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個孩子都可以發光發亮(一)

作為一名從事輔導工作10年的老師,見過了各種各樣的學生,有學習成績好想追求更高分數的,也有成績很差在學校被老師放棄的,通過我的觀察以及跟孩子的溝通,讓我越來越覺得每個孩子其實都是獨一無二的,隻是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去呵護教育。今後我會在頭條為大家分享我的經曆和教育學生的感悟,歡迎大家評論留言,讓我們互相交流。

我在大學期間帶的第一份家教,是教一個高一女生的實體。她成績很差,差到什麼地步呢,實體滿分100分,她最多考30分。基礎差到問啥啥不會,而且又面臨期中考試,當時我是很頭疼的。但是在第一節課我跟她溝通的過程中了解到,其實她很想好好學,也很勤奮,遇到不懂的題也會虛心向同學請教。隻是老師講課太枯燥,整節課的氛圍很無聊,她就聽不進去,上課總是困,一下課就精神了,才發現一整節課荒廢掉了。看着眼前的題目又摸不着頭腦,然後跑去問同學,但是又不想總打擾同學,是以這樣一天天下去落下的知識越來越多,堆積到後來自己都沒了信心。我問她有沒有成績好的科目,她說她的英語經常能考不錯的分數,也很喜歡英語老師講課的風格。她講起英語的時候眼睛裡有光,微笑着說個不停。這樣我的心裡就有了底,她很好學,隻是沒有找對方法和思路,加之在學校的課堂的學習過程讓她感覺自己對實體沒有興趣,并且有了壓力,幾種因素綜合下來讓她對這門學科有了恐懼,逐漸氣餒。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子一面對實體課本就唉聲歎氣,這可不行,于是我先給她打氣,告訴她其實她是可以把實體學好的,隻是要先把腳步放慢,不要急,我們先定一個目标,下次考試比之前多10分就是勝利,并且她一定可以做到。聽到我的話她露出了笑容,一邊懷疑自己能不能做到,一邊期待自己能達到目标。接下來我告訴她我為她定制的計劃:第一步,在學校的課堂上,如果老師講到哪個部分她感興趣想聽的話,就認真去聽,不要勉強自己45分鐘的上課時間全部集中精力,聽不進去的時候也不要打瞌睡,可以自己翻課本,不用強迫自己背公式和知識點,就當讀課外書一樣看那些文字,每節課重複看,就當打發上課時間;第二步,不管是練習還是小考,不會的題目标記好,等來上我的課的時候拿出來我一一講解,不用擔心,不要給自己壓力,我會給她逐漸講明白,千萬不要有懊惱的情緒,先把心态放輕松;第三步,學校課程的進度就讓學校老師講去,可以暫時不用追趕,我們現在主要做的是從頭把基礎打牢,還好的是她剛剛上高一,落下的知識隻有高一的幾章,如果是高三這樣的話就很麻煩了,之後的每節課我會拆成兩個部分,先從第一章按照我的進度給她把知識梳理講解明白,不求多不求快,但是要聽懂記牢,下半節課就給她處理在學校遇到的不會的題目。她聽了我的規劃之後仿佛突然有了信心,跟我說,老師我相信你!從第二節課我們就開始執行計劃,不緊不慢,随時觀察着她對某個知識點的接受程度,要麼重複講解要麼多練幾道相似習題。後來的某一次上課,她的家長偷偷跟說我她很喜歡我,很相信我能把她帶好,當時那種被認可的欣喜至今想起還覺得滿足。經過幾次課之後迎來了期中考試,她考了40多分,雖然還不到及格線,但是對她以往的成績來說這已經是曆史最高分了,她很高興,逐漸對實體有了更大的信心。作為我帶的第一個學生,我很欣慰,也更加堅定了教好她的信念。雖然後來因為她家庭原因去了外地,但是我們還保持着聯系,我跟她說學習上有問題還是可以随時找我的,偶爾也會在聊天的時候幫她講解一些題目。後來她考上了一所二本院校,已經是很好的成績了,看到她的進步和努力我也很高興,可能這就是教育的意義吧。

打字的時候也讓我想起了當初的時光,回憶起那時候正值青春的我,感慨很多。第一篇文章就先寫到這裡了,感謝每個觀看的讀者,希望大家能多多評論指導,一起交流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