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獻之的獨生愛女為何會嫁個傻子

作者:慧文拾真
王獻之的獨生愛女為何會嫁個傻子

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和王獻之并稱“二王”,書法雙聖名流千古,有趣的是二王是父子,而他們的發妻是姑侄,郗家二女。

東晉時期,王謝庾桓是當時有名的四大家族,王羲之、王獻之正是出自著名的琅琊王家。

郗氏經過家主郗鑒多年的苦心經營,逐漸昌盛,家族勢力連四大家族也不容小觑。

王獻之17歲的時候,迎娶了舅舅郗昙的女兒,自己的青梅竹馬表姐郗道茂。兩人成婚不到一年,王羲之和郗昙相繼離世。無異于晴天霹靂。少年夫妻互相扶持陪伴,志趣相投,感情甚笃。

晉簡文帝司馬昱為了拉攏權臣桓溫,将徐貴人所出的餘姚公主嫁于桓溫次子桓濟,桓溫覺的長子桓熙能力不足,死前将家族政事托付給了自己弟弟桓沖。兄弟倆十分不滿父親的安排,密謀殺叔叔桓沖奪權。事情敗露,倆兄弟被簡文帝流放到長沙。勒令無诏不得回。

餘姚公主司馬道福與桓濟本就是政治聯姻,無甚感情。加之桓濟相貌粗犷,與魏晉流行的清雅潇灑之美相距甚遠。公主早就不喜他。桓濟出事,公主便與他火速和離,搬回了公主府。

王獻之少負盛名,一手行書及草書舉世無雙。放達不羁,雖有時閑居在家,但形貌舉止并不懶散,滿腹詩書氣質華。婚後曾有一女,潤玉,後夭折,與郗道茂再無所出。也沒有其他庶子女出生,可見對發妻還是很愛護的。

這樣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王獻之,吸引了餘姚公主的目光。

簡文帝對于為了國政而犧牲女兒的幸福心裡有愧,餘姚抓住了父親的愧疚之情,不依不饒,要求阿翁下旨賜婚,要王羲之休妻另娶。

王羲之苦苦哀求簡文帝,求他收回成命。自己與發妻鹣鲽情深,不忍分離。

他用艾灸足心,緻腿殘疾,走路一瘸一拐。

也許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這樣情深意重的王獻之,餘姚公主更是志在必得。

郗道茂早已無父兄,被休棄後投奔伯父郗愔,寄人籬下,生活的并不好,沒過幾年便郁郁而終了

發妻的死是紮在王羲之心裡的一根刺,時間愈久,愈發刻骨銘心。

加上長期行散,身體每況愈下,在與表姐分離的經年之後,也撒手人寰病逝了。時年四十三歲。

病重時,喟然歎道:“我一生問心無愧,唯獨與郗家離婚之事,讓我抱憾終身。”

王獻之的獨生愛女為何會嫁個傻子

王獻之與餘姚公主唯育有一女,給她取名神愛。希望神明更夠愛護她,庇佑她安康幸福。

可惜事與願違。

曆史上關于餘姚公主的記載隻有寥寥數語。我們不解,為何一個母親舍得将自己的獨生愛女,送給傻子為妻?

王神愛幼時便失去了父親的庇護,性格沉靜内斂,喜歡臨摹父親留下的字帖,一筆一畫,感受着字裡行間父親的溫度。很快善書的美名就傳開了。

王獻之的獨生愛女為何會嫁個傻子

彼時的琅琊王氏的權勢,在二王相繼離世之後,日漸式微。晉孝武帝司馬曜想在名門望族中挑選一位适齡少女嫁給太子司馬德宗。

沒有人在乎十二歲的王神愛是否願意嫁給一個連冬夏都無法分辨的傻子。

這是琅琊王氏重回鼎盛的一個機會。卻要犧牲王神愛後半輩子所有的幸福。

給一個傻子至高無上的權利,無異于把炙肉塞進一個三歲稚兒的手裡,四周伺機而動的卻都是豺狼虎豹,直勾勾的盯着這個稚子的一舉一動,準備随時發動進攻。

晉安帝司馬德宗繼位之後,朝内外紛紛自立,不受君命。各種權臣輪番出場,貫穿了王神愛的後半生。堪比東晉版的八王之亂,不論是世家還是寒門,都想在亂世中分一杯羹。

老皇帝一死,司馬德宗即位第一年(公元397年),就有人坐不住了。後涼國主呂光部将秃發烏孤建立南涼。

即位的第二年(公元398年),四大家族中的桓氏跳了出來,以桓玄為首,王恭、庾楷、殷仲堪、楊佺期為輔,建立義軍盟主。密謀造反。

即位第五年(公元401年),沮渠蒙遜殺段業,自号大都督,正式建立北涼政權。

即位第七年(公元403年),桓玄自稱楚王。

即位第八年(公元404年),桓玄攻入建康城,篡位稱帝。他讓人事先寫好禅讓诏書,逼迫司馬德宗親自抄寫。全篇310個字,司馬德宗用了整整三天,才艱難的抄寫完。

降晉安帝為固平王,遷至浔陽。改國号為楚。史稱桓楚。

同年,劉裕打着勤王的名義,大敗桓家軍,桓玄挾固平王(晉安帝)逃亡江陵,3個月後,桓玄兵敗被殺,安帝複位。

僅複位當了7天的皇帝,桓玄麾下的大将桓振就舉兵殺來,攻陷江陵,安帝被俘近達一年。

公元405,安帝被劉裕救出。東晉的皇權統治即将土崩瓦解。龍亢桓氏以失敗者的頹态徹底退出了東晉的政治舞台。

此刻的東晉俨然改姓劉,劉裕憑借着巨大的軍功,總覽東晉軍政大權,權傾朝野,排除異己,朝野上下血流成河。

王神愛隻做了一年的太子妃,在公公晉孝武帝的庇佑下,這段時間是她後半生中僅有的安穩太平。

自從十三歲被立為安僖皇後之後,王神愛猶如隻身坐在風雨中飄搖的孤舟上,家族的利用,無人可以依傍。傻子丈夫無感,王神愛卻飽受煎熬。在宮廷政變中,生死憂患,惶惶不可終日。

随着安帝幾經廢立,一同被流放,王神愛感到猶如當權者手中的牽線木偶,身不由己。

劉裕權力的極度膨脹,威脅到了司馬皇室和琅琊王氏的利益。

王神愛無法再緘默忍受,那種任人擺布的滋味,如鲠在喉。她決定放手一搏。

對劉裕獨斷專行不滿的還有貴族大臣劉毅,皇弟司馬德文。

很多對劉裕專權不滿的朝臣紛紛加入這個反劉的團隊。他們公開向劉裕發難,給他使絆子。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劉裕決定向他們出手。

王神愛失敗了。劉毅被伏誅,王神愛雖留下性命,日子極不好過。同年八月,郁郁而終。時年二十九歲,無兒亦無女。可憐王神愛,在曆史車輪的碾壓下,零落成泥。

劉裕對她餘恨未消,來年四月,釋出了一道指令:“罷皇後脂澤田四十頃”。

六年後,王神愛的傻丈夫被中書侍郎王韶之,活活繳死在建康東堂。

說來諷刺,這個王韶之也出自琅琊王氏,與王神愛同宗。

夫妻同葬于休平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