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莫德爾被封為元帥,正是德軍潰敗之時,為什麼?

作者:國外視角

按照德意志元帥軍銜的授予規則,德意志大将必須指揮一場大的戰役,且獲得成功,這樣才能得到德意志元帥的軍銜。比如曼施坦因,他得到元帥軍銜就是因為攻占了塞瓦斯托波爾這座鋼鐵要塞。隆美爾則是因為在北非戰場上的卓越表現。但是莫德爾被授予元帥軍銜的契機,卻是在1944年德軍大潰敗之際,這其實有點奇怪。

莫德爾被封為元帥,正是德軍潰敗之時,為什麼?

1944年,德軍因為庫爾斯克會戰的損失,幾乎發動不了一場大規模的戰役,此時的戰場主動權已經完全掌握在了蘇軍手裡。蘇軍在這一年發動了全面反擊,從波羅的海到黑海,德軍的北方集團軍到南方集團軍,幾乎都未能幸免。

蘇軍發起的第一場攻擊行動,戰場在列甯格勒。這其實有點奇怪,因為當時這裡并不能算是主戰場,德軍對這場突擊感到猝不及防,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蘇德競争的焦點是在白俄羅斯和烏克蘭,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這裡,但是蘇軍卻悄悄在列甯格勒附近集結了百萬兵力,從這裡發動了反擊。朱可夫對這次反擊行動感到很詫異,因為它并不在蘇軍統帥部的規劃重點當中。

莫德爾被封為元帥,正是德軍潰敗之時,為什麼?

其實,在波羅的海沿岸的城市中,有兩座城市非常重要,列甯格勒和諾夫哥羅德。波羅的海沿岸是蘇聯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蘇軍大将們有自己的謀劃,但是斯大林深謀遠慮,決定先奪回這裡。于是列甯格勒方面軍和周圍的蘇軍組成了百萬兵力,大量重型裝備開始秘密調集到北方防線。一百二十多萬蘇軍,對抗70萬德軍,德軍幾乎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北方集團軍原本就是德軍三個集團軍裡最弱小的一個,面對這樣的蘇軍,他們根本沒有任何勝利的希望。莫德爾成為了北方集團軍的救星。莫德爾此時面對的是一個必輸的戰局,他将如何臨危受命,逆轉乾坤?

莫德爾被封為元帥,正是德軍潰敗之時,為什麼?

莫德爾先是阻擊列甯格勒方面軍,讓第18集團軍的殘兵敗将撤進了愛沙尼亞。德軍第16集團軍邊打邊撤,一路撤退到了拉脫維亞。莫德爾用傷亡僅7萬人的代價,撤出了大部分德軍部隊,拯救了幾十萬德軍的生命。

這樣的戰役已經堪稱是奇迹。莫德爾被授予元帥軍銜,就是因為這場敗仗。這在德軍元帥當中是絕無僅有的。大家怎麼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