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晚清名臣張裕钊的書法雄渾勁健,被康有為評為:千年以來無與比

作者:鴻鹄迎罡

文·段宏剛

晚清名臣曾國藩(1811年——1872年)有四名得意門生,分别是黎庶昌、張裕钊、吳汝綸、薛福成,世稱“曾門四弟子”。四人都是飽學之士,在清末諸多領域做出了卓越貢獻,為世人所敬。

張裕钊(1823年——1894年)自小飽讀詩書,才華橫溢,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中舉,後入曾國藩幕府,深受器重。

晚清名臣張裕钊的書法雄渾勁健,被康有為評為:千年以來無與比

具備諸多才能的張裕钊,最讓人稱道的無疑是書法。他的書法博采衆長,融合了“碑學”和“帖學”的多種優點,真正形成了剛柔并濟的審美格調,創造了影響晚清書壇一百年之久的“南宮體”書法,連文化巨匠、書法大師康有為也對他的書法佩服得五體投地,稱他是“千年以來無與比”的書法家。

張裕钊出生在湖北鄂州梁子湖畔東溝鎮一個書香門第,自幼在長輩的熏陶和教導下,研讀四書五經和唐詩宋詞等經典著作。

書讀多了,眼界高了,跟古聖先賢的精神也就靠近了,他的思想情懷也随之發生了重大變化,立志要向古聖先賢那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做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晚清名臣張裕钊的書法雄渾勁健,被康有為評為:千年以來無與比

在遠大志向的鞭策和激勵下,張裕钊勤學苦練,在16歲通過了童生試考取了秀才,在23歲時通過鄉試考中舉人。30歲之後,他參加了内閣中書的考試,正好遇到曾國藩閱卷,曾國藩讀完他的文章大為贊賞,最終錄用了他,官授内閣中書,并拜在了曾國藩門下。

曾國藩後來在《求阙齋日記》裡稱:“門徒中望有成就者,端推此人。”

由于個性氣質剛正不阿,張裕钊在京城做官的兩年時間裡,官場的腐敗讓他痛心疾首,他卻無力改變這些,是以,他秉持“出淤泥而不染”,不願跟其他人同流合污的做人原則,隻好棄官離去。

晚清名臣張裕钊的書法雄渾勁健,被康有為評為:千年以來無與比

離開官場的張裕钊,逐漸對政治産生了失望之意和厭倦之情,給自己定位為“獨以治文為事”,并拒絕再次進入仕途。

在此後的幾十年裡,張裕钊醉心于文學、書法和教育,最終把自己曆練成一代大家。為實作教書育人的遠大志向,他先後在江甯鳳池書院,保定蓮池書院,武昌江漢書院,襄陽鹿門書院講課,培養出許多著名學生,主要有範當世、張謇、姚雪臣、朱銘盤、宮島詠士等人。

1892年,張裕钊即将進入古稀之年,身體狀況雖然每況愈下,但他堅持認為自己教書育人的使命還沒有完成,仍然不願離開書院的講台。子女看到後非常心疼,就采取軟硬兼施的方式,把他接到古城西安頤養天年。一年多後的1894年正月十四日,張裕钊在西安寓所逝世,享年71歲。

晚清名臣張裕钊的書法雄渾勁健,被康有為評為:千年以來無與比

在文學上,張裕钊看重“江西詩派”的文學主張,對黃庭堅的詩歌推崇備至,提倡“以學問入詩”,文學要達到“經世緻用”的目的。

他的詩文思想深邃,用詞典雅,全部收錄在《張裕钊詩文集》裡,作品多為對時事、人生的看法,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在書法上,張裕钊先從魏碑入手,吸收了魏碑雄強、渾穆、樸厚、莊嚴,用筆灑脫,結體奇絕,骨肉豐美的美學特征。

之後,他又轉向對唐楷的鑽研。唐楷森嚴的結構和法度,剛勁厚重的筆畫,粗中有細的筆法,都成為他兼收并蓄的對象。

晚清名臣張裕钊的書法雄渾勁健,被康有為評為:千年以來無與比

再到後來,他又開始學習二王、宋四家的行書,從行書中強化自己的用筆、用墨的技巧,以及經營章法的能力。

通過廣泛地兼收并蓄,張裕钊最終形成了個人獨特的書風,終成一代書法大家,整體風貌以剛柔并濟為主,結字内圓外方、有骨有肉、疏密相間,呈現出雄奇勁健、樸厚沉穩、骨肉均勻、氣韻流暢的審美特色。

在筆法、指法和用墨、用水等技巧方面,張裕钊都有與衆不同的方法,他擅長中鋒運筆,書法線條在凝重飽滿的基礎上,卻不乏細節上的靈活多變,給人很高的審美享受,難怪許多大師級人物對他的書法贊不絕口。

晚清名臣張裕钊的書法雄渾勁健,被康有為評為:千年以來無與比

康有為先生曾在《廣藝舟雙楫》裡,對張裕钊的書法有兩句蓋棺定論的評價,他說:“湖北張裕钊,其書高古渾穆,點畫轉折,皆絕痕迹,而意态逋峭特甚。其神韻皆晉宋得意處。真能甑晉陶魏,孕宋梁而育齊隋,千年以來無與比”。

“吾得其書,審其落墨運筆,中筆必折,外墨必連,轉必提頓,以方為圓,落必含蓄,以圓為方;故為銳筆而必留,為漲筆而實潔,乃大悟筆法。”

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也曾對張裕钊的書法贊不絕口,他說道:“張裕钊先生書世傳寶,得此真如百斛明珠,尤與他人相絕”。

晚清名臣張裕钊的書法雄渾勁健,被康有為評為:千年以來無與比

實際上,張裕钊的書法在日本也很出名。日本人宮島詠士(1867年——1943年)20歲時來到清朝追随張裕钊先生8年。在這8年裡,張裕钊先後在武昌、襄陽、西安等地教書和生活,宮島詠士就寸步不離地跟随到這些地方求學,收獲頗豐。

1894年春,張裕钊去世後,宮島詠士悲痛萬分,給老師吊喪之後選擇回國,在東京創辦了“善鄰書院”,任首任院長,專門用來傳播張裕钊的學問和精神。

如今,張裕钊的書法在日本已經衍生為一個流派,學習者多不勝數。

繼續閱讀