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孫秀是孫權的侄孫,身為東吳宗室,為何叛變投靠西晉?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東吳皇帝孫皓投降的消息傳到洛陽,群臣紛紛向晉武帝司馬炎稱賀上壽。可是有一個人卻稱病沒有參加,他面向南方流下了眼淚,說道:“

昔讨逆(指的是孫策)弱冠以一校尉創業,今後主(指孫皓)舉江南而棄之,宗廟山陵,於此為墟。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此人名叫孫秀,是孫堅的曾孫,孫權的侄孫。孫秀原是東吳的宗室,可是他卻成為東吳的叛賊,投靠了西晉政權。既然已經背叛了東吳,那麼在得到東吳滅亡的消息後,孫秀為何還表現得非常悲傷呢?原來,孫秀并非心甘情願做叛賊的,他之是以投靠西晉是有着特殊的原因,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孫秀是孫權的侄孫,身為東吳宗室,為何叛變投靠西晉?

咱們先說說孫秀的出身。孫堅有五個兒子,分别是孫策、孫權、孫翊、孫匡、孫朗。其中第四子孫匡與曹家聯姻,生下一子,名叫孫泰,後來官至長水校尉。234年,孫泰跟随伯父孫權出征合肥新城,在交戰過程時中箭身亡。孫泰生前有一個兒子,他就是孫秀。也就是說,孫秀是孫匡這一脈的後人。

孫秀既是宗室子弟,又是“烈士”後裔,是以在東吳的官運還不錯,擔任前将軍、夏口督的職務,手中握有軍隊。另外,孫秀這個人還頗有賢名,口碑不錯。可是,孫秀卻引起了一個人的不滿,他就是東吳皇帝孫皓!264年,孫休病死,朝中大臣沒有擁立太子即位,而是将孫權之孫、孫和之子孫皓推上了皇位。

孫秀是孫權的侄孫,身為東吳宗室,為何叛變投靠西晉?

孫皓得位不正,他擔心宗室們威脅到自己的皇位,于是他提拔任用了一些出身低微的官員,同時還對宗室成員進行殘酷打擊,比如孫權的兒子孫奮、孫休的兩個兒子都被孫皓誅殺。孫權這一脈的宗室被誅殺得差不多了,孫皓又将目标對準了孫權兄弟的後裔,“公室至親,握兵在外”的孫秀就成為孫皓的眼中釘!

東吳建衡二年(270年),孫皓派親信何定率領五千人前往夏口,說是去打獵。當時,就連民間都知道孫皓的意圖,“佥言秀當見圖”。在這種情況下,孫秀有三個選擇:第一、坐以待斃;第二、舉旗造反;第三、投靠西晉。最終,孫秀選擇了第三條路,趁着夜色,“

将妻子親兵數百人奔晉

”。

孫秀是孫權的侄孫,身為東吳宗室,為何叛變投靠西晉?

晉武帝司馬炎非常高興,賜予孫秀很高的待遇,“以秀為骠騎将軍、儀同三司,封會稽公”。其實司馬炎這樣做,是想通過尊崇東吳投降宗室,“欲以招來吳人”。後來,晉武帝還把自己的姨妹嫁給了孫秀。東吳方面得知孫秀叛逃後,孫皓下旨将孫秀開除出皇家戶籍,“追改秀姓曰厲”。

280年,東吳滅亡,于是就有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孫秀降晉是被迫的,他對孫皓丢掉江山感到痛惜,故國之情油然而生。人們得知這件事後,沒有人指責孫秀,反而對他的行為表示贊許,“朝廷美之”。随着東吳的滅亡,孫秀等人也就是失去了作用,被降為伏波将軍。二十年後,孫秀病死,被西晉追贈為骠騎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參考資料:

1.《三國志》;2.《晉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