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植七步成詩垂千古,寇準七歲就破了他的記錄

作者:趣史說新語
曹植七步成詩垂千古,寇準七歲就破了他的記錄

文:打起黃雀兒 配圖:網絡

說起曹植,大家都會想起他那首脍炙人口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之内,要麼出口成詩,要麼命喪當場。曹丕的狠勁兒一上來,整個三國無人能敵。争奪太子嫡傳位,他用毒謀害了曹操最鐘愛的兒子曹沖。後來故伎重演又用毒棗除去了二弟曹彰,隻剩下一個醉醺醺的曹植,他依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若不是親生母親卞夫人苦苦哀求,恐怕七步詩也未必能救得曹植的身家性命。

曹植七步成詩垂千古,寇準七歲就破了他的記錄

曹植七步成詩,那是胸有成竹,他的文采後人隻能望其項背。《南史·謝靈運傳》有載:“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鬥,我得一鬥,自古及今共用一鬥。”

東晉山水詩派鼻祖謝靈運誇贊曹子建不吝筆墨,他孕育出的才高八鬥這則成語,一下子就把曹植捧上了天。老謝同志還沒忘捎帶腳宣傳了一下自己,八鬥占一鬥,他有點兒過于謙虛了。

曹植七步成詩垂千古,寇準七歲就破了他的記錄

正史也罷野史也罷,曹子建七步成詩那是形勢所逼,急中生智催生了這一曆史典故。世事難料,誰也沒有想到,1000年之後的北宋,有個叫寇準的七歲男孩,一不留神就打破了曹子建的世界紀錄。他居然在三步之内就吟出了傳世絕句。

很多曆史名人從小就與衆不同。司馬光七歲上能把《左傳》背的滾瓜爛熟,而且還一錘定音砸了一個缸救了一個友。駱賓王七歲時出口成詩,吟出了“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曹植七步成詩垂千古,寇準七歲就破了他的記錄

寇準的大名在七歲時早已經名揚當地。一次他父親請客吃飯大擺筵宴。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有客人說:“聽聞令郎善詩,何不即興賦詩一首以助酒興?”。寇準也不推辭,馬上回應說請出題。

客人環視一周說,此處比鄰華山,就以華山為題吧。小寇準從容自若,在客人面前閑庭信步走,一步,兩步,三步,蓦然回首吟誦出了那首至今讓人津津樂道的《詠華山》:“隻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曹植七步成詩垂千古,寇準七歲就破了他的記錄

一言既出,四座皆驚。三步成詩,一不留神超過了史青寫得《五步詩》和曹子建寫得《七步詩》。客人紛紛誇贊寇準了得,将來必能官至一品。客人的眼光倒也精準,後來寇準仕途一路平步青雲,40歲果然當上了當朝宰相。

史說新語,曆史原來如此有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