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知青往事」“一号人物”扮演者趙炎

作者:用三隻眼看世界

“一号人物”扮演者趙炎

作者:趙國春

「知青往事」“一号人物”扮演者趙炎

圖為左起姜昆、趙炎、馬季

全國十大笑星之一的趙炎,對北大荒有着深厚的感情,用趙炎的話說:“甭說我這點子本事都是在北大荒練的,就是我媳婦也是到北大荒才有的,你說咱們跟北大荒的情能淺得了嗎?”

1968年,趙炎從北京重點中學25中來到北大荒,被配置設定到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32團5連。播種、耪地、割麥子、伐木、打石頭、蓋房子,他學會了許多農活。他扛麻袋,一口氣上五節跳闆,老職工看這小夥子幹活肯出力,就選他上了機務排,先學開拖拉機,後來學開康拜因,城市的孩子們見識廣,又聰明能幹,到後來竟成了小革新迷,大夥挺喜歡他。

剛來北大荒那陣子,農場沒有電視,更缺少文化生活。趙炎和幾個小青年湊在一起,寫個順口溜、編個故事、串幾個小節目,晚上給老職工們演出後,雖然節目水準不高,但大夥都挺愛看。沒想到他們的這些節目在團裡竟獲了獎,趙炎也在團裡露了臉,初步顯示出他在文藝方面的才華。團宣傳隊想調他,可他卻不想去。5連是個建立點,一天三頓湯,住的是種子庫,到晚上沒電,蚊子卻咬得人沒處躲。可趙炎還挺留戀戰友和師傅們。

一天,團宣傳股股長周濟到5連來催調趙炎,恰巧趙炎也從團部領零件傳回連隊,兩人一邊走一邊唠。

“你是5連的嗎?”

“是5連的。”

“你們5連有個叫趙殿燮(趙炎當時用的名字)的嗎?”

“有哇。”

“聽說在文藝上有些天才。”

“誰說的,我怎麼不知道哇?”

“那你可能對他還不夠了解了,對他再不了解這不白活了嗎?”

“他在連裡表現怎麼樣?”

“最多也就算一般吧。”

就這樣,周濟在明處,趙炎在暗處,兩人熱熱乎乎地唠了一路,趙炎也沒暴露身份。當周濟一到連隊,就真相大白了,周濟是又生氣又好笑。最後,趙炎被限期報到。可當時趙炎怎麼也想不到,那一次的調轉竟成了人生的一個轉折點。

趙炎到了團宣傳隊後,因為他嗓子好,翻跟頭也會,每天下連隊演出,搭台子、挂幕布、擺場子,接燈光音響,啥活都是自己動手。除了主要演員的服裝外,群衆演員的服裝都是自己做的。他們的演出挺受連隊歡迎,不過也經常出過一些笑話。

一次,趙炎他們到縣城去慰問演出。縣裡負責接待的人熱情招待,趙炎幾杯酒下肚腿就不大聽使喚了,革命樣闆戲《沙家浜》演到新四軍翻越高牆時,本來應該一個跟頭翻過牆去,可他腿發飄,一個跟頭挂在牆上,大頭朝下,過也過不去,下也下不來,弄得滿場哄堂大笑,好不樂呵。還有幾個喝得還多,也挂在牆上了。是以32團就留下了一句口頭禅:“新四軍都挂在牆上了。”戲散時,問他為啥喝這麼多,他還有轍,說是上司叫喝的,要保護首長的健康。

還有一次也是演《沙家浜》,演出之前不知誰從外邊帶回了紅眼病,一上台阿慶嫂、郭建光、刁德一也是鼻涕眼淚直流。新四軍和日本鬼子還沒交手呢,好像早已殺紅了眼。本來早就該休息停演了,可日程早已安排下了,連隊的同志還盼着呢,于是,他們一直帶病堅持演出。

職工們整天看樣闆戲看膩了,趙炎他們就開始自編自演一些小節目,有些小節目還在師裡和兵團獲獎。1973年趙炎講的《西門豹除巫》的故事,在黑龍江省還獲得過優秀表演獎。

那個特定的時代,全國舞台上演的幾乎都就是革命樣闆戲。那時團宣傳隊正在為排《紅燈記》物色“一号人物”。雖然當時還沒引進競争機制,但所有能上台的人都得比試比試,“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趙炎小時候在剪子巷學的京戲這會兒派上用場。“提籃小賣拾煤渣……”嗓音高亢宏亮,就味道地,字正腔圓。導演說“李玉和非他莫屬”!當場折闆,趙殿燮演A角李玉和。

演完《紅燈記》一炮打響,團裡接着排《沙家浜》,趙炎又是“一号人物”郭建光。李玉和主要是文戲,郭建光須文武雙全,難度大,仗着有體操的“童子功”,郭建光又演成功了。

接下來是排《智取威虎山》中《深山問苦》一場,趙炎扮演李勇奇,這是個花臉,更對他的路子,聽起來還真有裘派花臉的味兒呢。趙炎這時已是小有名氣的人物了。宣傳隊講究“一專多能”。除了平劇,還有獨唱、舞蹈、表演、小話劇等,他都拿得起放得下。1972年,三師文藝會演,趙炎主演表演唱《快樂的郵差》獲獎,唱遍了全兵團。姜昆作為另一個團的文藝骨幹還特地趕來學過這個節目呢。趙炎與相聲結下緣分是在一次“大會戰”中扛麻袋扭傷了肋骨之後。那次扭傷,住了兩個月醫院,又恢複了半年多。此後他就專事說唱了,什麼天津快闆、山東快書、河南墜子、河北梆子、東北二人轉,“全方位開拓”。那時雖然相聲尚未公開平反,趙炎也大膽地自編自演。馬季的《友誼頌》廣播後,趙炎倍受鼓舞,改為以單口相聲、故事為主,恰逢“大講儒法鬥争史”為他提供了機會,他的單口相聲漸漸遠近聞名。1975年底,他以單口相聲被抽調參加了黑龍江省曲藝調演。

「知青往事」“一号人物”扮演者趙炎

作者與趙炎

1976年,趙炎赴京參加全國曲藝調演,被馬季看中了。馬季一向以識才、愛才著稱,馬季那肯放過這樣的應從,幾經周折,費盡心機,好不容易對方答應放人,趙炎卻離開了北大荒,因招工調到河北廊坊石油管道局了。馬季從小生活在北京,知道廊坊就在前門外,還分頭條、二條、三條,連忙派人查找。然而,這個地區人口多,機關雜,流動性大,查找起來猶如大海撈針。但為了找到這個人才,那怕上天入地,也要弄個水落石出,連相鄰的煤市街珠寶市、大栅欄什麼的,都像過篩子似地過了一遍,可趙炎仍無蹤影。

最後,總算打聽到趙炎的下落,原來已調到河北省的廊坊市。于是,馬季馬不停蹄,終于在設在廊坊的石油管道局找到了趙炎,當年秋天就把趙炎調到中央廣播文工團說唱團回到了北京。他與著名相聲藝術家馬季搭檔演出,一宿趕寫出來的新相聲《白骨精現形記》,上午送去審查、下午背台詞,晚上要在清華大學演出,馬季見趙炎有些緊張,就說:“沒關系,大膽發揮,有事我給你兜着。”那天晚上演出效果特别好,趙炎也從中學到了許多東西。

1981年,趙炎再度與馬季老師合作,師徒倆并肩作戰,共同創作了許多脍炙人口的相聲段子。馬季老師的相聲格調清新,知識性強,表演輕松自然。趙炎從馬季身上學到不少高招,同時,他也給馬老師出了不少高招。他倆在相聲創作形式上有所突破,一改以逗哏為主,捧哏隻是起一些應答、串聯、烘托、反襯作用的傳統形式。使沖突沖突在甲乙中産生,使相聲中的戲劇效果更加突出,推動了相聲藝術向現代人快節奏發展。

1985年師徒倆參加全國十大笑星評比活動,他們新創作的《紅眼病》相聲針砭時弊,切中要害,結果一炮打響,馬季高中榜首,被廣大群衆投票評為全國十大笑星頭一名,姜昆、李文華、侯躍文分别第二、三名,趙炎與侯躍文列在第五名。

趙炎後來成了名人,也成了大忙人。一年平均要參加200多場演出,演出最多的一年在家隻住了40多天,整天不在家,可他對北大荒的事挺上心。那年北大荒想辦一台春節晚會,找到趙炎幫忙,隻有一個星期的準備時間,沒有一分錢,還得上電視。趙炎找到了和北大荒有關的文藝界名人,全是義演。趙炎的表演風格,台風正,不嘩衆取寵,無故做玄虛,翻抖包袱注重分寸感,表演注重内涵,摹拟從容自如,把思考的樂趣充分留給觀衆。

文者其人

「知青往事」“一号人物”扮演者趙炎

來源:黑土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