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餘秋雨實力如何,易中天犀利評價

作者:故事會大全69
餘秋雨實力如何,易中天犀利評價

餘秋雨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一個人若置身于最璀璨的“鎂光燈”下,風光榮耀的同時,也往往容易被這種炙熱的溫度所灼傷,尤其是在獨秀一枝、名揚四海之際,那些妒羨的同行、唯恐不亂的好事者,會用千萬倍的放大鏡,細細察看你的一字一句、一言一行,然後輪番上陣,口誅筆伐,哪怕是一個細小的瑕疵,也會死死糾纏不放,用文字和唾沫彙內建一股巨大的洪流,将你沖倒,将你淹沒,在你螳螂擋車之際,足以毀你一生。

在這個紛繁複雜的時代裡,這樣的事情并非個案,似乎經常上演。然而近三十年間,卻有這麼一個人,因卓越的才華風靡文壇,盡顯風流,成為這個時代最著名的作家,但又一次一次跌進輿論的旋渦,受人誤解,被人排斥,喜之何其厚,厭之何其薄,衆說紛纭,毀譽參半。這個人就是餘秋雨。

那麼,作為作家,餘秋雨的水準到底如何?人們對他又有哪些迥然相異的評價呢?

在衆多如日中天的文化名人中,易中天和餘秋雨都是我非常喜歡的,他們的作品大多數讀過,盡管風格稍異,一個時尚風趣,一個優美深沉,身份也稍異,一個是作家兼曆史學者,一個是作家兼文化學者,但并未是以改變我對他們的一貫喜歡,并且,我一直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和易中天的《讀城記》長期置于書桌之上,作為範文,反複閱讀。

餘秋雨實力如何,易中天犀利評價

易中天

然而,這兩個我特别喜歡的作家卻偶有不睦,尤其是易中天先生,似乎不太瞧得上成名他之先的餘秋雨,一有機會,就誇人貶餘,點名不點名地揶揄、嘲諷,屢屢提及,樂此不疲。

比如,易中天曾在文章中談及文化曆史大散文時說:“我認為,夏(堅勇)先生的曆史大散文,無論氣度還是識見,都在某先生的文化大散文之上。”

這個“某先生”,說的就是餘秋雨先生。

易中天先生後來還意猶未盡,曾說餘秋雨是“天下第一傻”,評價極是犀利。

果真如此嗎?我想,對一個作家和文化學者的評價,不能單看一個人怎麼說,而是要看大多數人怎麼說,尤其要看海内外頂尖一流的作家和學者們怎麼說。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特别是對于文學藝術作品,喜歡與否往往是因人而異的,高評與差評也是因人而異的,比如蘇東坡的書法,“宋四家”(蘇黃米蔡)高居第一,大儒朱熹卻說“字被蘇(東坡)、黃(庭堅)胡亂寫壞了。”對字尚如此,何況于文。

是以,文學這個東西,我們不能因一個人批就附和說差,也不能以一個贊就盲目說好。

一要有自己的眼光,二要多聽聽其他名家内行的評價。

餘秋雨實力如何,易中天犀利評價

文壇大俠金庸

當年,《文化苦旅》一紙風行,在文壇獨領風騷,金庸先生作為文壇大俠,也曾拿來一讀,後來一次在北京出席文化活動,當時有個年輕讀者調侃金庸,說浙江人不會寫文章,金庸先生聽後,幽默地回答說:“就算我不會,但浙江人裡還有魯迅和餘秋雨啊。”

金庸大俠何人?那可是中國文壇的常青樹、“中國武俠小說的大宗師”,他老人家将餘秋雨和魯迅相提并論,可見餘秋雨的文采之好、聲譽之高。

無論是誰對餘秋雨有過什麼微辭,但包括除易中天先生大内,從來沒有過人對餘秋雨先生的文才提出過證據确鑿的批評,那些批評者要麼如易中天先生一樣似是而非,甚至不着邊際,要麼就是糾纏個人的私生活,如離異另娶,拿前妻李紅和現任馬蘭說事,或者品評餘先生演講的語氣和手勢,或者說餘秋雨先生捐款捐少了,要麼幹脆就是跟風炒作,在嘲諷和揶揄中刷存在感。

餘秋雨實力如何,易中天犀利評價

馬蘭和作餘秋雨夫婦

而與此同時,餘先生的《文化苦旅》卻異常火爆。

《文化苦旅》自1992年在上海首發以來,就迅速風靡全國,上至專家教授,下至大中學生,再至公務員和白領,幾乎人手一冊。這樣的好書,馬上就成了盜版者的“搖錢樹”,正版曾經脫銷近5年,盜版書馬上“跟進”,狂銷不止。

有一個段子說,當年上海掃黃,被捕的從業者兜裡準有三樣東西:一是口紅,二是避孕套,三是盜版的《文化苦旅》。

是以,餘先生的《文化苦旅》自出版之時開始,就長期高居文學書籍銷售排行榜前列,近三十年來已經銷售近兩千萬冊。這真不是公民普惠的贈送品,而是人家從口袋裡掏錢去購買後的資料。在中國文學書籍的出版史上,到目前為止,這恐怕都是絕無僅有的。

《文化苦旅》為什麼受到這麼大的歡迎?其實是有深層次的原因的。

真正的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也是留給懂得開創的人。

我一直以為,能夠在别人瘋狂的時候自己冷靜、能夠在别人沖動的時候自己清醒的人,才是智者,才有可能成功。

我們都知道錢鐘書先生,錢先生成名很早,中間有一段沉默期,後來再度出山,立即享譽中外。為什麼?人家在喧鬧中忘乎是以的時候,先生卻在偷偷地寫一部文言文筆記體著作《管錐編》,10年時間寫了130萬字,一出版便驚豔了世界!

餘秋雨先生何嘗不是如此?當人們在喧鬧中無所适從、隻求自保的時候,餘秋雨卻利用工作之便,躲進上海戲劇學院和複旦大學的圖書館,埋頭讀書,同時編寫《世界戲劇學》這種當時人家沾都不敢沾的學術著作,文化回歸之後,他便很快出版了《世界戲劇學》《中國戲劇史》《藝術創造學》等學術著作,成為了上海著名專家和上海戲劇學院最年輕的副教授、教授、副院長、院長。

餘秋雨實力如何,易中天犀利評價

以《鄉愁》一詩聞名于世的台灣詩人餘光中

寫過《鄉愁》的台灣著名詩人、散文家餘光中先生曾說:“中國散文,在朱自清和錢锺書之後,出了餘秋雨。”不知餘光中先生說此話時,是否想到了上面的巧合。

按說,有了如此榮譽和成就,餘秋雨将坐上順風之車,向人人羨慕的仕途高峰乘勢而上的。然而,就在全國最年輕的高校校長、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 、上海十大高教精英等職務和榮譽接踵而來的時候,餘秋雨卻向上級多次遞交辭呈,辭去了一切公職和其他榮譽職務,孤身一人深入大西北,以“穿越百年血淚,尋找千年輝煌”為主題,系統考察中國文化的遺址和脈絡,根據沿途所看所思,寫下了一篇篇“曆史文化大散文”,結集為《文化苦旅》。後來又繼續考察,相繼寫出了《中國文脈》《千年一歎》《行者無疆》等系列作品,出版後依然好評如潮,再次掀起全國的閱讀高潮。

2010年,《揚子晚報》在全國讀者中問卷調查“你最喜愛的中國當代作家”,餘秋雨名列第一。

餘秋雨實力如何,易中天犀利評價

黃梅戲演員馬蘭

我是1992年購買的《文化苦旅》一書,讀完之後,有兩個閃念立刻進入腦中:一是我驚訝于散文還有可以這樣寫;二是驚訝于散文還可以寫得這麼美。

餘先生借山水風物來探尋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谛,苦苦求索中國文化的曆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文字優美,思想深邃,給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時,還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從此,我便與《文化苦旅》結下不解之緣,與餘秋雨先生的散文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是以,我的書桌上,便永遠有了一本讓我時常翻閱的範文文本《文化苦旅》。

“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路易斯·巴斯德這話真是不假。

餘秋雨實力如何,易中天犀利評價

《文化苦旅》為什麼30年來那麼受讀者的喜愛?這得益于《文化苦旅》兩個方面的貢獻:一個是文學上的貢獻,一個是體裁上的。

《文化苦旅》裡的每一篇文章,都流暢而精美,那些精美的文字和句子,如同散落在字裡行間的珠玉,閃爍着詩情畫意,閃爍着思想的光芒,讓人如在曆史與美景中穿越,時有意外的驚喜,令人怦然心動。

同時,《文化苦旅》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曆史文化大散文作品集,之前,文壇上沒有曆史文化大散文的概念,《文化苦旅》出版後才有,是以,在體裁上,它亦有開創之功。

我相信,《文化苦旅》将來必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文本。

賈平凹便說:“餘秋雨的有關文化研究蹈大方,出新裁。他無疑拓展了當今文學的天空,貢獻巨大。這樣的人才百年難得,曆史将會敬重。”

台灣著名作家白先勇甚至說:“餘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嚴又一次喚醒了。或者說,他重鑄了唐宋八大家詩化地思索天下的靈魂。”

如果您也想品讀這本書,點選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喜歡請點選商品詳情 購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