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儀:被義子湯恩伯出賣,甯死不向蔣介石低頭,67歲慷慨赴死

1950年5月19日,台北馬場町,一位西裝革履的老人被押上刑場,面對劊子手,他大喊道:“向我的頭部開槍!”,然後,嘴裡念叨着:“人死,精神不死!”,走向生命的終點。

陳儀:被義子湯恩伯出賣,甯死不向蔣介石低頭,67歲慷慨赴死

很快,這一消息便傳到了身在三峽鄉的湯恩伯耳中,湯恩伯是如喪考妣,終宵繞室彷徨,痛苦不堪,在宅子裡設靈堂,一連寫了多幅挽聯。

這人是誰?為何湯恩伯會如此傷心?原因很簡單,他是湯恩伯的義父,也是湯恩伯飛黃騰達的貴人之一,而之是以會慘遭槍決,則是被自己的義子湯恩伯出賣,他的名字叫陳儀。

陳儀,浙江紹興人,與蔣介石既是老鄉,又是同學,二人都畢業于日本振武學校第五期炮兵科,雖然沒有與戴季陶和蔣介石那麼親近,但二人關系也相當不錯。

陳儀:被義子湯恩伯出賣,甯死不向蔣介石低頭,67歲慷慨赴死

1907年,陳儀完成學業回國,在陸軍部任二等課員,1911年武昌起義時,投身浙江獨立運動,曾擔任浙江都督府軍政司司長,兼陸軍國小校長,1914年,又升任陸海軍大元帥統率辦事處軍事參議官。

1916年,他再次前往日本留學,3年後回國,擔任總統府中将顧問,1920年,回到浙江,擔任浙江地方實業銀行董事長,孫傳芳入浙後,又擔任浙江第一師師長、五省聯軍第1軍司令、浙江省長、十九軍軍長等職。

當時的陳儀,混得并不比蔣介石差,也是在這段時間,陳儀遇到了湯恩伯。

相遇之時,陳儀位高權重,而湯恩伯,隻是浙江體育專門學校的一個窮學生,沒有兒子的陳儀,對湯恩伯甚是喜愛,不僅讓他到陸軍國小當旁聽生,還2次送他去日本留學,花費也是陳儀在出,再後來,還将自己的義女嫁給了他,把他引薦給蔣介石。

陳儀:被義子湯恩伯出賣,甯死不向蔣介石低頭,67歲慷慨赴死

可以說,沒有陳儀的幫助,就沒有後來的湯恩伯,當時的湯恩伯,對陳儀也是感恩戴德,“湯恩伯”這個名字,就是為了表達對陳儀的感激(湯恩伯,原名湯克勤)。

湯恩伯也是浙江人,與蔣介石是老鄉,而且,後來去日本留學時,還與蔣介石同校同科,有着這份關系,再加上陳儀相助,可謂官運亨通,成了蔣介石麾下屈指可數的大人物。

當然,發迹後的湯恩伯,也沒忘了陳儀的提攜之恩,30餘年間,都是把陳儀當作親生父親孝敬,1948年,還推薦他當了浙江省政府主席,二人的關系,在民國時期,還是一段佳話,然而,1949年1月,湯恩伯卻出賣了陳儀,怎麼回事呢?

原來,早在1934年陳儀擔任福建省主席之後,以胡允恭為首的地下黨員,便陸續來到陳儀身邊,在工作工程中,不僅取得了陳儀的信任,還漸漸影響了陳儀的思想。

陳儀:被義子湯恩伯出賣,甯死不向蔣介石低頭,67歲慷慨赴死

1948年夏,随着局勢的變化,陳儀對蔣介石也越來越不滿,他曾對人說:“這種局面,是不可能拖得很久的!”。

緊接着,國民黨在遼沈戰役、淮海戰役慘敗,國軍主力損失慘重,敗局已定,然後,在平津戰役中,傅作義又投誠起義,這一切,都深深刺激着陳儀,在胡允恭等人的勸說下,陳儀決定效仿傅作義,棄暗投明。

當時的湯恩伯,與陳誠、胡宗南并稱蔣介石的三大寵将之一,手握重兵,為了能拉攏這支部隊,也為了讓湯恩伯有條活路,陳儀決定,策反湯恩伯。

1949年1月27日,陳儀派自己的親外甥丁名楠親自前往上海,給駐守上海的湯恩伯送信,信中,陳儀列舉了釋放政治犯、停止築建工事、保護屬公财務、改變原有部隊等5個條件。

陳儀:被義子湯恩伯出賣,甯死不向蔣介石低頭,67歲慷慨赴死

看完信的湯恩伯,并未過多言語,而是把信裝進一個口袋裡,丁名楠見狀,又将陳儀希望湯恩伯開放長江若幹渡口,迎接解放軍的事情說了出來。

聞言,湯恩伯沉默片刻,告訴丁名楠,他身邊蔣介石的耳目衆多,陳儀說的事情,時機尚未成熟,讓丁名楠先回去複命,自己會抽空去杭州一趟。

回去後,丁名楠便将湯恩伯的話以及對待起義一事兒的态度,告訴了陳儀,陳儀很開心,1月30日晚上,還列舉了許多與湯恩伯見面後,需要商談的條款。

可惜的是,等了足足兩個禮拜,湯恩伯卻沒有來,無奈,陳儀再次派侄子丁名楠到上海見湯恩伯。

陳儀:被義子湯恩伯出賣,甯死不向蔣介石低頭,67歲慷慨赴死

這一次,湯恩伯依舊客客氣氣,當聽說毛主席的代表胡允恭也要見他時,還表示了歡迎,同時,湯恩伯把丁名楠以“秘書”名義留了下來,談話間,他向丁名楠提出了自己的疑慮,那就是解放軍把他列為了戰犯,還在電台上罵他。

與湯恩伯第二次聯系後,馬上就是春節,為了不讓蔣介石起疑心,陳儀還專程跑到蔣介石老家溪口鎮,去面見蔣介石,二人的談話,并不愉快,甚至還責怪陳儀,不該聽李宗仁的,釋放了政治犯。

回歸之後,陳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國共雙方應拿出和平的勇氣,一切從群眾利益出發,立即停戰,以順民心!”。

陳儀:被義子湯恩伯出賣,甯死不向蔣介石低頭,67歲慷慨赴死

幾天之後,蔣經國專程來杭州“看望”陳儀,陳儀也毫不避諱,對蔣經國道:“我看你父親最好暫時去南美休養,等待形式的變化,如果将來對他做出适當的安排,再請他回來!”。

陳儀的話,說得已經很明白了,那就是自己不打算再跟着蔣介石幹了,讓蔣介石自己也好自為之。

與此同時,湯恩伯也在猶豫,下一步該怎麼走。

湯恩伯是名将,他甚至随着三大戰役的慘敗,國民黨精銳盡失,鬥志渙散,根本不可能是幾百萬解放軍的對手,敗亡是一定的。

可他,又不敢起義,因為他數次圍剿過紅軍,甚至還打下過瑞金,解放戰争中,更是蔣介石的急先鋒,指揮過數次大戰,雙方說血海深仇也不為過,雖然說中共地下黨員向他保證,隻要起義,就取消戰犯身份,還給他安排相當職務,但湯恩伯依舊害怕秋後算賬。

還有,湯恩伯身邊,蔣介石的耳目無數,甚至毛人鳳把他老婆胡德珍都派來監視湯恩伯,他隻要一有異動,就會被察覺。

陳儀:被義子湯恩伯出賣,甯死不向蔣介石低頭,67歲慷慨赴死

更重要的一點是,蔣介石隐退前夕,把守備上海的任務交給了他,還撥了20萬兩黃金給他當作軍費,雖然蔣介石在1947年的時候,因為74師以及張靈甫戰死,把他打得滿臉是血,但如今這份信任,卻讓湯恩伯感動不已,也讓他生出了“結環銜草以報君王的心思。”

怎麼辦?就在湯恩伯猶豫的時候,他突然發現,自己鎖在抽屜裡的,陳儀寫給他的信,竟然被人偷看過,這讓他冷汗直流,他立即想到了毛人鳳的老婆胡德珍,因為,她在湯恩伯的總部當秘書,這封信的内容若是到了軍統手中,那麼湯恩伯全家性命不保……

很快,湯恩伯就有了決斷,他找到了毛森,把陳儀勸他起義的事情和盤托出,還裝出一副氣憤的樣子,說陳儀一直給他打電話,罵他不識擡舉,不識時務等等,還要派飛機接他去解放區。

湯恩伯與毛森一番商議後,由毛森出面,去找了毛人鳳,讓毛人鳳去向蔣介石求情。

雖然決定出賣陳儀,但湯恩伯心中還是有些于心不忍,他向毛人鳳提了唯一一個要求,那就是保全陳儀一命,為此,他願意與解放軍決一死戰,盡快将物資搶送台灣。

陳儀:被義子湯恩伯出賣,甯死不向蔣介石低頭,67歲慷慨赴死

很快,湯恩伯與毛森、毛人鳳接觸的事情,便被地下黨的同志探知,同時,也傳出很多關于湯恩伯的流言,比如兩個孩子已經送到美國,比如上海的房子和汽車已經賣了,準備跑路等等。

但基于30多年的“父子情”,陳儀卻不願相信,他還對人說:“上海灘謠言多,别相信啦,我認識湯恩伯34年了,他不會負我的!”。

因為擔憂陳儀的安危,胡允恭冒着被抓的危險,來找陳儀,希望他隐蔽,但陳儀卻說:“貴黨的消息,一定是有來源的……恩伯和我的關系,你是知道的,他簡直就像是我的親兒子……他恨蔣、恨陳誠、恨胡宗南……”。

總之一句話,陳儀對湯恩伯,無比信任。

陳儀:被義子湯恩伯出賣,甯死不向蔣介石低頭,67歲慷慨赴死

1949年2月17日,報紙上登出消息,說國民政府行政院通過決議,改組浙江省政府,陳儀等人被免職。

這個時候,胡允恭再次不計生死,找到了陳儀,對他說:“廣州的行政院,唯老蔣之名是從,說明湯恩伯已經出賣了你……你趕緊設法走吧,乘飛機過江已經不可能,轉入地下或去根據地如何?”。

但陳儀再次拒絕了,他說剛剛與湯恩伯通了電話,對于這事兒,湯恩伯一點兒也不知道,還說,江西的沈主席、福建的李主席都是最近免職,不足為奇,就是不願意離開。

2月24日,陳儀被押上囚車,4月30日,被送到台灣,被蔣介石以“勾結共黨,陰謀叛逆”的罪名囚禁。

在其被囚後,湯恩伯幾次找到“政學系”首領張群,讓張群幫忙說和,讓蔣介石網開一面,放了陳儀,惹得蔣介石大怒:“陳儀犯那麼大的罪,他湯恩伯不清楚嗎?這事兒,任何人求情都不行!他要為陳儀說話,我不見他!”

陳儀:被義子湯恩伯出賣,甯死不向蔣介石低頭,67歲慷慨赴死

蔣介石的侍從室主任林蔚也曾勸過陳儀向蔣介石認錯,寫悔過書以換取自由,但卻被陳儀拒絕,他說:“我有何錯?我無錯可認,他不高興,可以殺我,我已年過半百,死得了,悔過書我不能寫!”。

林蔚又說:“總得讓蔣先生下台。”。

“下不來台是他的事兒,我又沒讓他抓我!”,談話不歡而散……

1950年5月19日,法庭判陳儀死刑,蔣介石的本意,是讓湯恩伯親自處決陳儀,但湯恩伯誓死不從,無奈,隻能讓湯恩伯的妹夫袁守謙等人“代辦”。

緊接着,便是文章開頭那一幕,陳儀慷慨赴死,時年67歲,湯恩伯在家中給他設靈堂吊唁的事情。

因為不肯大義滅親,蔣介石也開始厭惡湯恩伯,再後來,湯恩伯1949年曾在日本買房的事情被蔣介石知道,蔣介石更是惱火,怒道:“怪不得上海和東南沿海敗的那麼快,原來他早做了逃亡日本的準備!”。

1954年,湯恩伯因十二指腸部的一個惡性良性腫瘤,前往日本做手術,因失血過多,死在了手術台上,年僅56歲。

陳儀:被義子湯恩伯出賣,甯死不向蔣介石低頭,67歲慷慨赴死

得知消息的蔣介石反應很冷淡,隻說了一句:“死了也好!”。

若湯恩伯泉下有知,聽到這句話,不知該作何感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