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勝為何一定要除掉吳廣?司馬遷的《史記》這樣寫,我們要牢記

作者:夢崖攬佳人

浩浩蕩蕩的曆史長河中總會有英雄的身影,身處亂世之時他們挺身而出,為了大義不惜奉獻自己的一生。在秦朝末年,胡亥繼位後天下大亂,由于胡亥任信宦官趙高,導緻群臣二心,百姓叫苦連天。

陳勝為何一定要除掉吳廣?司馬遷的《史記》這樣寫,我們要牢記

每逢亂世必出英雄,陳勝、吳廣二人振臂高呼:“王侯将相,甯有種乎。”開啟了轟轟烈烈的秦末起義的序章。而陳勝、吳廣也被後世傳誦至今。

但很多人可能不清楚,陳勝在稱王後性格大變,最後他的好兄弟吳廣都被其坑死。而吳廣被殺的原因是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給出了答複,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陳勝年少時也曾是心中有夢的少年,雖然家境貧寒不得不在外替人種田補貼家用。但是陳勝心中仍然有一個英雄夢,他曾對自己的夥伴說:“苟富貴,勿相忘。”而夥伴們都笑他做白日夢,對此陳勝也僅僅回應了一句:“燕雀安知鴻鹄之志哉。”

陳勝為何一定要除掉吳廣?司馬遷的《史記》這樣寫,我們要牢記

後來陳勝真的富貴了,當時已經步入中年的陳勝因為邊塞連年的戰争而被征去戍邊。由于連天的大雨導緻山路堵塞,陳勝所在的隊伍無法準時到達指定地點。

而秦朝的律法規定,一旦邊塞戍邊的兵丁沒能準時到達指定位置而贻誤軍機,一律處斬。可以說陳勝當時所面臨的就是必死之局,而這時候吳廣則向陳勝提出了主意。

吳廣對陳勝說:“現在我們的處境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與其被殺,不如為國事而死。”于是吳廣就派人把白綢寫上“陳勝王”的字樣放進魚肚子裡,造成上天授意的假象。

陳勝為何一定要除掉吳廣?司馬遷的《史記》這樣寫,我們要牢記

陳勝也是以稱王,帶着800農民起義軍攻打大澤鄉,在大澤鄉陳勝假借公子扶蘇和将軍項燕的名義自封為将軍,封吳廣為副将,至此我國曆史上第一場農民起義轟轟烈烈的開始了。

陳勝稱王之初可謂是盡心盡力,他極具戰略意識,先後攻打薊縣、苦縣、拓縣等地,并在進入河南、安徽交界處後進攻戰略地陳縣。先後收集6、7百輛戰車,征得騎兵一千多人。

陳勝為何一定要除掉吳廣?司馬遷的《史記》這樣寫,我們要牢記

但這時古代農民心裡的虛榮心展現了出來,陳勝的起義軍規模越來越大,陳勝也越來越居功自傲。當初那個“苟富貴,勿相忘”的少年逐漸被利欲沖昏了頭腦。

陳勝建立張楚政權後自稱為楚王,當時在家鄉和他一起種地的夥伴知道了這件事特意從登封前來拜會陳勝。但是這時候的陳勝已經不是當初那個滿腔熱血的少年了。

他多次請求看望陳勝都被拒絕,隻有一次陳勝外出時被他攔下,他才被陳勝帶回住所。而由于是陳勝的老朋友,是以和陳勝相處時或多或少有些随意,可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陳勝便下令處死了自己的老朋友。

陳勝為何一定要除掉吳廣?司馬遷的《史記》這樣寫,我們要牢記

這一舉動讓很多人都寒了心,大家都知道,陳勝已經變了心,當初立志屠龍的少年,現在已經變成了惡龍。是以陳勝的故人紛紛離開了陳勝,陳勝也徹底成為了孤家寡人。

而陳勝性格大變的原因除了其本身自帶的享樂思想外,還有一個人起了推進的作用,那就是陳勝的近臣—田臧。此人本是起義軍中的一員,在起義中一直不溫不火。

但因為陳勝對其十分信任,田臧的官職也越升越高,田臧此人本是一小人物,突然而來的富貴讓他得意忘形。他不記得現在起義還沒有成功,不記得現在還是困難之時。

陳勝為何一定要除掉吳廣?司馬遷的《史記》這樣寫,我們要牢記

一心隻想奪權的田臧終于瞄上了吳廣,這個被陳勝立為假王的人。他假借陳勝的名義,處死了吳廣,本來陳勝應該勃然大怒才對,畢竟吳廣始終都站在陳勝的身邊。

但是事實卻并非如此,陳勝不僅沒有懲罰田臧,而是讓田臧代替了吳廣的職務,成為了起義軍的大将軍。而且,陳勝不僅沒有為吳廣正名,也沒有讓吳廣的軀體得以還鄉。

這說明陳勝已經看不順眼吳廣很久了,吳廣本人宅心仁厚,遇到戰争勢必身先士卒,在軍中的影響力很大。而陳勝也害怕吳廣謀反,是以便借着田臧的名義殺了吳廣。

陳勝為何一定要除掉吳廣?司馬遷的《史記》這樣寫,我們要牢記

其實吳廣真實的死因太史公司馬遷已經在《史記》中給了充足的暗示,在陳勝獎賞田臧時人們就已經注意到,吳廣的死絕不是這麼簡單,這其中定然有陳勝的訓示。

這種行為無疑是自殺的舉措,當時的起義軍處境十分嚴峻。由于整支隊伍都是由農民組成,他們無論是軍事能力還是行軍兵法上都遠遠不如秦朝的軍隊。

而之是以前期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功,隻是因為打了秦軍一個措手不及。在秦軍反應過來後便迅速做出了回應,由章邯所帶領的秦朝主力軍隊傾巢而出,起義軍節節敗退。

陳勝為何一定要除掉吳廣?司馬遷的《史記》這樣寫,我們要牢記

而這個時候陳勝還在内鬥,是以陳勝吳廣的起義最終的結果隻能是失敗。公元209年,陳勝兵敗身亡,在起義僅僅一年的時間裡,陳勝由大起轉至大落,令人歎息。

陳勝兵敗的主要原因其實有兩點,一是不懂得吸納人才,他認為隻要将各地的百姓保護好,吸納這些人就可以成功,但是他的思想是錯誤的。雖說得民心者得天下,但是沒有一個真正能夠信任的人更得不到天下。

第二點則是其驕傲的内心性格,戰鬥的多次勝利讓他忘記了自己的處境,這時的他已經認為天下唾手可得,過于自滿隻會自尋滅亡。驕兵必敗就是這個道理。

陳勝為何一定要除掉吳廣?司馬遷的《史記》這樣寫,我們要牢記

而吳廣如果泉下有知可能也會扼腕歎息吧,其實吳廣對于整個張楚政權而言無疑是一大功臣,而最後卻落得如此下場,真是可悲可歎,讓人難免感到悲傷。

人一旦自滿,那麼最後等待他的一定是惡果。陳勝就因為驕傲自滿而兵敗身死,在我國五千年的曆史長河中,有很多人因為驕傲自滿而導緻自己兵敗如山倒。

同樣是秦末的項羽,也是這樣的人,最後他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四面楚歌、烏江自刎。而裝傻充愣的劉邦最終奪得了天下,是以年輕人一定不要因為有點成績就驕傲,許多路終究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