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發了上篇文章以後,看到很多網友評論,很多人産生共鳴表示贊同,也有人覺得并不同意,沒關系,在開始續篇三之前,先分享一些真實案例,也許對了解文章的主題能有幫助。
其一:曾經面試一個軟體開發人員,
自己講:我想做大項目,不太喜歡做小項目,展現不了我的價值。
問:什麼樣的大項目呢?
答曰:怎麼也得上百萬的那種項目吧。
然而,當問到技術問題,group by 和 order by 的差別是什麼,他卻不知道!搞不清楚!
我有點不明白他的邏輯和價值觀了!
其二:另一個軟體技術人員,曾經在上千人的公司做了兩年開發,開發部據說超過上百人,然而,卻不知道GridView 如何分頁。
究其原因是大公司所有的子產品都是封裝好的,開發基本是流水線式作業,一個人做的東西基本就是其中一個環節,
接觸不到全面的整體的流程和核心技術,也不允許自己自作主張的開發,大公司要的就是每個人都是螺絲釘,離開誰都能轉。
是以,做了兩年都是用别人封裝好的控件和類,離開了“拐杖”就無法獨立行走。
薪資雖然很高,但是離開了那個環境,到一個實戰型公司基本和很多新手沒有差別,野生環境的生存能力明顯不足,人生的潛力感覺被廢了。
其三:面試一個銷售人員,做了兩年的銷售,
問其對自己職業下一步的規劃是什麼,答曰:我想五年之内,有車有房!
再問,你目前的收入狀況怎樣? 答:目前薪資3000左右,其中 底薪是2500,提成部分300多一些,另外還有一點補助。
聽後,我無語半天,是人都知道銷售是靠提成養活自己的,對于好的銷售,底薪甚至都可以忽略。
敢問,您工作了兩年了,一個月的提成就幾百塊,一個靠底薪活着的銷售,月收入才3000塊,在北京這樣的城市,拿什麼靠什麼有車有房?
我個人覺得有理想可以,但是是否要切合實際,是否想過自己的能力與目标有多大差距,更應該規劃的是自己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
其四: 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來北京找工作,我發現很多都是奔着淘金的心态來的,屁毛不會,張嘴就是幾千幾千,
問其:你的這個薪資水準是根據什麼标準來評定的呢?
答:在北京消費水準高,住房,吃飯,要少了不夠花!(說實話,這種話我聽太多人說了很多遍了)
我有時候真想說,工資是根據人的能力和價值來定的,不是根據你夠不夠花來定的,夠不夠花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公司應該按你的花銷給你開工資。假如你要在北京買房需要錢,怎麼不直接要2萬? 但是我還是委婉的告訴他,我考慮考慮。
不切實際的浮躁心态,隻能是讓自己丢失很多機會。也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器重,因為你不值那個價!也許拿到的是短期的錢,丢失的是長期的機會!
我一直推薦的原則是低姿态進入,高姿态浮出。當你的價值超過了别人對你的期望,超過了你的價格,有些東西會自然而來。
沒有哪個老闆傻到願意損失為公司創造價值的人,反倒是那些達不到自己薪資的價值和公司期望的人,最可能被公司裁掉!
可以這樣想象:一個能力一樣的人,進入一個公司,一個要4k,一個要6k,假如他們幹的事情一樣,你說公司會更喜歡誰?
對于4k的人,别人是以4k的标準衡量他,永遠覺得他做的非常好,總是超過标準,更容易讓人刮目相看,鶴立雞群,提升自己的别人心目中的品質。
對于6k的人,别人同樣會要求以6k的标準來衡量你幹的活,每次感覺都達不到預期,每次都不滿意,慢慢就會失落太多。
你覺得未來誰在公司的發展前途大。我想聰明人都能明白。在公司的發展前途絕對不是要的工資決定的,而是别人的評價和信任。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些個例,當您看完了這些案例,我想您應該體會這都是一些什麼樣的心态和社會現象!
我們從不輕視一個人的夢想。大項目、大公司、高富帥,但是,想得到這些,需要明白憑什麼!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