權辱國,亂哄哄毫無廉恥!三是苟且偷生,偏安一隅毫無節操!兩晉王朝從統一大王朝而起,到偏居一隅而亡,在中國曆代統一王朝的興衰更疊中,都沒有比它更悲催的,是以說隻能給它是差評。

司馬炎的晉王朝,我們為什麼要給差評?

郭璞像

這個差評的核心就是,舉國上下,各唱各的調,各走各的路,内亂不斷,紛争四起,結果導緻了國家混亂、民族危亡,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雖然從人才的角度和文化科技的進步成就來看,兩晉時期竹林七賢、陶淵明、陸機兄弟、裴秀、葛洪這些大家人才很多,但人才沒有用武之地,還是救不了亂哄哄的晉王朝。晉王朝給後人的啟示,就是一個亂字可以終結任何強大的王朝,一種奢華自私的社會風尚,可以危害民族和國家的前程。

司馬炎的晉王朝,我們為什麼要給差評?

王導像

中國地圖出版社于2021年出版的中國古代地圖文化研究學者、地理科普作家前衛新作《地圖生死劫:天命王權》就講述了這樣的故事。作者前衛認為,了解地圖的前世今生,必然由此可窺視曆史的另一種真實面孔,進而能夠給當代的炎黃子孫以啟發,以史為鑒,繼往開來,為中華民族千秋萬代的輝煌再創豐功偉績。

司馬炎的晉王朝,我們為什麼要給差評?

西晉時期全圖

《地圖生死劫:天命王權》這本書以中國曆朝曆代曆史程序為軸,通過曆代王朝更疊和帝王傳承體系,撷取與地圖相關的标志性事件和重要曆史人物的史籍記載并詳加考證,逐一甄别舍取,以拒絕戲說、臆想的嚴肅創作理念,力求高度還原中國地圖發展曆史的本來面目,并配以相關的珍稀古圖和曆朝版圖。

司馬炎的晉王朝,我們為什麼要給差評?

東晉時期全圖

整部作品氣勢恢宏,筆酣墨飽,參考史料翔實,遣詞用句講究。《地圖生死劫:天命王權》将王朝興亡更疊的背景、帝王秉性不同的心術、人物悲歡離合的故事情節、輿圖坎坷起伏的命運融于一體,詳細講述了中國地圖古老輝煌的發展曆史。

司馬炎的晉王朝,我們為什麼要給差評?

地圖生死劫:天命王權

經過67年的經營發展及專業積澱,作為大型中央文化企業,已成為國家法定地圖的權威出版機構的中國地圖出版社近年陸續策劃出版了《中華輿圖志》《中國古代地圖文化史》《地圖:誰主沉浮?》《地圖裡的興亡》《中華文明地圖》《中國古都城地圖》《地圖榮耀》等大量以珍稀古地圖和古代地圖文化為主題的圖書,旨在将古地圖及其背後的曆史故事深入挖掘,普及古地圖知識,弘揚古地圖文化。

(本文地圖來自《地圖生死劫:天命王權》(審圖号:GS(2021)156号),前衛著,中國地圖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

司馬炎的晉王朝,我們為什麼要給差評?

《地圖榮耀》

推薦理由:一本書了解地圖影響、改變世界的關鍵時刻

《地圖榮耀》精選中外曆史上地圖發展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地圖影響、改變世界的時刻的曆史事件進行叙述,書中近60幅古今中外珍稀古地圖、100餘幅圖檔重制了古老地圖背後的故事。通過兩相對比,透過講述與地圖演變相關的傳奇曆史故事,客觀展現同時期中外地圖的發展狀況、當時曆史的本來面目,堪稱一部古今中外地圖發展簡史。

書中所涉地圖遍及天文、地理、海洋、航海、軍事等領域,地圖所跨年代從五六千年前延續至今天,這是一部以古今中外地圖文化和曆史地理為軸心的散文、随筆、研究筆記。作者以權威文獻和考古資料為依托,将所聞所見、所學所思展現在對地圖,尤其是古地圖感興趣的讀者面前。讓我們沿着曆史的軌迹按圖索骥,曆數那些屬于地圖的榮耀。原來,“地圖是有靈魂的。”

司馬炎的晉王朝,我們為什麼要給差評?

《地圖生死劫:天命王權》

推薦理由:史以地圖的經緯勾勒中國史,借曆史的脈絡再現地圖史,以地圖視角重寫中國史

《地圖生死劫:天命王權》從地圖角度,以地圖視角,以地圖的産生發展曆程為線索,通過書寫中國曆代王朝的帝王将相群像來立體呈現從大禹建立夏朝,一直到清宣統帝遜位的中國史。通讀該書,不僅能在回眸曆史的輪回中全面了解中國地圖飽經風霜的傳承史,而且也能以地圖的名義深刻感悟跌宕起伏、生機盎然的中國史。尤其通過地圖一生一劫,王朝一興一衰,讓讀者漫步書中,猶如置身鮮活的曆史場景中,踏上一段奇幻的地圖曆史旅程。

司馬炎的晉王朝,我們為什麼要給差評?

《地圖:誰主沉浮?》

推薦理由:通過講述古地圖在曆史程序中的參與和見證,詳盡地介紹了中國古地圖的前世今生

我用地圖踏遍萬裡河山,我要地圖裡中央之國是大明,我用地圖大興土木開盛世……想認識這些主角嗎?想知道他們與地圖的淵源嗎?《地圖:誰主沉浮?》為你講述這輿圖春秋!全書從史前傳說的伏羲時期開始,到中華民國結束,采用章回體形式,每一章節精選一個王朝時代與地圖相關的核心人物和重大事件,通過人物和事件構成的曆史情景再現,從不同側面闡述中國古地圖的發展演變史。

司馬炎的晉王朝,我們為什麼要給差評?

《運河王朝:從東周到明清》

推薦理由:大運河是曆代王朝的命脈。中國運河史,就是一部中國的王朝史。

中國運河史就是一部中華帝國史。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長度最長、沿用時間最久,發揮作用最突出的一條運河。如此宏偉壯闊的一項工程,充分展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與才智。大運河在維護和鞏固中華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發展運河區域甚至全國的經濟,推動中國南北以及中國和國外的經濟、文化交流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書主要介紹從東周到清代,大運河是如何影響中華帝國運作的。

司馬炎的晉王朝,我們為什麼要給差評?

《活在大運河:大運河如何影響老百姓的生活》

推薦理由:觸摸古代運河人的生活脈搏,感受當代運河人的生活方式,一本權威的大運河吃穿住行、遊購娛學攻略

你了解大運河的前世今生嗎?你知道大運河對百姓生活的影響嗎?《活在大運河》為你解疑釋惑。這本書從大運河與服裝、飲食、居住、交通、教育、農業、手工業、商業、文學藝術、民俗、宗教信仰和旅遊等諸多領域,多視角叙述了大運河文化産生、發展、演變的過程,全方位展示了大運河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和豐富多彩。

該書從衣食住行、士農工商、文旅信禮等方面将大運河對百姓生活的影響娓娓道來。你可以跟着作者自由穿梭在大運河的曆史與現實中,觸摸古代運河人的生活脈搏,感受當代運河人的生活方式;你可以跟着作者徜徉在曆史的長河中,吃穿住行、遊購娛學,玩得痛快,活得精彩。

司馬炎的晉王朝,我們為什麼要給差評?

《中國古都城地圖》

推薦理由:左圖右史,速讀大中國古都城址演變圖,盡覽五千年中華都城變遷史

本書通俗易懂地介紹了中國從三皇五帝到中華民國各曆史時期主要政權的定都、遷都情況和曆朝曆代選擇古都城的曆史、地理原因,以及中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境内建都情況,并配附曆代都城簡圖、遷都情況簡圖、行政區劃建都情況簡圖、古都城圖等,普及古都城知識,張揚中國古都文化。使讀者既能了解中國曆史上各個朝代的建都情況,也可以了解中國版圖上各個地方的古都曆史。

司馬炎的晉王朝,我們為什麼要給差評?

《乾隆三部曲·乾隆十三年》《乾隆三部曲·馬上朝廷》《乾隆三部曲·乾隆晚景》

推薦理由:深刻闡釋乾隆朝政治演變之軌迹,勘破乾隆帝六十年執政心路曆程,全面建構十八世紀中國開始現代化嘗試之理論

18世紀的清廷如何感受現代問題(如人口問題),提出跨時代意義的發展政策(與20世紀80年代的農村改革一脈相承),做出歐洲式的“現代反應”(如加強政府權力);乾隆帝欲“回複三代”,做中國曆史上最好的皇帝,都是《乾隆十三年》這本書的重要内容。作者從後宮到朝廷,從财政到經濟,從政治到戰争,為大家重繪了乾隆皇帝的本來面目。在這本書中,高王淩教授對乾隆朝的曆史作了一個剖面分析,從經濟、政治、文化三重次元加以界說。讓我們看到一個舊帝國試圖摸索自己的現代化(近代化)道路的一次重要嘗試及其急轉直下以緻功敗垂成的過程。

十八世紀在中國與世界之間存在着若幹共時現象,比如人口的增加(這也不是純粹的社會現象)和政府的加強。其實還有民族國家的建設,比如繪制疆域地圖,中國就一點兒都不落後。在《馬上朝廷》這本書中,伴随文字獄的乾隆帝六次南巡之路,再現清廷“馬上治國”的特征,向今人呈現了乾隆時代中國社會面面觀。這本書以乾隆帝南巡為中心,把很多曆史事件都串聯了起來,如“文字獄”“四大案”等,作者像講故事一樣,把乾隆朝中期的曆史娓娓道來……

從《乾隆晚景》中可以看到,作者梳理出的清帝國各項資料名額都在惡化,在表面繁華的背後,已埋下了衰亡的伏筆!乾隆晚年成為乾隆朝統治最為失敗、最令人诟病的一段,這本書似是在為乾隆帝做一點辯護:他之是以失敗,是因政事廢弛?或因官吏貪腐?或因和珅一人作祟?還是因為缺乏眼光,以緻失去了一個可能的機會(如在國際貿易上)……其實,要想對當時客觀形勢做出交代已不容易,更難的是寫出當事人的主觀心态,既寫出乾隆朝的曆史,也寫出乾隆帝的心路曆程。

十八世紀的中國已經在現代化,盡管其中有着巨大的曲折,但通過《乾隆三部曲》我們可以看到,她與二十世紀二十一世紀已然連接配接起來,不遑多讓。她遂成為一個完整的曆史。這是高王淩先生《乾隆三部曲》對我們的最大貢獻。

司馬炎的晉王朝,我們為什麼要給差評?
司馬炎的晉王朝,我們為什麼要給差評?
司馬炎的晉王朝,我們為什麼要給差評?
司馬炎的晉王朝,我們為什麼要給差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